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299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包括1号终冷塔、2号终冷塔、煤气管、循环水排污水补水阀门、捕雾器,所述2号终冷塔内置上段槽隔板,所述循环水排污水补水阀门(35)设置于2号终冷塔上段槽的右侧壁所引出的管道上,所述捕雾器设置于2号终冷塔的煤气出口处,还包括喷洒系统一和喷洒系统二;所述1号终冷塔与2号终冷塔以所述煤气管串联连接;所述2号终冷塔下段槽与2号终冷塔循环泵以管道相连接;还公开了根据上述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实现的工艺;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实现的工艺,有效解决了因终冷塔负荷过高,而影响焦炉煤气输送的问题;在生产操作更为简单的同时还更加节约能耗、水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及其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焦炉煤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焦炉煤气净化设备的一塔式煤气终冷设备,包括上段循环泵1;上段换热器2;上段喷头3;捕雾器4;终冷塔筒体5;上段槽隔板6;下段喷头7;下段换热器8;下段循环泵9;补充水阀门10。终冷塔位于饱和器后,洗苯塔前,在生产硫酸铵的化学产品回收工艺系统中,焦炉煤气饱和器洗氨后的煤气温度为50-55℃,回收煤气中苯族烃的适宜温度为25-28℃,因此回收苯族烃之前要进行最终冷却;一塔式终冷的终冷塔分上、下段冷却,上段使用低温水(16℃)冷却,下段使用煤气净化循环水(25-29℃)冷却,从饱和器来的焦炉煤气进入终冷塔下部,经与终冷循环液逆向接触,焦炉煤气被冷却到25~28℃,进入洗苯系统。煤气终冷过程中部分水蒸汽补冷凝下来,同时还有部分数量的萘从煤气中析出来,煤气中含萘从600mg/m3降至350mg/m3,以下,终冷循环液用低温水冷却到约26℃循环使用。图3为采用一塔式终冷工艺的传统焦炉煤气冷却方式,一塔式煤气终冷工艺存在如下缺陷:(一)冬季终冷塔可以满足生产需要,终冷后煤气温度控制在25-28℃,但夏季气温高焦炉煤气输送过程中温升,终冷后煤气温度高达29℃以上,终冷系统负荷加大,换热器局部低温易造成循环液中杂质沉积到换热器内,引起换热器堵塞,频繁吹扫和冲洗换热器,造成换热器腐蚀,热胀冷缩导致换热器拉裂,频繁更换换热器,影响终冷系统的正常生产,冲洗喷头及换热器时,二段贫油和半富油要升高温度影响粗苯产量;(二)从饱和器来的焦炉煤气夹带酸雾,容易腐蚀上段槽隔板,槽位下降快,为稳定槽位需连续补新水,频繁用生产水置换终冷上段槽循环水,终冷处排废液增加,送到氨水分离槽,大量的剩余氨水量加大蒸氨负荷,增加了环保处理压力,频繁置换过程中循环液温度下降,引起终冷后煤气温度降低,容易生产萘结晶,堵塞喷头或换热器,不利于焦炉煤气的稳定控制;(三)一塔式煤气终冷工艺,塔内上段煤气温降明显,处于低温区的捕雾器、喷头容易积萘或挂萘,增加终冷塔煤气阻力,频繁停产吹扫或开终冷塔煤气旁通,后工序洗苯效果变差,粗苯产量下降;(四)终冷塔的上段槽容易积渣、积萘,堵塞下段喷洒系统的换热器、管道、喷头,影响下段喷淋效果,终冷煤气温度上升到29℃以上,造成洗苯循环洗油带水,粗苯蒸馏系统脱苯塔压波动,出现恶性循环,粗苯质量及产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及其工艺,该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可解决因终冷塔阻力大而影响焦炉煤气输送和煤气冷却问题;该工艺通过利用该设备,还可减少了塔器腐蚀,降低水耗能耗,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包括1号终冷塔、2号终冷塔、煤气管、循环水排污水补水阀门、捕雾器,所述2号终冷塔内置上段槽隔板,所述循环水排污水补水阀门设置于2号终冷塔上段槽的右侧壁所引出的管道上,所述捕雾器设置于2号终冷塔的煤气出口处;还包括喷洒系统一和喷洒系统二;所述1号终冷塔与2号终冷塔以所述煤气管串联连接;所述2号终冷塔下段槽与2号终冷塔循环泵以管道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洒系统一包括1号终冷塔循环泵、1号终冷塔换热器、1号终冷塔喷头、1号终冷塔喷头调节阀门;所述1号终冷塔换热器固定于1号终冷塔循环泵与1号终冷塔喷头之间,所述1号终冷塔循环泵、1号终冷塔换热器、1号终冷塔喷头通过管道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喷洒系统二包括2号终冷塔循环泵、2号终冷塔换热器、上段喷头、下段喷头、上段喷头调节阀门、下段喷头调节阀门;所述2号终冷塔换热器固定于2号终冷塔循环泵与上段喷头之间,所述2号终冷塔循环泵、2号终冷塔换热器、上段喷头通过管道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下段喷头与2号终冷塔上段槽的左侧壁以管道相连接,并在所述管道上设置连通阀门。进一步地,所述1号终冷塔下部设有隔板及U型下液管。进一步地,以所述隔板与1号终冷塔底部形成的空间作为循环液槽,并在循环液槽内安装液位计,循环液槽设有补充水阀门。进一步地,所述煤气管设有用于排出1号终冷塔和2号终冷塔之间煤气管内冷凝液的煤气水封。进一步地,所述的工艺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实现的工艺。