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仪表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340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压仪表新结构,其特点是活塞外壳固定在底座,进气管一端引入活塞外壳,另端固接在嵌体,进气嘴露于底座下方,活塞外壳内设带活塞体的活塞杆,其上设一弹簧,其尾端则与齿排拉臂连接,齿排拉臂的齿排靠置在活塞侧边的齿轮杆座上并和齿轮杆啮合,齿轮杆嵌固在指针的轴帽,面板螺固在齿轮杆座上,再覆盖一盖体在整体上方,以其内螺纹和底座周缘的外螺纹接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塞式的测量流体压力仪表,特别是一种活塞式气压仪表。传统气压仪表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以一中空的气压座体A下方延伸具外螺纹且内通孔的接头B,接头B可装设在需测压的气体管路上,将气压引入气压座体A内,继而进入头端C1焊固在气压座体A一侧边的环状薄铜管C,环状薄筒管C的末端C2为封闭,当压力气体进入环状薄铜管C内,将因气体压力大小,而使环状铜管C作不同程度的伸张动作,并使焊固在末端C2的拉杆D牵动簧片座E上的摆臂F,使其另端的齿排G移动,而旋转指针的轴杆I下所设的齿轮J,并卷绕轴杆I周围设置的簧片K,指针H将指示在面板L的刻度M上而显示气压大小,当气压减低或停止时,将因簧片K的回复力,可使轴杆I旋回而指向较小的刻度M或归零。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常有下列缺失1.有热胀冷缩问题传统的环状薄铜管C、拉杆D和簧片K等金属元件直接影响指针H,且大多为膨胀系数较高,故此类元件易受环境温度微弱变化而影响。2.组接麻烦结构组成时,环状薄铜管C的两端均需焊接,且必须注意其端头C1焊接在气压座体A侧边的气密性,而更要求仔细焊接,从而使组接困难大增。3.指针H易摇晃指针H下的轴杆I是受摆臂F的移动的影响,且摆臂F受牵制于环状薄铜管C,但薄铜管C除了头端C1固定外,其他部份均呈悬空状态,易受环境的振动而造成晃动,以致指针H易摇晃。4.精确度难保证因存在热胀冷缩而易造成组成元件变形外,且指针易摇晃,故其精确度较难保证。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气压仪表新结构,它能提高测量准确度,且能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气压仪表新结构的特点是,一活塞装置的活塞外壳以螺纹固定在底座的螺孔,进气管一端引入活塞外壳前方,另端固接在进气咀后的嵌体,嵌体嵌固在底座的嵌孔,进气咀露出在底座下方,活塞外壳内设一活塞杆,活塞杆前方设一活塞体,活塞杆上穿设一弹簧而尾端露出在活塞壳体后方,露出的活塞杆尾端设螺纹,一L型的齿排拉臂一端的螺孔和活塞杆尾端螺纹连接,其另端的一面上设齿排,恰可靠置在活塞壳体侧边延设的Z状齿轮杆座上,并和嵌在齿轮杆座上的嵌轴孔的齿轮杆互相啮合,齿轮杆上端穿过固定板的轴孔和面板中心的圆孔而嵌固在指针的轴帽,面板上螺钉穿过固定板上螺孔,而螺固在齿轮杆座上的螺孔,再复盖一顶面设视窗且底缘具有内螺纹的盖体在整体上方,以其内螺纹和底座周缘的外螺纹接合。本技术有下列优点1.准确度高采用构件除弹簧以膨胀系数高的金属制成外,主要组件均以非金属制成,不会有热胀冷缩问题影响指针;指针下的齿轮杆受制于活塞中弹簧压缩动作,而活塞外壳稳固地定位在底座上,不会受外界环境振盈而摇晃;因而其精确度高。2.组装简易各构件间的组合均以螺纹连接,无焊接的困难,组装方便。3.经济效益高各构件除弹簧以金属制作外,其余均可由非金属制造,可降低生产成本,且各构件的组装方便,增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因而其经济效益较高。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传统气压仪表轴测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气压仪表新结构的轴测分解图。