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38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包括反应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以及烟气流线矫正系统;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内置式直燃炉5、脱CO催化剂层6、第一级SCR脱硝催化剂层7、第二级SCR脱硝催化剂层8;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装置15、在线CO浓度监测装置11、1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12、2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13、3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14、补燃调节模块10;所述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包括喷氨格栅1、强制烟气扰流器2;所述烟气流线矫正系统包括导流叶片3、整流格栅4。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处理设备上升级改造,利用一氧化碳催化燃烧释放的热量加热烟气,回收的能源减少了煤气耗量,实现CO脱除的同时满足脱硝的温度反应区间和NOx的高效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行业烧结烟气污染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烧结烟气是钢铁行业排放大户,我国生态环境部于2019年4月正式发布了环大气〔2019〕35号文《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文中提出到2025年底前,明确要求烧结机机头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烧结烟气排放标准提高。烧结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势在必行,研发一体化、节能型、协同净化多污染物的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分烧结烟气已建设电除尘装置+湿式脱硫装置的治理工艺,在超低排放改造中,由于湿法脱硫排烟温度为45~50℃,必需在湿法脱硫装置末端增加MGGH、GGH、加热炉等多级加热装置,以提高烟温来满足SCR脱硝要求。这种采用串联多个单一设备实现升温的工艺,存在设备占地大、造价高、难实施、运行能耗高的问题。SCR脱硝前置加热器煤气耗量大,SCR脱硝提升温度一般需要消耗大量的煤气通过燃气直燃炉进行加热,燃料消耗巨大。又因全厂煤气有限,额外增加的消耗量将打破厂区供给平衡,对厂区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烧结烟气中残余的CO燃烧放热能源可利用。每燃烧1摩尔一氧化碳能产生283千焦热量,烧结机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在6000~35000mg/Nm3之间,低温催化一氧化碳产生的热量能使烟气温度提升至少50℃以上。有效的利用一氧化碳反应产生的废热加热烟气,减少直燃炉的煤气耗量,可降低工艺能耗,是未来烧结烟气治理控制的趋势。烧结烟气波动大、难适应。烧结机一氧化碳产生量受台车料层厚度、配料中燃料种类及配比、点火燃料种类等条件影响,烟气中的CO浓度波动较大,且波动频繁。因此,前置一氧化碳催化反应释放热量加热烟气,当SCR入口烟气温度低于设计值时,需要增加一种加热补偿措施和智能调节措施,保证脱硝正常运行。已公开专利中,在烧结烟气治理工艺中串联增加CO催化反应设备,会导致占地面积大无法实施。也未考虑烧结烟气负荷波动,当烟气中CO浓度低时,CO催化反应设备无法满足脱硝需求温度,这些工艺都无法在实际工程实施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该装置结合烧结烟气独有特性,在现存治理装置上升级改造,充分利用烧结烟气中CO催化反应释放的热量,开发出的具有可靠性高、占地小、节能的新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包括反应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以及烟气流线矫正系统;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内置式直燃炉、脱CO催化剂层、第一级SCR脱硝催化剂层、第二级SCR脱硝催化剂层;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装置、在线CO浓度监测装置、1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2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3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补燃调节模块;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由工作站组成;烧结烟气波动大时,智能控制装置将在线CO浓度监测装置监测值、1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监测值作为输入信号并存储,分析烟气负荷CO浓度值与温度值的变动波动曲线,计算出下一秒烟气CO浓度与温度瞬时值,智能模拟出烧结烟气CO浓度值与温度值的波动曲线,再将计算值与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用于精确控制补燃调节模块的调节动作;所述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包括喷氨格栅、强制烟气扰流器;所述烟气流线矫正系统包括导流叶片、整流格栅;所述烟气流线矫正系统设置在烟气入口处,所述烟气流线矫正系统与所述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通过烟道连接;所述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设置在反应系统的前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内置式直燃炉由支管、喷嘴构成,与整流格栅间距不小于0.5m,与脱CO催化剂层间距不小于2m;所述喷嘴喷出的气体流速不低于15m/s,烟温不低于600℃,能够在1秒内加热烟气,实现短距离、直接加热催化剂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脱CO催化剂层,与内置式直燃炉间距不小于2m,与第一级SCR催化剂层间距不小于1.5m,优选采用金属氧化物系列催化剂,CO脱除效率95%以上,反应释放的热量能使烟气温度加热上升至少5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二级SCR脱硝催化剂层上面设置备用催化剂层,与第二级SCR催化剂层间距不小于1.5m,优先采用锰基或钒基催化剂,脱硝效率不低于8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补燃调节模块由智能模块、电动阀组构成;所述补燃调节模块设置在反应系统附近,与内置式直燃炉和智能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补燃调节模块接收智能控制装置的CO浓度和温度信号,计算出电动阀组的开度;当接收信号CO浓度低、烟气温度低于130℃时,电动阀组开启,补充加大煤气燃烧量,此时煤气使用率为100%,加大内置式直燃炉的烟气量,以提高烟气温度。