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409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端设有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上模座的外侧壁下端与第一固定块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均设有第一螺钉,所述上摸座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插销,所述下模座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插销,所述第一L形插销、第二L形插销与上模座、下模座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上模座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的内部均设有第二螺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密封性好,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成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电力机车受电弓碳滑板是机车导入电能的重要集电部件,随着电气化铁路及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接触网导线减磨和提高滑板耐磨自润性的课题,一直是世界铁路发展极为重要的研究项目。受电弓碳滑板的制作一般是将原料加入到模具内,通过热压成型制成坯料制品,再对模具和模具中的坯料制品进行焙烧碳化,形成碳滑板产品最后将碳滑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由于需要经过高温高压环境,所以对模具的各个结构构件都要求耐高温高压,且模具之间闭合要足够严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端设有上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上模座的外侧壁下端与第一固定块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帽,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端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第一螺钉螺纹连接,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的一端为封闭状态,所述上摸座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插销,所述下模座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插销,所述第二L形插销的底端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一L形插销、第二L形插销与上模座、下模座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上模座的上端一侧与第三固定块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的内部均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下模座与上模座的接触端为光滑平面接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L形插销、第二L形插销的高度相等且等于上模座、下模座的高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挡板的侧壁与第一L形插销和第二L形插销的内侧壁以及上模座和下模座的侧壁光滑接触。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挡板的底端与第二L形插销的内底壁接触,所述挡板的上端与上模座和第一L形插销的上端均在同一水平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一L形插销、第二L形插销分别与上模座、下模座焊接固定,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分别与挡板和上模座焊接固定。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螺钉、第一L形插销、第二L形插销、挡板、第三固定块、第四固定块和第二螺钉等结构构件,可以确保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间的内部空间的密封性,避免在热压成型的过程中有原料溢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A出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B出的放大图。图例说明:1、下模座;2、上模座;3、第一螺钉;4、第一固定块;5、第二固定块;6、第一螺帽;7、第一螺纹槽;8、螺栓;9、第一L形插销;10、第二L形插销;11、第二螺帽;12、第三固定块;13、第二螺钉;14、第四固定块;15、第二螺纹槽;16、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1,下模座1的上端设有上模座2,下模座1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上模座2的外侧壁下端与第一固定块4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5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7,第一螺纹槽7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3,第一螺钉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帽6,第一固定块4的下端设有螺栓8,螺栓8与第一螺钉3螺纹连接,用于紧固下模座1和上模座2,确保其密封性,下模座1和上模座2的一端为封闭状态,上模座2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插销9,下模座1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插销10,第二L形插销10的底端为封闭状态,第一L形插销9、第二L形插销10与上模座2、下模座1之间设有挡板16,加入原料后,利用挡板16封住入口,并利用第二螺钉13紧固挡板16,确保模具的密封性,挡板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2,上模座2的上端一侧与第三固定块12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14,第三固定块12和第四固定块14的内部均设有第二螺纹槽15,第二螺纹槽15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13,第二螺钉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帽11。下模座1与上模座2的接触端为光滑平面接触,提高模具的密封性。第一L形插销9、第二L形插销10的高度相等且等于上模座2、下模座1的高度,可以提高模具的密封性。挡板16的侧壁与第一L形插销9和第二L形插销10的内侧壁以及上模座2和下模座1的侧壁光滑接触,可以提高模具的密封性。挡板16的底端与第二L形插销10的内底壁接触,挡板16的上端与上模座2和第一L形插销9的上端均在同一水平面确保第二螺钉可以与第三固定块12和第四固定块14螺纹连接。第二固定块5、第一固定块4和第一L形插销9、第二L形插销10分别与上模座2、下模座1焊接固定,第三固定块12和第四固定块14分别与挡板16和上模座2焊接固定,确保模具的结构构件的稳定性。工作原理:首先,转动第一螺帽6和螺栓8,确保下模座1的上端和上模座2的下端紧密贴合,转动第二螺帽11,拿出第二螺钉13,并取出挡板16,将加工原料倒入下模座1和上模座2之间,再将第二螺钉13的底端对准第三固定块12的第二螺纹槽15的一侧,转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上端设有上模座(2),所述下模座(1)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上模座(2)的外侧壁下端与第一固定块(4)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所述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5)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7),所述第一螺纹槽(7)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3),所述第一螺钉(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帽(6),所述第一固定块(4)的下端设有螺栓(8),所述螺栓(8)与第一螺钉(3)螺纹连接,所述下模座(1)和上模座(2)的一端为封闭状态,所述上模座(2)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插销(9),所述下模座(1)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插销(10),所述第二L形插销(10)的底端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一L形插销(9)、第二L形插销(10)与上模座(2)、下模座(1)之间设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2),所述上模座(2)的上端一侧与第三固定块(12)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14),所述第三固定块(12)和第四固定块(14)的内部均设有第二螺纹槽(15),所述第二螺纹槽(15)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13),所述第二螺钉(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电弓碳滑板的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上端设有上模座(2),所述下模座(1)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所述上模座(2)的外侧壁下端与第一固定块(4)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5),所述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5)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7),所述第一螺纹槽(7)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3),所述第一螺钉(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帽(6),所述第一固定块(4)的下端设有螺栓(8),所述螺栓(8)与第一螺钉(3)螺纹连接,所述下模座(1)和上模座(2)的一端为封闭状态,所述上模座(2)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L形插销(9),所述下模座(1)的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L形插销(10),所述第二L形插销(10)的底端为封闭状态,所述第一L形插销(9)、第二L形插销(10)与上模座(2)、下模座(1)之间设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12),所述上模座(2)的上端一侧与第三固定块(12)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块(14),所述第三固定块(12)和第四固定块(14)的内部均设有第二螺纹槽(15),所述第二螺纹槽(15)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13),所述第二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凌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广通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