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亮饰条的时效处理方法、车身亮饰条以及时效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56304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亮饰条的时效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0.获得所需的基材;S20.将基材装入周转车,并转运至等待区域进行自然时效;其中,等待区域具有多个设置有次序标记的停放工位;S30.重复步骤S20,以将多个周转车按次序标记摆放在各停放工位内;S40.根据次序标记将周转车按预设的数量分为多个组别,并按摆放顺序对同一组别内的周转车在输送工位上进行摆放;S50.驱动输送工位进入时效炉,以使基材进行人工时效;S60.对多个组别的周转车上的基材进行人工时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时效处理方法得到的车身亮饰条以及利用上述时效处理方法的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合金亮饰条的时效处理方法、车身亮饰条以及时效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加工技术,尤其涉及铝合金亮饰条的时效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利用上述时效处理方法制成的车身亮饰条,以及时效处理该车身亮饰条的时效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审美观的提高,人们对车辆的外观等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铝合金亮饰条在车辆车窗密封位置及车顶行李放置位置的使用越来越多,特别是中高档汽车。铝及铝合金是有色金属中用途较广的轻金属之一。它具有密度小、重量轻、塑性高且具有较好耐蚀性。根据合金元素和加工工艺特性,可将铝合金分为形变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两大类。铸造铝合金是直接用铸造的方法浇注或压铸成零件或毛坯的铝合金。铸造铝合金除要求必要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为此铸造铝合金比形变铝合金含有较多的合金元素,可形成较多低熔点共晶体以提高流动性,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形变铝合金经熔炼注成铸锭后,再经热挤压加工形成各种型材、棒材、管材和板材。形变铝合金加热时,呈单相固溶体状态,合金塑性好,适宜压力加工。通过冷变形和热处理,可使其强度进一步提高。形变铝合金按成分和性能特点又可以分为不可热处理铝合金和可热处理铝合金。可热处理铝合金即时效强化铝合金,是一类通过添加适量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合金元素然后采用固溶、快冷、退火的热处理工艺从过饱和固溶体中脱溶沉淀出具有弥散强化作用第二相的时效型铝合金。铝合金在加工成铝合金亮饰条成品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时效处理,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将基材转入周转车,待周转车凑够数量后,再将周转车的集合推入时效炉进行时效处理。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对于相同炉次内不同周转车上的基材进行检测发现,在相同的人工时效参数下,不同周转车上的基材屈服强度差异较大。对于不同炉次的周转车上的基材进行检测发现,在相同的人工时效参数下,不同炉次所对应的周转车上的基材屈服强度差异较大。对于铝合金亮饰条而言,屈服强度较小,会导致产品力学性能不符合要求,屈服强度过大,会导致产品在后续生产的过程中塑性差,难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时效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铝合金亮饰条在时效处理后出现的屈服强度波动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时效处理方法制成的车身亮饰条。本专利技术再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时效处理方法处理上述亮饰条的时效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亮饰条的时效处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0.获得所需的基材;S20.将所述基材装入周转车,并转运至等待区域进行自然时效;其中,所述等待区域具有多个设置有次序标记的停放工位;S30.重复步骤S20,以将多个所述周转车按所述次序标记摆放在各所述停放工位内;S40.根据所述次序标记将周转车按预设的数量分为多个组别,并按摆放顺序对同一组别内的周转车在输送工位上进行摆放;S50.驱动输送工位进入时效炉,以使基材进行人工时效;S60.对多个组别的周转车上的基材进行人工时效;其中,所述输送工位上设置有导流罩,所述时效炉能够向导流罩吹出热气流,以使热气流通过导流罩为多个所述周转车上的基材加热;所述摆放顺序为:根据基材在等待区域内的自然时效时间,将多个所述周转车摆放成截面为矩形的组合体;在所述矩形上,以接近接近地面的第一边和靠近导流罩的第二边的交点为原点,建立有XN-YM坐标系;在所述XN-YM坐标系中,对比任意两辆周转车的坐标位置;当N值相同,M值不同时,自然时效时间长的基材所对应的周转车摆放在M值较小的位置;当M值相同时,N值不同时,自然时效时间长的基材所对应的周转车摆放在N值较小的位置;当N值和M值均不同时,自然时效时间长的基材所对应的周转车摆放在N值较小的位置。较佳地,所述获得所需的基材包含以下步骤:S101.铝棒加热:将铝棒等温加热到450~530℃,加热时间100~300s;S102.