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公差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400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行式起重机轨道公差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轨道公差检测装置。该轨道公差检测装置,包括载体,所述载体设有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可在第一轨道上自动运行的车轮,所述载体还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轨道的端头检测适配的第一测距仪。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载体,用以安装车轮和第一测距仪,驱动机构驱动车轮沿第一轨道的长度方向行走,第一测距仪测量第一轨道在水平平面内和垂直平面内任意一点偏离中心基点的距离,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自动记录数据和绘制轨道公差曲线图。该轨道公差检测装置可减小检测过程中的人员因素影响和环境条件影响,提高检测准确度和可靠度,缩短检测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公差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行式起重机轨道公差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公差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起重机械行业在轨道公差自动化检测技术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现有起重机轨道公差的检测技术中,普遍采用全站仪检测手段,需要2个及以上检测人员协同配合,无法实现自动化检测,且检测精度受环境条件、检测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较大,检测结果准确度和可靠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轨道公差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无法实现自动化检测轨道公差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公差检测装置,包括载体,所述载体设有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可在轨道上自动运行的车轮,所述载体还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轨道的端头检测适配的第一测距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池电源、电机、减速器和制动器,所述电池电源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轴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制动器与所述电机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制动器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体还设有第二测距仪,所述第二测距仪与所述第一轨道在任意一点的顶面检测适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体还设有第三测距仪,所述第三测距仪与第二轨道在任意一点的距离检测适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测距仪连接。<br>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测距仪为可实时记录和输出数据的红外测距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载体为箱体,所述箱体的顶板可开启式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箱体的一侧水平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所述驱动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轮设有与所述第一轨道安装适配的轮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通过设置载体,用以安装车轮和第一测距仪,驱动机构驱动车轮沿第一轨道的长度方向行走,第一测距仪与第一轨道的端头检测适配,实现第一测距仪对第一轨道任意一点偏离第一轨道中心基点距离的自动化检测,减少检测所需检验员人数,减小检测过程中的人员因素影响和环境条件影响,提高检测准确度和可靠度,缩短检测时间。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轨道公差检测装置安装在第一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载体;2、第一轨道;3、第一测距仪;4、电机;5、第二测距仪;6、第三测距仪;7、顶面;8、顶板;9、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公差检测装置,包括载体1,载体1设有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可在第一轨道2上自动运行的车轮,载体1还设有用以与第一轨道2的端头检测适配的第一测距仪3。可以理解的,载体1用以承载驱动机构和第一测距仪3,并通过车轮安装在第一轨道2上,实现载体1沿第一轨道2的长度方向自由往复滑动,实现第一测距仪3的检测。进一步地,驱动机构驱动车轮转动,带动载体1沿第一轨道2的长度方向自由往复移动,省去检测人员手持全站仪检测,实现自动化检测。同时,车轮带动载体1移动保证检测过程中平稳性,克服了检测人员人为因素导致的测量偏差。其中,第一测距仪3设置在载体1的正前侧,第一测距仪3的检测端对应第一轨道2的端头。第一轨道2的端头作为第一轨道2的中心基点,调整第一测距仪3初始状态时,第一测距仪3的检测端与中心基点位于同一直线上。在载体1带动第一测距仪3沿第一轨道2的长度方向移动的同时,第一测距仪3实时测量第一轨道2上第一测距仪3所处位置偏离轨道中心基点的距离,进而实现对第一轨道2任意一点的检测,完成对第一轨道2的公差的检测。值得说明的,第一测距仪3也可以设置在载体1的正后侧,也可以,在载体1的正前侧和正后侧分别设置第一测距仪3,第一轨道2的两端分别设有端头,两个端头均可设为第一轨道2的中心基点,根据载体1的移动方向选用相应的端头作为中心基点,实现对第一轨道2在水平平面内任意一点偏离中心基点的距离,并通过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自动记录数据和绘制第一轨道2的公差曲线图,完成公差的检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电池电源、电机4、减速器和制动器,电池电源与电机4连接,电机4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轴与车轮连接,制动器与电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公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所述载体设有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可在第一轨道上自动运行的车轮,所述载体还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轨道的端头检测适配的第一测距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公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所述载体设有与驱动机构连接、并可在第一轨道上自动运行的车轮,所述载体还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轨道的端头检测适配的第一测距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公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池电源、电机、减速器和制动器,所述电池电源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轴与所述车轮连接,所述制动器与所述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公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制动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公差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还设有第二测距仪,所述第二测距仪与所述第一轨道在任意一点的顶面检测适配。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夫奎路建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