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204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包括泵体、柱塞套、柱塞、出油阀部件、出油阀弹簧、泄压阀、泄压阀弹簧、出油阀、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挺柱体部件和弹簧下座,在柱塞孔内设置有油泵高压腔,在柱塞套内设置有出油孔、泄油孔、回油孔、进油孔;其在柱塞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供油斜槽,在柱塞套上的回油孔、进油孔上各设置有一泄压斜孔,在所述柱塞上下运动过程中,当所述柱塞套上的泄压斜孔与所述柱塞上的供油斜槽接触时,在不影响供油量的前提下,起到将所述柱塞套内的油泵高压腔内的高压燃油泄放的作用,而高压燃油泄放的大小值可通过调整泄压斜孔大小来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
本技术涉及船用单体泵
,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柴油机废气排放及控制的研究成为了目前柴油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修正的MARPOL公约附则VI对船用柴油机NOX的排放提出了日益严格的要求,从2011年1月起,IMOTIERII排放法规在IMO所有缔约国海域内强制实施。TIERII阶段NOX排放量比TIERI降低16%~20%,前针对这一标准世界各大船用柴油机生产商已经有大量的TIERII机型投入市场,而在2016年1月1日起将要强制实施TIERIII阶段法规,要求NOX排放量相比TIERI阶段降低80%,这对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燃油系统的喷射压力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种背景下,技术了一种单体泵利用柱塞套进回油孔的独特结构设计,实现泵腔压力大小的调节,可灵活匹配发动机对不同排放要求的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实现解决现有的机械单体喷油泵采用传统的柱塞套进回油孔结构时,泵腔压力过高导致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包括泵体、柱塞套、柱塞、出油阀部件、出油阀弹簧、泄压阀、泄压阀弹簧、出油阀、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挺柱体部件和弹簧下座,所述柱塞套、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弹簧下座以及挺柱体部件由上至下安装在所述泵体的内孔中,所述柱塞安装在所述柱塞套内的柱塞孔内,在所述柱塞孔内设置有油泵高压腔,在所述柱塞套内设置有出油孔、泄油孔、回油孔、进油孔;所述出油阀部件安装在泵体的顶面上,在所述出油阀部件内设置有出油腔和泄油腔,所述出油腔通过出油孔与所述油泵高压腔连通,所述泄油腔通过泄油孔与所述油泵高压腔连通,在所述出油腔内设置有出油阀和出油阀弹簧,在所述泄油腔内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单体泵泵腔内部压力调节结构,包括泵体、柱塞套、柱塞、出油阀部件、出油阀弹簧、泄压阀、泄压阀弹簧、出油阀、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挺柱体部件和弹簧下座,所述柱塞套、油量拉杆、柱塞弹簧、弹簧上座、弹簧下座以及挺柱体部件由上至下安装在所述泵体的内孔中,所述柱塞安装在所述柱塞套内的柱塞孔内,在所述柱塞孔内设置有油泵高压腔,在所述柱塞套内设置有出油孔、泄油孔、回油孔、进油孔;所述出油阀部件安装在泵体的顶面上,在所述出油阀部件内设置有出油腔和泄油腔,所述出油腔通过出油孔与所述油泵高压腔连通,所述泄油腔通过泄油孔与所述油泵高压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山刚欧阳玲湘邓飞龙美彪黄民备李少鹤
申请(专利权)人: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