挤压成型:将挤压模具加热至450~520℃后保温,将铝棒推入挤压模具成型后,经挤出口挤出得到型材;S103.冷却:型材经过风冷后温度低于320℃,进入冷床;S104.矫直:经过空冷后,型材温度低于55℃进行矫直;S105.将冷却后的型材进行锯切后,获得所述基材。较佳地,在同一所述组别内,每相邻两台所述周转车上的基材之间自然时效的时间差值为20~60min。较佳地,所述步骤S40和所述步骤S50之间还包含以下步骤:S41.确定同一组别内基材所对应的自然时效时间范围,对照人工时效参数表调整所述时效炉的保温温度。较佳地,获得所述人工时效参数表的步骤有:M10.获得多段具有不同自然时效时间的基材的样件;M20.将周转车装载所述样件后,进行人工时效处理,以获得在不同自然时效时间条件下的所述样件在人工时效后的屈服强度参数;M30.根据所需的屈服强度范围,对照所述屈服强度参数,以选取自然时效时间的范围作为基准范围;M40.根据所述基准范围的上限和下限,确定超基准范围和负基准范围;M50.将预设的时效炉保温温度作为所述基准范围所对应的保温温度,并进行温度补偿,以获得超基准范围和负基准范围所对应的保温温度。较佳地,所述基准温度为150℃,所述超基准范围所对应的保温温度为152℃,所述负基准范围所对应的保温温度为148℃。较佳地,所述负基准范围为0~8h,所述基准范围为8~20h,所述超基准范围为>20h。较佳地,在所述多个组别中,每一组的周转车的数量为4个或6个或8个或12个或16个,且可根据所述摆放顺序,将多个所述周转车在输送工位上摆放为单层或多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亮饰条,利用上述的时效处理方法制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时效设备,利用上述的时效处理方法处理上述亮饰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本申请通过将自然时效导致的屈服强度的变化现象,以及因炉内各点温差导致的屈服强度的变化现象进行总结得出摆放顺序,并使周转车按该摆放顺序进行摆放,大大减少了基材在人工时效后出现的屈服强度波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基材屈服强度波动过大,进而导致的产品不合格的技术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检测成本。本申请还可以实现基材在流水线上的连续时效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时效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周转车在输送工位上摆放时的主视图;图3为周转车在输送工位上摆放时的俯视图;图4为周转车摆放后在竖直方向上的检测点示意图;图5为周转车摆放后在水平方向上的检测点的示意图;图6为周转车摆放后的各检测点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亮饰条的时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S10.获得所需的基材;/nS20.将所述基材装入周转车,并转运至等待区域进行自然时效;其中,所述等待区域具有多个设置有次序标记的停放工位;/nS30.重复步骤S20,以将多个所述周转车按所述次序标记摆放在各所述停放工位内;/nS40.根据所述次序标记将周转车按预设的数量分为多个组别,并按摆放顺序对同一组别内的周转车在输送工位上进行摆放;/nS50.驱动输送工位进入时效炉,以使基材进行人工时效;/nS60.对多个组别的周转车上的基材进行人工时效;/n其中,所述输送工位上设置有导流罩,所述时效炉能够向导流罩吹出热气流,以使热气流通过导流罩为多个所述周转车上的基材加热;/n所述摆放顺序为:/n根据基材在等待区域内的自然时效时间,将多个所述周转车摆放成截面为矩形的组合体;/n在所述矩形上,以接近接近地面的第一边和靠近导流罩的第二边的交点为原点,建立有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亮饰条的时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0.获得所需的基材;
S20.将所述基材装入周转车,并转运至等待区域进行自然时效;其中,所述等待区域具有多个设置有次序标记的停放工位;
S30.重复步骤S20,以将多个所述周转车按所述次序标记摆放在各所述停放工位内;
S40.根据所述次序标记将周转车按预设的数量分为多个组别,并按摆放顺序对同一组别内的周转车在输送工位上进行摆放;
S50.驱动输送工位进入时效炉,以使基材进行人工时效;
S60.对多个组别的周转车上的基材进行人工时效;
其中,所述输送工位上设置有导流罩,所述时效炉能够向导流罩吹出热气流,以使热气流通过导流罩为多个所述周转车上的基材加热;
所述摆放顺序为:
根据基材在等待区域内的自然时效时间,将多个所述周转车摆放成截面为矩形的组合体;
在所述矩形上,以接近接近地面的第一边和靠近导流罩的第二边的交点为原点,建立有XN-YM坐标系;
在所述XN-YM坐标系中,对比任意两辆周转车的坐标位置;
当N值相同,M值不同时,自然时效时间长的基材所对应的周转车摆放在M值较小的位置;
当M值相同时,N值不同时,自然时效时间长的基材所对应的周转车摆放在N值较小的位置;
当N值和M值均不同时,自然时效时间长的基材所对应的周转车摆放在N值较小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需的基材包含以下步骤:
S101.铝棒加热:将铝棒等温加热到450~530℃,加热时间100~300s;
S102.挤压成型:将挤压模具加热至450~520℃后保温,将铝棒推入挤压模具成型后,经挤出口挤出得到型材;
S103.冷却:型材经过风冷后温度低于320℃,进入冷床;
S104.矫直:经过空冷后,型材温度低于55℃进行矫直;
S105.将冷却后的型材进行锯切后,获得所述基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贵才兰谢宝周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汽车铝件福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