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4711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存料件、导料槽、限位组件和推料组件,所述存料件设置在所述导料槽的一侧,所述存料件下方设有出料口,且位于所述导料槽的上方并与所述导料槽相导通,放置在所述存料件内的物料自所述出料口滑落至导料槽,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导料槽远离所述存料件的一侧,用以限定物料在所述导料槽内的位置,所述推料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存料件的一侧,用以推动物料在所述导料槽内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和所述推料组件,实现物料的自动上料和下料,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升物料加工的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CNC加工行业,实际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加工都是人工装料、取料、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企业生产效率低。而且在制作零件流动过程中,零件经常破损,如何使制作的材料和半成品零件在效率上得以提升已经成为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上料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现有上料装置需要人工操作而导致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存料件、导料槽、限位组件和推料组件,所述存料件设置在所述导料槽的一侧,所述存料件下方设有出料口,且位于所述导料槽的上方并与所述导料槽相导通,放置在所述存料件内的物料自所述出料口滑落至导料槽,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导料槽远离所述存料件的一侧,用以限定物料在所述导料槽内的位置,所述推料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存料件的一侧,用以推动物料在所述导料槽内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料件设有储料部、设置在所述储料部上端的入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储料部的下端,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均与所述储料部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载板,所述导料槽开设在所述载板上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存料件固定在所述载板上,所述载板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在所述存料件的两侧以限定所述存料件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载板下侧的推料气缸及与所述气缸连接的推料杆,所述推料气缸用以推动所述推料杆沿所述导料槽延伸方向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组件包括自所述推料气缸朝向远离所述限位组件一侧延伸的第一气缸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杆端部的进料板,所述推料杆固定在所述进料板上,并自所述进料板朝向所述限位组件方向延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料槽和所述存料件均至少设有两个,且数量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杆的数量与所述导料槽的数量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气缸、第二气缸杆和限位板,所述第二气缸杆连接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限位气缸之间,所述限位气缸控制第二气缸杆移动以控制所述限位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导料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载板和所述限位气缸的下方,所述底板和所述限位气缸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底板和所述载板之间设有支撑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和所述推料组件,实现物料的自动上料和下料,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升物料加工的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自动上料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自动上料装置100,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00包括存料件1、导料槽2、载板3、底板6、限位组件4和推料组件5。所述导料槽2开设在所述载板3上侧。所述存料件1设置在所述导料槽2的一侧,所述存料件1设有储料部11、设置在所述储料部11上端的入料口12、设置在所述储料部11下端的出料口,所述入料口12和出料口均与所述储料部11通。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导料槽2的上方并与所述导料槽2相导通,放置在所述存料件1内的物料10自所述出料口滑落至导料槽2。所述入料口12至所述导料槽2底部的距离小于两个所述物料10的高度,从而可以防止物料10堆叠。所述存料件1固定在所述载板3上,所述载板3上设有定位孔31,所述定位孔31固定在所述存料件1的两侧以限定所述存料件1的两侧。所述导料槽2自所述载板3的表面向下凹设形成,所述导料槽2的宽度与物料10的宽度一致,从而可以防止物料10在所述导料槽2内晃动。而所述导料槽2的延伸长度为多个物料10的长度,从而使得多个物料10可以在所述导料槽2内紧密排布。所述导料槽2和所述存料件1均至少设有两个,且数量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料槽2和所述存料件1均设有四个。所述限位组件4设置在所述导料槽2远离所述存料件1的一侧,用以限定物料10在所述导料槽2内的位置。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限位气缸41、第二气缸杆42和限位板43,所述第二气缸杆42连接在所述限位板43和所述限位气缸41之间,所述限位气缸41控制第二气缸杆42移动以控制所述限位板43靠近或远离所述导料槽2。当所述物料10需要加工时,所述限位板43靠近所述导料槽2,将所述物料10限定在所述导料槽2内,然后对所述物料10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所述限位板43远离所述导料槽2,在所述推料组件5的作用下,将物料10推离所述导料槽2,然后所述限位板43重新靠近所述导料槽2。所述推料组件5设置在靠近所述存料件1的一侧,用以推动物料10在所述导料槽2内移动。所述推料组件5包括固定在所述载板3下侧的推料气缸51、自所述推料气缸51朝向远离所述限位组件4一侧延伸的第一气缸杆52、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杆52端部的进料板54、推料杆53。所述推料杆53固定在所述进料板54上,并自所述进料板54朝向所述限位组件4方向延伸。所述推料气缸51用以推动所述推料杆53沿所述导料槽2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推料杆53的数量与所述导料槽2的数量相同,从而实现多路自动控制。工作方式为:在物料10落入所述导料槽2后,所述推料气缸51驱动所述推料杆53推动物料10朝向限位组件4一侧移动,移动至最前端的物料10被所述限位板43抵挡时,停止工作,然后对物料10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在限位板43远离所述导料槽2后,所述推料气缸51再次工作,推动物料10以将加工完成后的物料10推离导料槽2,然后所述推料气缸51工作驱动所述推料杆53朝向远离所述导料槽2的一侧移动,所述储料部11内的物料10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一个物料10至导料槽2中,同时限位板43靠近所述导料槽2,至此完成一次循环。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00还包括底板6,所述底板6设置在所述载板3和所述限位气缸41的下方,所述底板6和所述限位气缸41之间设有支撑柱61,所述底板6和所述载板3之间设有支撑板62。所述支撑板62和支撑柱61将所述载板3和所述限位气缸41撑起,以留下下方的空间,从而方便加工完的物料10进行回收下一步处理。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61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板62的数量为两个。本技术的自动上料装置100,通过设置限位组件4和所述推料组件5,实现物料10的自动上料和下料,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升物料10加工的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存料件、导料槽、限位组件和推料组件,所述存料件设置在所述导料槽的一侧,所述存料件下方设有出料口,且位于所述导料槽的上方并与所述导料槽相导通,放置在所述存料件内的物料自所述出料口滑落至导料槽,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导料槽远离所述存料件的一侧,用以限定物料在所述导料槽内的位置,所述推料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存料件的一侧,用以推动物料在所述导料槽内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存料件、导料槽、限位组件和推料组件,所述存料件设置在所述导料槽的一侧,所述存料件下方设有出料口,且位于所述导料槽的上方并与所述导料槽相导通,放置在所述存料件内的物料自所述出料口滑落至导料槽,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导料槽远离所述存料件的一侧,用以限定物料在所述导料槽内的位置,所述推料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存料件的一侧,用以推动物料在所述导料槽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件设有储料部、设置在所述储料部上端的入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储料部的下端,所述入料口和出料口均与所述储料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载板,所述导料槽开设在所述载板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件固定在所述载板上,所述载板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在所述存料件的两侧以限定所述存料件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载板下侧的推料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正家
申请(专利权)人:鸿智享智能科技发展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