当接收信号CO浓度低、烟气温度低于180℃时,电动阀组开启,补充加大煤气燃烧量,此时煤气使用率为10%~100%加,大内置式直燃炉的烟气量,以提高烟气温度;当接收信号CO浓度低、烟气温度高于200℃时,电动阀组启动,补充减少煤气燃烧量,此时加热系统煤气消耗率为0~5%,减少内置式直燃炉的烟气量,以提高烟气温度;当接收信号CO浓度低、温度高于220℃时,电动阀组启动关闭;此方法可以节省煤气消耗,以节约能源。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在线CO浓度监测装置和在线温度监测装置设置在CO催化剂层入口,与智能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在线温度监测装置设置在第一级SCR脱硝催化剂层、第二级SCR脱硝催化剂层入口,与智能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在线温度监测装置设置在第一级SCR脱硝催化剂层、第二级SCR脱硝催化剂层出口,与智能控制装置相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喷氨格栅,设置在反应系统入口烟道上,与催化剂层烟道间距不低于5m,由母管和喷嘴构成,喷嘴喷出的气体流速不低于15m/s,烟道面积与喷嘴数的比值不大于0.2m2/个喷嘴;能够使氨浓度100%的分布在烟道截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强制烟气扰流器,设置于喷氨格栅下游,间距不小于1m;由正方形叶片组成,单个叶片的长、宽不小于500mm,叶片旋转角度α在10°~80°之间,叶片的投影总面积不大于60%,能够将烟气与氨浓度、CO浓度100%的充分混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导流叶片,设置在反应系统入口弯头处,由长方形的叶片组成,叶片长度或弧长不低于500mm;用于矫正弯头处烟气偏流,使烟气均匀的进入到下一个单元,均匀度不低于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整流格栅,设置在反应系统弯头出口截面处,在内置式直燃炉上游,间距至少0.5m;由长方形的叶片组成,成网状交错布置,叶片高度不低于300mm,叶片间距不大于300mm,用于矫正、强制均匀烟气偏流流线使烟气垂直、均匀的入射进入催化剂层,满足催化剂的速度场分布离散系数小于15%,入射角偏差小于5°的要求,保证烟气在催化剂的通过停留时间,实现最佳的催化效率,同时能降低高速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以及烟气流线矫正系统;/n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内置式直燃炉(5)、脱CO催化剂层(6)、第一级SCR脱硝催化剂层(7)、第二级SCR脱硝催化剂层(8);/n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装置(15)、在线CO浓度监测装置(11)、1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12)、2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13)、3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14)、补燃调节模块(10);所述智能控制装置(15)由工作站组成;烧结烟气波动大时,智能控制装置(15)将在线CO浓度监测装置(11)监测值、1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12)监测值作为输入信号并存储,分析烟气负荷CO浓度值与温度值的变动波动曲线,计算出下一秒烟气CO浓度与温度瞬时值,智能模拟出烧结烟气CO浓度值与温度值的波动曲线,再将计算值与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用于精确控制补燃调节模块(10)的调节动作;/n所述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包括喷氨格栅(1)、强制烟气扰流器(2);/n所述烟气流线矫正系统包括导流叶片(3)、整流格栅(4);/n所述烟气流线矫正系统设置在烟气入口处,所述烟气流线矫正系统与所述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通过烟道连接;所述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设置在反应系统的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以及烟气流线矫正系统;
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内置式直燃炉(5)、脱CO催化剂层(6)、第一级SCR脱硝催化剂层(7)、第二级SCR脱硝催化剂层(8);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装置(15)、在线CO浓度监测装置(11)、1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12)、2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13)、3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14)、补燃调节模块(10);所述智能控制装置(15)由工作站组成;烧结烟气波动大时,智能控制装置(15)将在线CO浓度监测装置(11)监测值、1号在线温度监测装置(12)监测值作为输入信号并存储,分析烟气负荷CO浓度值与温度值的变动波动曲线,计算出下一秒烟气CO浓度与温度瞬时值,智能模拟出烧结烟气CO浓度值与温度值的波动曲线,再将计算值与监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用于精确控制补燃调节模块(10)的调节动作;
所述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包括喷氨格栅(1)、强制烟气扰流器(2);
所述烟气流线矫正系统包括导流叶片(3)、整流格栅(4);
所述烟气流线矫正系统设置在烟气入口处,所述烟气流线矫正系统与所述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通过烟道连接;所述喷氨及烟气扰流系统设置在反应系统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置式直燃炉(5)由支管(19)、炉内喷嘴(20)构成,与整流格栅(4)间距不小于0.5m,与脱CO催化剂层(6)间距不小于2m;所述喷嘴(20)喷出的气体流速不低于15m/s,烟温不低于6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脱CO催化剂层(6),与内置式直燃炉(5)间距不小于2m,与第一级SCR催化剂层(7)间距不小于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所述第二级SCR脱硝催化剂层(8)上面设置备用催化剂层(9),与第二级SCR催化剂层(8)间距不小于1.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催化脱硝脱CO及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补燃调节模块(10)由智能模块、电动阀组构成;所述补燃调节模块(10)设置在反应系统附近,与内置式直燃炉(5)和智能控制装置(15)相连接,所述补燃调节模块(10)接收智能控制装置(15)的CO浓度和温度信号,计算出电动阀组的开度;当接收信号CO浓度低、烟气温度低于130℃时,电动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璐李钧姚群马晓辉陈立钱亦琛项丽君赵霞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