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平衡叉车悬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37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动平衡叉车悬架机构,立板组件1、工字梁组件2、驱动支架组件3、平衡轮架组件、浮动架组件以及减震弹簧,通过设置固定安装在叉车车架上的立板组件,再在立板组件上沿纵向依次转动设置工字梁组件、驱动支架组件以及平衡轮架组件,并设置上下两端分别与工字梁组件及驱动支架组件相铰接的浮动架组件,因此由驱动轮引起的浮动架组件的震动可通过上下两个铰接点平稳传递至平衡轮架组件,配合对角设置的减震弹簧,缓冲作用增倍、抗震动效果显著且整体连接方式牢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悬架与车身连接结构不稳定、增加额外震动且整体抗震动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平衡叉车悬架机构
本技术涉及叉车领域,具体涉及动平衡叉车悬架机构。
技术介绍
叉车主要是为仓库内货物搬运而设计的叉车,大部分叉车以电动机驱动的,因其车体紧凑、移动灵活、自重轻和环保性能好而在仓储业得到普遍应用。传统叉车的驱动轮和平衡轮多采用刚性连接,这样减震效果较差,在不平路面或者过障碍物时,震动直接传递到人身上,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差。当驱动轮过凹坑时,传统悬架机构容易出现车身被平衡轮顶起,造成驱动轮悬空,叉车打滑无法行进。申请号为CN201420405440.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平衡机构的叉车悬架,由直角曲柄、杠杆和钝角曲柄组成,直角曲柄的水平段为供驱动轮安装的驱动板,水平段靠近竖直段的一端与一连杆枢接,该连杆的另一端枢接在叉车车身上,水平段远离竖直段的一端与叉车车身之间设置第一弹簧,竖直段的下端与杠杆的一端枢接,杠杆的中间支撑固定在叉车车身上,钝角曲柄的倾斜段端部枢接在杠杆的支点上,钝角曲柄的水平段为供平衡轮安装的平衡板,平衡板与杠杆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然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直角曲柄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叉车车身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动平衡叉车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叉车车架上的立板组件(1),所述立板组件(1)的上部、中部及下部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工字梁组件(2)、驱动支架组件(3)以及平衡轮架组件(4),所述工字梁组件(2)及驱动支架组件(3)的左端部可转动连接有浮动架组件(5),所述驱动支架组件(3)的右端部通过减震弹簧(6)与所述平衡轮架组件(4)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动平衡叉车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在叉车车架上的立板组件(1),所述立板组件(1)的上部、中部及下部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工字梁组件(2)、驱动支架组件(3)以及平衡轮架组件(4),所述工字梁组件(2)及驱动支架组件(3)的左端部可转动连接有浮动架组件(5),所述驱动支架组件(3)的右端部通过减震弹簧(6)与所述平衡轮架组件(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平衡叉车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组件(1)包括立板架(11),所述立板架(11)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长轴(12)、压板(13)、第二长轴(14)以及右耳板(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平衡叉车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3)向所述立板架(11)的左侧凸出设置,所述右耳板(15)向所述立板架(11)的右侧凸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平衡叉车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梁组件(2)向所述立板架(11)的左侧凸出设置,其包括两个对称且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长轴(12)上的竖板(21)以及连接两个所述竖板(21)的横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平衡叉车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支架组件(3)包括两个对称且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长轴(14)的支撑板(31),所述支撑板(31)的底部连接设置有挡板(32),所述支撑板(31)向所述立板架(11)的左侧凸出设置,所述挡板(32)向所述立板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肖肖李博文沈泽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加力仓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