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分析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65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分析测量装置,属于检测领域。该装置包括下筒体和上筒体,所述下筒体向上筒体内伸,且内伸部分设置溢流堰,下筒体或上筒体上设置温度计口,所述下筒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压力变送器口,在下筒体底部设置有进料口,在上筒体顶部设置有pH计口,在上筒体底部设置有溢流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解决了pH计测点、压力测点的冲刷磨损问题,测点寿命显著延长,实现温度、pH、密度的多指标输出,可以实现“一机多用”,通用性强,易于标准化,元器件互换性强,具有技术稳定可靠、集成度高、占地小、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分析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分析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综合分析测量装置的意义在于更加方便的实现多种功能,符合集成化、节约化的发展方向,可以实现撬装化工厂生产,运输、安装、管理更加方便,质量更加可靠。纯液体、溶液、浆液、乳浊液或悬浮液的温度、pH、浓度、密度是化工、能源、环保等工业生产中原料、中间产品及产品的基本物性,为了实现工业生产的安全稳定,对温度、pH、浓度、密度的准确分析测量需求普遍存在,综合分析测量一次性获得多项指标对生产的指导意义更大、更经济。现有的浓度、密度测量多局限于某一种或某几种物料,通用性不强,且与温度、pH形成综合分析测量的报道鲜见。传统的浆液密度测量、pH测量都是布置在浆液管道上,对密度计、pH计的堵塞、磨损和冲刷伤害都极为严重,同时为了保证密度计、pH计测量的准确性,达到不结垢、不堵塞的目的,需要在不影响装置生产的前提下实现冲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综合分析测量装置,通过进料口设置内伸管及下弯口、下筒体向上筒体内伸部分设置溢流堰、上筒体顶部的封板开平衡孔等措施,有效解决了pH计测点、压力测点的冲刷磨损问题,维持了两个压力测点之间的液位稳定,保证了压力测点的压力稳定,从而实现温度、pH、密度的多指标输出,具有技术稳定可靠、集成度高、占地小、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综合分析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下筒体和上筒体,所述下筒体向上筒体内伸,且内伸部分设置溢流堰,下筒体或上筒体上设置温度计口,所述下筒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压力变送器口,在下筒体底部设置有进料口,在上筒体顶部设置有pH计口。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下筒体的底端设有排污口。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下筒体的底端设有至少3个支撑腿。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上筒体顶部设有封板,封板上开若干个平衡孔。本技术技术方案中:进料口设置内伸管,内伸管出口伸至下筒体中部并设置下弯口。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上筒体的底端设有溢流口。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下筒体内液体流速控制在0.05~0.5m/s,优选0.05~0.2m/s。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下筒体上的下部压力变送器口中心高度与进料口中心高度差值在50mm~500mm。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下筒体上设置有2个压力变送器口中心高度差值在200mm-2000mm,优选300mm-1000mm。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筒体向上筒体内伸部分设置溢流堰,溢流堰上缘离上部压力变送器口中心高度差值在50mm~500mm,优选50mm-200mm。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上筒体顶部的封板上开若干个平衡孔,优选2~4个DN10~DN25平衡孔、对称布置,保持分析测量罐体内压力与大气压平衡;更进一步地说,上筒体顶部的封板可按开大口或敞口设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解决了pH计测点、压力测点的冲刷磨损问题,测点寿命显著延长,实现温度、pH、密度的多指标输出,可以实现“一机多用”,通用性强,易于标准化,元器件互换性强,具有技术稳定可靠、集成度高、占地小、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其中:1、下筒体封板;2、下筒体;3、上筒体封板;4、上筒体;5、溢流堰;6、封板;7、平衡孔;8、pH计口;9、压力变送器口;10、排污口;11、进料口;12、温度计口;13、溢流口;14、支撑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如图1,一种综合分析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下筒体2和上筒体4,所述下筒体2向上筒体内伸,且内伸部分设置溢流堰5,下筒体2或上筒体4上设置温度计口12,所述下筒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压力变送器口9,在下筒体底部设置有进料口11,在上筒体顶部设置有pH计口8,在上筒体底部设置有溢流口13。下筒体2的底端设有排污口10。下筒体2的底端设有至少3个支撑腿14。上筒体4顶部设有封板6,封板6上开若干个平衡孔7。进料口11设置内伸管,内伸管出口伸至下筒体2中部并设置下弯口。上筒体4的底端设有溢流口13。2个压力变送器口9的高度差为500mm。下筒体上的下部压力变送器口中心高度与进料口中心高度差值在200mm。溢流堰上缘离上部压力变送器口中心高度差值在100mm。上筒体顶部的封板上开4个φ10平衡孔、对称布置。本技术的工艺流程为:被测量物料(温度50~60℃、pH值2.5、密度1170kg/m3),从进料口进入,流速1~2m/s,形成对下筒体(2)的下筒体封板(1)冲洗,冲洗后被测量物料流向折返向上流动,依次流经下筒体(流速0.05m/s)、下部压力变送器口、上部压力变送器口、pH计测点、溢流堰上缘、上筒体、溢流口,最终经溢流口排出去地沟收集。进料口、溢流口、压力变送器口都设置冲洗,可定时或按需冲洗。本技术技术方案中:ΔP为压力差(两个测点的压力差),h是两个测点的高度差,ρ为所测液体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其中:压力、密度转换公式:ΔP=ρgh,通过该公式便可推算得到所测液体的密度。所述的温度以及pH值通过仪器直接得到。本技术的综合分析测量装置运行情况良好,除正常的维护保养外,未发现明显的冲刷磨损,未发生明显的结垢和堵塞,测量精度满足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分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下筒体(2)和上筒体(4),所述下筒体(2)向上筒体内伸,且内伸部分设置溢流堰(5),下筒体(2)或上筒体(4)上设置温度计口(12),所述下筒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压力变送器口(9),在下筒体底部设置有进料口(11),在上筒体顶部设置有pH计口(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分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下筒体(2)和上筒体(4),所述下筒体(2)向上筒体内伸,且内伸部分设置溢流堰(5),下筒体(2)或上筒体(4)上设置温度计口(12),所述下筒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压力变送器口(9),在下筒体底部设置有进料口(11),在上筒体顶部设置有pH计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分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筒体(2)的底端设有排污口(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分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筒体(2)的底端设有至少3个支撑腿(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分析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筒体(4)顶部设有封板(6),封板(6)上开若干个平衡孔(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任远徐延忠徐海涛刘大华李明波王甫来宋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硫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杰科丰环保技术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德义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