进一步地,在煤气净化过程中往所述2号终冷塔换热器通入温度为16℃的水进行冷却,使循环液温度控制在20-25℃。进一步地,在煤气净化过程中使用氨水作为补充水,并通过补充水阀门调节控制氨水的补给量;循环液槽的排污水则排入氨水澄清槽。进一步地,所述的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工艺中,煤气经1号终冷塔冷却后,煤气温度控制为30-35℃。进一步地,煤气经2号终冷塔冷却后,煤气温度控制为25-28℃。进一步地,所述的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工艺中,所述2号终冷塔循环泵可视环境温度而停用,当环境温度低于煤气温度时,可通过环境温度实现对煤气的降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通过设置两个终冷塔,焦炉煤气从1号终冷塔到2号终冷塔的呈阶梯式的降温,使2号终冷塔内的焦炉煤气降温过程平稳,防止焦炉煤气出现骤冷降温现象,避免了上段喷头、捕雾器积渣、挂萘,使得煤气终冷系统运行稳定,解决了因终冷塔阻力过高而影响焦炉煤气输送及洗苯的效率问题;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的2号终冷塔相对于现有设备,不再使用下段单独的喷洒系统,取消下段循环液换热器及循环泵;在低温条件下还可停用2号终冷塔循环泵,利用环境温度实现对焦炉煤气的作用降温,明显降低了电耗,降低了生产成本;3.所述1号终冷塔为一体空喷塔,煤气出口未安装捕雾器,可有效为降低1号终冷塔阻力;此外,2号终冷塔只有一套喷洒系统,其中上段槽与下段喷头连接,喷洒液从上段槽底部引出,利用液位势差作为下段喷洒动能,完成下段喷洒,生产过程中不但避免上段槽积渣,还有效节约了能耗;4.所述1号终冷塔下部加设隔板及U型下液管,有效减少了液体下降时的流体扰动而导致的液位波动;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工艺,使用氨水作为1号终冷塔的补充水,利用氨水呈碱性的性质,中和煤气夹带的酸雾,起到煤气净化目的,避免酸雾对塔壁的腐蚀;2号终冷塔补水为煤气净化循环水排污水,不再使用生产水,可有效节约水耗;综上所述,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实现的工艺,工艺过程运行稳定,解决了因终冷塔负荷过高,而影响焦炉煤气输送的问题;不仅终冷后煤气温度控制稳定,在生产操作更为简单的同时还更加节约能耗、水耗。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的示意图;图1中:1-上段循环泵;2-上段换热器;3-上段喷头;4-捕雾器;5-终冷塔筒体;6-上段槽隔板;7-下段喷头;8-下段换热器;9-下段循环泵;10-补充水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包括1号终冷塔(16)、2号终冷塔(26)、煤气管(33)、循环水排污水补水阀门(35)、捕雾器(24),所述2号终冷塔(26)内置上段槽隔板(29),所述循环水排污水补水阀门(35)设置于2号终冷塔上段槽(27)的右侧壁所引出的管道上,所述捕雾器(24)设置于2号终冷塔(26)的煤气出口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洒系统一和喷洒系统二;所述1号终冷塔(16)与2号终冷塔(26)以所述煤气管(33)串联连接;所述2号终冷塔下段槽(28)与2号终冷塔循环泵(22)以管道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包括1号终冷塔(16)、2号终冷塔(26)、煤气管(33)、循环水排污水补水阀门(35)、捕雾器(24),所述2号终冷塔(26)内置上段槽隔板(29),所述循环水排污水补水阀门(35)设置于2号终冷塔上段槽(27)的右侧壁所引出的管道上,所述捕雾器(24)设置于2号终冷塔(26)的煤气出口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洒系统一和喷洒系统二;所述1号终冷塔(16)与2号终冷塔(26)以所述煤气管(33)串联连接;所述2号终冷塔下段槽(28)与2号终冷塔循环泵(22)以管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系统一包括1号终冷塔循环泵(15)、1号终冷塔换热器(14)、1号终冷塔喷头(12)、1号终冷塔喷头调节阀门(13);所述1号终冷塔换热器(14)固定于1号终冷塔循环泵(15)与1号终冷塔喷头(12)之间,所述1号终冷塔循环泵(15)、1号终冷塔换热器(14)、1号终冷塔喷头(12)通过管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系统二包括2号终冷塔循环泵(22)、2号终冷塔换热器(23)、上段喷头(25)、下段喷头(36)、上段喷头调节阀门(30)、下段喷头调节阀门(37);所述2号终冷塔换热器(23)固定于2号终冷塔循环泵(22)与上段喷头(25)之间,所述2号终冷塔循环泵(22)、2号终冷塔换热器(23)、上段喷头(25)通过管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联式焦炉煤气终冷净化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民杨志军刘启文姚明朝周凌云黄巧芳黄家儒谢紫峰邱荣兵杨泽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