一种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69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4
一种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包括一个峰值过流检测单元以及多个检测信号采集单元;所述过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包括第一引脚OCP和第二引脚OCN,所述检测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流电压转换模块、跨导单元、二极管以及反馈模块;通过多个检测信号采集单元采集多个并联的IGBT的过流检测引脚信号,将采集的多个信号连接到同一个过流检测单元,不仅可节省成本、减小体积,而且更易于布线;并且,相对于平均电流检测方法,采用本方案可以选择出最大的过流值,有利于更精确的控制过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过流检测保护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JT(BipolarJunctionTransistor,双极型三极管)和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其兼有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高输入阻抗和GTR(GiantTransistor,电力晶体管)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直流电压为600V及以上的变流系统,如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在IGBT并联使用的场合中,每个IGBT集成片上的过流信号都需要单独的检测通道进行过流检测,即每个IGBT连接一个过流检测单元并通过该过流检测单元判断对应的IGBT是否过流。上述将每个IGBT连接一个过流检测单元的方案,不仅成本较高,而且体积大,特别是并联IGBT两个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用以解决的检测电路,但其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实施成本高以及占用体积大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保护电路,接下来对本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阐述。一种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包括一个峰值过流检测单元以及多个检测信号采集单元;所述过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包括第一引脚OCP和第二引脚OCN,所述检测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流电压转换模块、跨导单元、二极管以及反馈模块;所述的任意一个电流电压转换模块一端连接至IGBT的过流检测引脚,所有的电流电压转换模块的另一端连接过流检测单元的第二引脚OCN;所述跨导单元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至IGBT和电流电压转换模块之间的节点,跨导单元的输出连接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的所有的二极管的负极共同连接于节点P作为共同输出节点,此共同输出节点连接过流检测单元的第一引脚OCP;所述反馈模块耦接于所述共同输出节点P与所述跨导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之间;过流检测单元的第一引脚OCP和第二引脚OCN之间接有滤波电路。进一步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所述电阻和电容并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流电压转换模块采用电阻。进一步地,跨导单元为运算放大器。进一步地,反馈模块直接采用跨界导线,在满足电路功能的前提下,大幅缩减电路体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多个检测信号采集单元采集多个并联的IGBT的过流检测引脚信号,将采集的多个信号连接到同一个过流检测单元,不仅可节省成本、减小体积,而且更易于布线;并且,相对于平均电流检测方法,采用本方案可以选择出最大的过流值,有利于更精确的控制过流。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保护电路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电流电压转换模块采用电阻,跨导单元采用运算放大器,反馈模块直接采用跨界导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峰值过流检测单元10、检测信号采集单元20、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跨导单元22、二极管23、反馈模块24、IGBT30、滤波电路40。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来做详细地阐述。一种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包括一个峰值过流检测单元10以及多个检测信号采集单元20;其中所述任意一个检测信号采集单元20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到多个并联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30的过流检测引脚,且所述的任意一个检测信号采集单元20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到所述峰值过流检测单元10的输入端,如附图1所示。参考附图2,过流检测单元10的输入端包括第一引脚OCP和第二引脚OCN,所述任意一个的检测信号采集单元20包括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跨导单元22、二极管23以及反馈模块24,其中,所述的任意一个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一端连接至IGBT30的过流检测引脚,所有的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的另一端连接过流检测单元10的第二引脚OCN;所述跨导单元22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至IGBT30和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之间的节点,跨导单元22的输出连接二极管23的正极,所述的所有的二极管23的负极共同连接于节点P作为共同输出节点,此共同输出节点连接过流检测单元10的第一引脚OCP;所述反馈模块24耦接于所述共同输出节点P与所述跨导单元22的第二输入端之间。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感应出过流电压值,将IGBT30的输出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作为跨导单元22的第一输入端的输入信号,共同输出节点P的电压信号通过反馈模块24作为跨导单元22的第二输入端的输入信号。所述过流检测单元10的第一引脚OCP和第二引脚OCN之间接有滤波电路40,本实施例中,所述滤波电路包括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所述电阻和电容并联连接。参考附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采用电阻,跨导单元22为运算放大器,反馈模块24直接采用跨界导线,在满足电路功能的前提下,大幅缩减电路体积。工作原理: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电路可用于多个并联IGBT场合中的IGBT平均值过流检测,多个检测信号采集单元20分别采集不同IGBT30的过流检测引脚的电流信号,并将上述电流信号通过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转换为电压信号,并输出到过流检测单元10,过流检测单元10在其输入端电压超过预设峰值,则认为该并联IGBT中存在峰值过流的现象,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处理。本技术所述的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保护电路通过多个检测信号采集单元采集多个并联的IGBT的过流检测引脚信号,并将采集的多个信号连接到同一个过流检测单元,不仅可节省成本、减小体积,而且更易于布线。并且,相对于平均电流检测方法,采用本方案可以选择出最大的过流值,有利于更精确的控制过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包括一个峰值过流检测单元(10)以及多个检测信号采集单元(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检测单元(10)的输入端包括第一引脚OCP和第二引脚OCN,所述检测信号采集单元(20)包括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跨导单元(22)、二极管(23)以及反馈模块(24);/n所述的任意一个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一端连接至IGBT(30)的过流检测引脚,所有的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的另一端连接过流检测单元(10)的第二引脚OCN;所述跨导单元(22)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至IGBT(30)和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之间的节点,跨导单元(22)的输出连接二极管(23)的正极,所述的所有的二极管(23)的负极共同连接于节点P作为共同输出节点,此共同输出节点连接过流检测单元(10)的第一引脚OCP;所述反馈模块(24)耦接于所述共同输出节点P与所述跨导单元(22)的第二输入端之间;/n过流检测单元(10)的第一引脚OCP和第二引脚OCN之间接有滤波电路(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IGBT峰值过流检测保护电路,包括一个峰值过流检测单元(10)以及多个检测信号采集单元(2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检测单元(10)的输入端包括第一引脚OCP和第二引脚OCN,所述检测信号采集单元(20)包括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跨导单元(22)、二极管(23)以及反馈模块(24);
所述的任意一个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一端连接至IGBT(30)的过流检测引脚,所有的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的另一端连接过流检测单元(10)的第二引脚OCN;所述跨导单元(22)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连接至IGBT(30)和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之间的节点,跨导单元(22)的输出连接二极管(23)的正极,所述的所有的二极管(23)的负极共同连接于节点P作为共同输出节点,此共同输出节点连接过流检测单元(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正波梁亚军王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麦克斯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