图3是图2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2结构动作示意图。参照图2、3,气压仪表新结构中一活塞装置1的活塞外壳10以螺钉11旋固在底座2的螺孔20,进气管12一端引入活塞外壳10前方,另端固接在进气咀13后的嵌体130,嵌体130嵌固在底座2的嵌孔21,使进气咀13露出在底座2下方,以方便衔接需测量气体压力的管路,活塞外壳10内设有一活塞杆14,其前方设一活塞体140,以承受进气管12引入的气压,活塞杆14穿设一弹簧15而尾端露出在活塞壳体10后方,露出的活塞杆14尾端设有螺纹141,供一L型齿排拉臂16一端的螺孔160螺固,其另端的一面上设齿排161,恰可靠置在活塞壳体10侧边延设的Z状的齿轮杆座101上,和嵌在齿轮杆座101上的嵌轴孔100中的齿轮杆17互相啮合,齿轮杆17上端穿过固定板3的轴孔30和面板4中心的圆孔40,并嵌固在指针5的轴帽,由面板4上的螺孔42旋入螺钉43穿过固定板3上螺孔31,而螺固在齿轮杆座101收的螺孔102,最后复盖一顶面设视窗60且底缘具内螺纹61的盖体6在整体上方,并以其内螺纹61和底座2周缘所设的螺纹22相互连接,构成气压仪表新结构。使用时,如图4,进气咀13衔接在需测量气体压力的管路后,引入需测量气体通过进气管12进入活塞外壳10,并施压推动活塞体140压缩弹簧15,活塞杆14随活塞体140向活塞外壳10后方伸出,随之牵制齿排拉臂16而旋动齿轮杆17,于是指针5移动指向面板4上正确压力值刻度41;当需测量气体压力减弱或停止时,由弹簧15压缩后的回复力,可将指针5移动指向面板4上较小压力值刻度41或归零。权利要求1.一种气压仪表新结构,包括活塞,其特征在于一活塞装置的活塞外壳以螺纹固定在底座的螺孔,进气管一端引入活塞外壳前方,另端固接在进气咀后的嵌体,嵌体嵌固在底座的嵌孔,进气咀露出在底座下方,活塞外壳内设一活塞杆,活塞杆前方设一活塞体,活塞杆上穿设一弹簧而尾端露出在活塞壳体后方,露出的活塞杆尾端设螺纹,一L型的齿排拉臂一端的螺孔和活塞杆尾端螺纹连接,其另端的一面上设齿排,恰可靠置在活塞侧边延设的Z状齿轮杆座上,并和嵌在齿轮杆座上的嵌轴孔的齿轮杆互相啮合,齿轮杆上端穿过固定板的轴孔和面板中心的圆孔而嵌固在指针的轴帽,面板上螺钉穿过固定板上螺孔,而螺固在齿轮杆座上的螺孔,再复盖一顶面设视窗且底缘具有内螺纹的盖体在整体上方,以其内螺纹和底座周缘的外螺纹接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压仪表新结构,其特点是活塞外壳固定在底座,进气管一端引入活塞外壳,另端固接在嵌体,进气嘴露于底座下方,活塞外壳内设带活塞体的活塞杆,其上设一弹簧,其尾端则与齿排拉臂连接,齿排拉臂的齿排靠置在活塞侧边的齿轮杆座上并和齿轮杆啮合,齿轮杆嵌固在指针的轴帽,面板螺固在齿轮杆座上,再覆盖一盖体在整体上方,以其内螺纹和底座周缘的外螺纹接合。文档编号G01L7/02GK2303287SQ9721473公开日1999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王李绒 申请人:华广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压仪表新结构,包括活塞,其特征在于:一活塞装置的活塞外壳以螺纹固定在底座的螺孔,进气管一端引入活塞外壳前方,另端固接在进气咀后的嵌体,嵌体嵌固在底座的嵌孔,进气咀露出在底座下方,活塞外壳内设一活塞杆,活塞杆前方设一活塞体,活塞杆上穿设一弹簧而尾端露出在活塞壳体后方,露出的活塞杆尾端设螺纹,一L型的齿排拉臂一端的螺孔和活塞杆尾端螺纹连接,其另端的一面上设齿排,恰可靠置在活塞侧边延设的Z状齿轮杆座上,并和嵌在齿轮杆座上的嵌轴孔的齿轮杆互相啮合,齿轮杆上端穿过固定板的轴孔和面板中心的圆孔而嵌固在指针的轴帽,面板上螺钉穿过固定板上螺孔,而螺固在齿轮杆座上的螺孔,再复盖一顶面设视窗且底缘具有内螺纹的盖体在整体上方,以其内螺纹和底座周缘的外螺纹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李绒
申请(专利权)人:华广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