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38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烟气余热处理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新型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了目前烟气回收装置脏乱难清理的问题以及热量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支架、内层圆筒、外层滚筒和内置管路;内层圆筒可拆卸安装在支架上,内层圆筒的一端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外层滚筒密封且同轴的套设在内层圆筒的外部,且外层滚筒与内层圆筒之间转动连接;外层滚筒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外层滚筒的周侧设有环形齿轮;内置管路,内置管路分布在内层圆筒的内壁上,内置管路设有介质入口管和介质出口管,介质入口管和介质出口管分别穿过内层圆筒至内层圆筒的外部。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从而达到可更换内层圆筒、热量利用率高、余热利用范围广和便于清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余热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焦炉烟气是指在化工填料生产过程中焦炉产生的烟气,一般传统的处理装置主要对焦炉烟气进行防污染处理,保证焦炉烟气可环保排放,避免污染环境。同时,焦炉中排出的烟气中还具有大量的热量,直接将焦炉烟气排放在空气中,焦炉烟气的热量散失,造成热量浪费。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企业中也制成有余热回收利用设备,主要是采用的相变材料、散热片、散热水管去吸收热量。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第一,烟气中杂质多,气味难闻,普通的回收利用装置在对焦炉烟气回收利用时,其回收利用的设备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即极其脏乱,难以清理;第二,现有的设备主要是利用相变材料、散热片、散热水管去吸收热量,其热量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烟气回收装置脏乱难清理的问题以及热量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设置粉料余热利用区域和流体介质余热利用区域,让烟气可分别对粉料以及流体起到加热的作用,从而应用范围广,热量利用率高;同时,设置烟气单独从内层圆筒内流过,从而只有内层圆筒会出现脏乱的情况,且设置内层圆筒可拆卸,从而可对内层圆筒进行拆卸清洗或直接更换,从而达到可更换内层圆筒、热量利用率高、余热利用范围广和便于清理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支架、内层圆筒、外层滚筒和内置管路;支架,所述支架用于对内层圆筒进行支撑;内层圆筒,所述内层圆筒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内层圆筒的一端设有烟气进口,所述内层圆筒的另一端设有烟气出口;外层滚筒,所述外层滚筒密封且同轴的套设在所述内层圆筒的外部,且所述外层滚筒与所述内层圆筒之间转动连接,以让所述外层滚筒可绕其轴心转动;所述外层滚筒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外层滚筒的周侧设有环形齿轮;内置管路,所述内置管路分布在内层圆筒的内壁上,内置管路设有介质入口管和介质出口管,所述介质入口管和介质出口管分别穿过内层圆筒至内层圆筒的外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焦炉烟气从内层圆筒的烟气进口进入,通过内层圆筒内部的空间后,从内层圆筒的烟气出口排出。设置有外层滚筒,外层滚筒和内层圆筒之间具有供粉料加热的加热腔,粉料从进料口进入加热腔内,并从出料口排出加热腔。环形齿轮便于外部驱动机构驱动外层滚筒在内层圆筒上转动。烟气除对粉料起到加热作用以外,还可以对内置管路中的流体起到加热的作用,从而应用范围广,热量利用率高。同时,由于设置烟气单独从内层圆筒内流过,从而只有内层圆筒会出现脏乱的情况,且设置内层圆筒可拆卸,从而可对内层圆筒进行拆卸清洗或直接更换,从而达到可更换内层圆筒、热量利用率高、余热利用范围广和便于清理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包括基座和夹持架,所述夹持架固定在基座上,所述夹持架对所述内层圆筒进行可拆卸夹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配置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或L型的固定结构,以便捷将整体装置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架配置为可组合使用的卡箍结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圆筒采用散热效果良好的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圆筒包括有粉料余热利用区域和流体介质余热利用区域,所述外层滚筒套设在所述粉料余热利用区域的外部,所述内置管路设置在所述流体介质余热利用区域的内壁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滚筒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内层圆筒的外部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置管路沿螺旋轨迹分布在所述内层圆筒的内侧壁上,以增大其与焦炉烟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