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型灯杆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64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叠型灯杆放置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放置架(1),放置架(1)内由上到下呈间隔设有多个安装环组,每组安装环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放置架(1)内侧的安装环(2),其中一组安装环组的两个安装环(2)之间经钢丝绳(3)相互连接,钢丝绳(3)呈多圈缠绕在安装环(2)上,安装环(2)上方的放置架(1)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底部与钢丝绳(3)相互贴合;其中一侧放置架(1)的外壁上设有扣槽(101),另一侧放置架(1)的外壁上设有与扣槽(101)相互配合的扣板(10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灯杆在运输时的滚动、碰撞和受压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堆叠型灯杆放置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杆放置架,特别是一种堆叠型灯杆放置架。
技术介绍
由于市面上的路灯灯杆多为圆柱形或正多边形,导致当货车在对这类灯杆进行运输时,会使灯杆在转向力的作用下来回滚动,从而造成灯杆的碰撞受损并伴随有掉落的隐患。目前对类问题的解决方式是在灯杆的表面捆绑绳索,并将绳索与货车的货板相互连接,通过绳索的限位来避免滚动或偏移的问题;但这种固定方式并不牢固,在实际运输过程中还是经常会出现绳索松开导致灯杆滚动的问题。并且绳索在连接时只能对灯杆的外部进行固定,而相邻灯杆之间仅依靠挤压限位,导致货车在运输过程中,相邻灯杆之间会形成相互碰撞,增加了灯杆的碰撞受损。此外,由于多头灯和组合灯的独特外形,会使灯杆的一端四周呈环形分布有多根异形的支座,而这部分支座会在放置时与地面直接接触,并需要承受灯杆带来的压力,从而造成支座的受压损坏和碰撞损坏。支座部分的占用空间提高后还会进一步增加相邻灯杆之间的碰撞风险,使多头灯和组合灯的灯杆在长途运输后很难保持良好的完整度和表面油漆的丰满度,需要由人工在灯杆剐蹭后进行补漆。因此,现有对灯杆的固定方式会造成灯杆在运输时的滚动、碰撞和受压变形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堆叠型灯杆放置架。它能够有效避免灯杆在运输时的滚动、碰撞和受压变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堆叠型灯杆放置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放置架,放置架内由上到下呈间隔设有多个安装环组,每组安装环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放置架内侧的安装环,其中一组安装环组的两个安装环之间经钢丝绳相互连接,钢丝绳呈多圈缠绕在安装环上,安装环上方的放置架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底部与钢丝绳相互贴合;其中一侧放置架的外壁上设有扣槽,另一侧放置架的外壁上设有与扣槽相互配合的扣板。前述的堆叠型灯杆放置架中,所述放置架的底部设有座板,放置架的顶部设有挡板。前述的堆叠型灯杆放置架中,所述座板和放置架的连接处设有若个角筋。前述的堆叠型灯杆放置架中,所述钢丝绳的中部设有曲线形的落垂面,落垂面的底面高度和钢丝绳与安装环连接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落垂间隔,落垂间隔的高度为5~20cm。前述的堆叠型灯杆放置架中,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设有连接安装环的挂扣。前述的堆叠型灯杆放置架中,所述限位板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倾斜角,倾斜角的角度为10°~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放置架和钢丝绳的配合,可以使钢丝绳在连接后形成一个带有落垂面的缠绕形状,通过两侧放置架上的并与钢丝绳相互贴合的限位板,则当灯杆压在限位板上后,两侧限位板能够在压力作用下呈V形抵靠在钢丝绳的上表面,并通过钢丝绳的限位使灯杆能够处于放置架的中间位置,从而有效避免灯杆的滚动和碰撞问题,灯杆在受力振动时,通过钢丝绳还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避免灯杆在振动剧烈时弹出放置架,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放置稳定性;(2)通过放置架两侧的扣槽和扣板,可以使多个灯杆的放置时,通过将扣槽和扣板相互扣合使相邻的放置架连接在一起,从而将用于不同灯杆放置的放置架在连接后形成长条形,从而有效避免放置架的受力晃动和相互碰撞,进一步提高了灯杆的放置稳定性;且放置架在相互连接后,每个灯杆均能够处于放置架的中间位置,从而避免相邻灯杆之间的接触,并提高了对空间的利用率;(3)通过分体式的放置架和由一根钢丝绳缠绕形成的落垂面,还可以使用户能够根据灯杆的外形尺寸调节两侧放置架的间距,并通过增加或减少钢丝绳的缠绕圈数来适应安装环的间距变化,从而使本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占用空间的灯杆结构,并使并排放置的各灯杆之间不会出现相互触碰的情况,从而进一步避免灯杆的碰撞受损;且钢丝绳通过对缠绕圈数的调节还可以改变落垂面的下垂幅度,从而使限位板在受压后能够保持良好的倾斜度,避免因倾斜度较小造成灯杆的滚动,或倾斜度过大造成灯杆与限位板的脱离,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放置稳定性;(4)本技术通过由上到下分布的多个安装环组,还可以配合钢丝绳和限位板来控制灯杆的放置高度,从而使灯杆在放置后,其端部的支座能够处于凌空状态,避免支座受压后的变形受损;(5)通过钢丝绳和限位板的结构配合,还可以使限位板在受压后能够将压力分散至两侧放置架上,避免钢丝绳因中心受力造成放置架的翻倒和变形;且压力在施加至放置架后,还能够增加放置架与底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避免放置架的受力滑动,进一步防止了灯杆的偏移和碰撞。