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45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其包括电子真空泵,及用于承载安装该电子真空泵的、且呈L型弯折状结构的安装支架,其中,安装支架固连于机舱内的EV托架上,并位于机舱前端的左侧,且于安装支架的折弯处构造有若干个加强部,加强部被设置为沿折弯处的外侧向折弯处的内侧凹陷的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通过改变安装支架设置的位置,可有效的减弱安装支架振动对车架的影响,并且通过在安装支架的折弯处内凹的加强筋,可大大的提升了安装支架的刚度和强度,从而避免因安装支架强度弱而造成振幅过大,并可有效降低噪音,且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真空泵分为机械真空泵、电子真空泵等。由于电子真空泵与机械真空泵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油耗低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应用于纯电动汽车上。电子真空泵作为一种独立的真空源,通过自带电机带动抽气机构将空气真空罐或真空助力器中的抽出,使之形成内部形成真空,产生负压为制动踏板提供助力。此过程中的电机震动会产生频率很高的噪音,很容易引起整车其他零部件的共振,对整车NVH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目前现有的电子真空泵的安装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电子真空泵的安装支架强度低,结构不合理,易传递噪音;二是安装结构的位置选取不当,易产生共振且噪音容易传递至驾驶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以可减弱对车架的振动传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包括:电子真空泵;安装支架,呈L型弯折状结构,且构成所述电子真空泵的承载安装基础;所述安装支架固连于机舱内的EV托架上,并位于所述机舱前端的左侧,且于所述安装支架的折弯处构造有若干个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被设置为沿所述折弯处的外侧向所述折弯处的内侧凹陷的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用于承装所述电子真空泵的安装板,及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边缘向所述安装板一侧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连于所述EV托架上。进一步的,于所述安装板上形成有用于所述电子真空泵安装的定位孔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定位孔的孔径。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定位孔及所述安装孔,于所述安装板的下侧设有焊接螺母。进一步的,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固连有加强板。进一步的,于所述安装板的中部形成有减重孔。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真空泵具有定位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底座,于所述底座上构造有多个装配孔,并于各所述装配孔内卡装有可抵接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橡胶垫,所述电子真空泵经穿设于所述橡胶垫的外部连接件螺接于所述安装支架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通过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加强部,可提高安装支架的刚度,从而避免因安装支架强度弱而造成振幅过大,另外设置的安装支架与机舱内EV托架固连,可将电子真空泵在工作过程中的震动传递至EV托架,从而减弱对车架的振动传递,并有效降低噪音,且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2)安装支架结构较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同时具有较好的强度,从而能够满足电子真空泵安装的可靠性。(3)设置的定位孔,以有利于对电子真空泵进行定位,从而保证与电子真空泵相邻部件的安装。(4)通过设置的焊接螺母,以便于电子真空泵的安装。(5)设置的加强板,以进一步提高安装支架的支撑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真空泵安装的可靠性。(6)设置的减重孔,以减轻整体的质量,并利于轻量化设计。(7)通过设置在安装架与底座之间的橡胶垫,以便于吸能减震,同时可有小降低噪音影响。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子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支架,101-安装板,102-支撑板,103-加强筋,104-定位孔,105-安装孔,106-加强板,107-减重孔,108-焊接螺母;2-EV托架;3-前纵梁;10-电子真空泵,11-底座,12-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该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包括电子真空泵10,及用于承载安装该电子真空泵10的、且呈L型弯折状结构的安装支架1,其中,安装支架1固连于机舱内的EV托架2上,并位于机舱前端的左侧,而EV托架2的两端焊接于车架的前纵梁3上,于安装支架1的折弯处构造有若干个加强部,加强部被设置为沿折弯处的外侧向折弯处的内侧凹陷的加强筋103。为了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真空泵10的结构如图2所示,其为一种活塞式的电子真空泵10,该电子真空泵10具有定位于前述中安装支架1上的底座11,于该底座11上构造有多个装配孔,并于各装配孔内卡装有可抵接于安装支架1上的橡胶垫12,而电子真空泵10经穿设于该橡胶垫12的外部连接件螺接在安装支架1上。具体结构上,继续参看图2所示,于底座11上开设有四个装配孔,并且各装配孔均具有引导橡胶垫12卡装于该装配孔内的引导豁口。本实施例中,装配孔的大致形状呈U性,并且引导豁口的开口截面积沿橡胶垫12的卡入方向逐渐变小。而本实施中的橡胶垫12中心形成有可供外部连接件穿经的通孔,并且具有可卡入装配孔的轴颈段。其中,轴颈段将橡胶垫12分隔上位于底座11上表面的上半部,及位于底座11下表面的下半部,而位于底座11下表面的下半部抵接在安装支架1上。从而使得本实施例的电子真空泵10经穿设于橡胶垫12内的外部连接件螺接在安装支架1上。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前述的安装支架1包括用于承装电子真空泵10的安装板101,及沿安装板101的一端边缘向安装板101一侧延伸的支撑板102,其中支撑板102固连于EV托架2上。也即是图3和图4中所示的,安装板101与支撑板102弯折设置呈L形,而加强部则为成型在安装板101和支撑板102的连接处,也即是折弯处的若干个,并且该加强部被设置为沿该折弯处的外侧向其内侧凹陷设置的加强筋103,本实施例中成型在折弯处的加强筋103优选为2个,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任意数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安装支架1一体成型,也即是仅通过两个冲压模具即可完成制作,具有结构较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同时能够满足电子真空泵10安装的可靠性。当然,安装支架1也可采用板件焊接成型,只是在制造加工和强度性要求上相比于一体成型而言较复杂。仍参看图3和图4所示,为了便于对电子真空泵10进行定位,从而保证与其相邻部件的安装,本实施例中,于安装板101上形成有用于电子真空泵10安装的加强筋103和安装孔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电子真空泵(10);/n安装支架(1),呈L型弯折状结构,且构成所述电子真空泵(10)的承载安装基础;所述安装支架(1)固连于机舱内的EV托架(2)上,并位于所述机舱前端的左侧,且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折弯处构造有若干个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被设置为沿所述折弯处的外侧向所述折弯处的内侧凹陷的加强筋(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真空泵(10);
安装支架(1),呈L型弯折状结构,且构成所述电子真空泵(10)的承载安装基础;所述安装支架(1)固连于机舱内的EV托架(2)上,并位于所述机舱前端的左侧,且于所述安装支架(1)的折弯处构造有若干个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被设置为沿所述折弯处的外侧向所述折弯处的内侧凹陷的加强筋(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包括用于承装所述电子真空泵(10)的安装板(101),及沿所述安装板(101)的一端边缘向所述安装板(101)一侧延伸的支撑板(102);所述支撑板(102)固连于所述EV托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真空泵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安装板(101)上形成有用于所述电子真空泵(10)安装的加强筋(103)和安装孔(105),所述安装孔(105)的孔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道辉李春明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