置管路对应的所述内层圆筒的外周侧设有保温层结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更换内层圆筒;(2)热量利用率高;(3)余热利用范围广;(4)便于清理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支架;101、基座;102、夹持架;200、内层圆筒;201、烟气进口;202、烟气出口;203、粉料余热利用区域;204、流体介质余热利用区域;205、第三齿轮;206、第四齿轮;300、外层滚筒;301、进料口;302、出料口;303、环形齿轮;304、第一齿轮;305、第二齿轮;400、内置管路;401、介质入口管;402、介质出口管;403、保温层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一种新型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00、内层圆筒200、外层滚筒300和内置管路400四个部分。四个部分大致工作原理为:支架100起到支撑作用,内层圆筒200和外层滚筒300之间可形成加热腔,粉料进入加热腔内,并排出加热腔,过程中吸收内层圆筒200内焦炉烟气的热量,从而可对热量进行利用。同时,内置管路400中可供流体通过,流体进入内置管路400中,再流出内置管路400,过程中吸收内层圆筒200内焦炉烟气的热量,从而可对热量进行利用。焦炉烟气可对粉料和流体均可起到加热作用,从而应用范围广,热量利用率高。具体结构如下:支架100,支架100用于对内层圆筒200进行支撑。支架100包括基座101和夹持架102,夹持架102固定在基座101上,夹持架102对内层圆筒200进行可拆卸夹持。基座101配置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或L型的固定结构,以便捷将整体装置进行固定。夹持架102配置为可组合使用的卡箍结构。内层圆筒200,内层圆筒200可拆卸安装在支架100上,内层圆筒200的一端设有烟气进口201,内层圆筒200的另一端设有烟气出口202。内层圆筒200采用散热效果良好的材料制成。内层圆筒200包括有粉料余热利用区域203和流体介质余热利用区域204,外层滚筒300套设在粉料余热利用区域203的外部,内置管路400设置在流体介质余热利用区域204的内壁上。外层滚筒300,外层滚筒300密封且同轴的套设在内层圆筒200的外部,且外层滚筒300与内层圆筒200之间转动连接,以让外层滚筒300可绕其轴心转动。外层滚筒300上设有进料口301和出料口302;外层滚筒300的周侧设有环形齿轮303。外层滚筒30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齿轮304和第二齿轮305,内层圆筒200的外部设有与第一齿轮304啮合的第三齿轮205以及与第二齿轮305啮合的第四齿轮206。内置管路400,内置管路400分布在内层圆筒200的内壁上,内置管路400设有介质入口管401和介质出口管402,介质入口管401和介质出口管402分别穿过内层圆筒200至内层圆筒200的外部。内置管路400沿螺旋轨迹分布在内层圆筒200的内侧壁上,以增大其与焦炉烟气之间的接触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0)、内层圆筒(200)、外层滚筒(300)和内置管路(400);/n支架(100),所述支架(100)用于对内层圆筒(200)进行支撑;/n内层圆筒(200),所述内层圆筒(20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架(100)上,所述内层圆筒(200)的一端设有烟气进口(201),所述内层圆筒(200)的另一端设有烟气出口(202);/n外层滚筒(300),所述外层滚筒(300)密封且同轴的套设在所述内层圆筒(200)的外部,且所述外层滚筒(300)与所述内层圆筒(200)之间转动连接,以让所述外层滚筒(300)可绕其轴心转动;/n所述外层滚筒(300)上设有进料口(301)和出料口(302);/n所述外层滚筒(300)的周侧设有环形齿轮(303);/n内置管路(400),所述内置管路(400)分布在内层圆筒(200)的内壁上,内置管路(400)设有介质入口管(401)和介质出口管(402),所述介质入口管(401)和介质出口管(402)分别穿过内层圆筒(200)至内层圆筒(200)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0)、内层圆筒(200)、外层滚筒(300)和内置管路(400);
支架(100),所述支架(100)用于对内层圆筒(200)进行支撑;
内层圆筒(200),所述内层圆筒(20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架(100)上,所述内层圆筒(200)的一端设有烟气进口(201),所述内层圆筒(200)的另一端设有烟气出口(202);
外层滚筒(300),所述外层滚筒(300)密封且同轴的套设在所述内层圆筒(200)的外部,且所述外层滚筒(300)与所述内层圆筒(200)之间转动连接,以让所述外层滚筒(300)可绕其轴心转动;
所述外层滚筒(300)上设有进料口(301)和出料口(302);
所述外层滚筒(300)的周侧设有环形齿轮(303);
内置管路(400),所述内置管路(400)分布在内层圆筒(200)的内壁上,内置管路(400)设有介质入口管(401)和介质出口管(402),所述介质入口管(401)和介质出口管(402)分别穿过内层圆筒(200)至内层圆筒(200)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包括基座(101)和夹持架(102),所述夹持架(102)固定在基座(101)上,所述夹持架(102)对所述内层圆筒(200)进行可拆卸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焦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长萍赖华萍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萍乡市迪尔化工填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