所以,本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灯杆在运输时的滚动、碰撞和受压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放置架,2-安装环,3-钢丝绳,4-限位板,101-扣槽,102-扣板,103-座板,104-挡板,301-落垂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堆叠型灯杆放置架,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放置架1,放置架1内由上到下呈间隔设有多个安装环组,每组安装环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放置架1内侧的安装环2,其中一组安装环组的两个安装环2之间经钢丝绳3相互连接,钢丝绳3呈多圈缠绕在安装环2上,安装环2上方的放置架1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底部与钢丝绳3相互贴合;其中一侧放置架1的外壁上设有扣槽101,另一侧放置架1的外壁上设有与扣槽101相互配合的扣板102。所述放置架1的底部设有座板103,放置架1的顶部设有挡板104。所述座板103和放置架1的连接处设有若个角筋。所述钢丝绳3的中部设有曲线形的落垂面301,落垂面301的底面高度和钢丝绳3与安装环2连接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落垂间隔x,落垂间隔x的高度为5~20cm。所述钢丝绳3的一端设有连接安装环2的挂扣。所述限位板4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倾斜角α,倾斜角α的角度为10°~5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安装人员先将两个放置架水平摆放在水平面上,并根据灯杆的外径调整放置架的间距使,使两个放置架的侧壁略宽于灯杆外径。放置架在放置后,先将钢丝绳3的一端扣接在其中一个安装环组的安装环2上,然后将钢丝绳3依次缠绕在安装环组外侧数圈后将另一端与安装环2扣接,从而使钢丝绳3能够对限位板4进行限位,使限位板4能够对形成稳定的V形夹角并对灯杆进行支撑。安装人员还可以通过调节钢丝绳3的缠绕圈数改变落垂间隔的长度,从而使限位板4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倾斜角来适应不同外径的灯杆,并具有良好的支撑角度。钢丝绳3完成后,可以将相邻的放置架1之间通过扣槽101个扣板102相互扣合,从而使用于放置多个灯杆的放置架能够相互连接形成整体,从而有效提高放置架的整体重量并缩小其占用空间,从而减少放置架的受力偏移,并提高对灯杆的运输效率。放置架安装完成后,通过吊机或行车将灯杆靠近底座一端放置在水平面,然后将另一端的灯杆侧壁放置在两个限位板4的中部位置,使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堆叠型灯杆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放置架(1),放置架(1)内由上到下呈间隔设有多个安装环组,每组安装环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放置架(1)内侧的安装环(2),其中一组安装环组的两个安装环(2)之间经钢丝绳(3)相互连接,钢丝绳(3)呈多圈缠绕在安装环(2)上,安装环(2)上方的放置架(1)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底部与钢丝绳(3)相互贴合;其中一侧放置架(1)的外壁上设有扣槽(101),另一侧放置架(1)的外壁上设有与扣槽(101)相互配合的扣板(102)。/n

【技术特征摘要】
1.堆叠型灯杆放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放置架(1),放置架(1)内由上到下呈间隔设有多个安装环组,每组安装环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放置架(1)内侧的安装环(2),其中一组安装环组的两个安装环(2)之间经钢丝绳(3)相互连接,钢丝绳(3)呈多圈缠绕在安装环(2)上,安装环(2)上方的放置架(1)上转动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的底部与钢丝绳(3)相互贴合;其中一侧放置架(1)的外壁上设有扣槽(101),另一侧放置架(1)的外壁上设有与扣槽(101)相互配合的扣板(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型灯杆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的底部设有座板(103),放置架(1)的顶部设有挡板(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华普钢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