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20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包括床体、驱动组件、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床体上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纳腔,驱动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第一承托板上设有第一承托面,第一承托板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第一承托面低于开口端或与开口端平齐,第二承托板上设有第二承托面,第二承托板与第一承托板相邻设置且与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第二承托面低于开口端或与开口端平齐,第二承托板的运动方向与第一承托板的运动方向相反。当患者仰卧在床体上时,驱动件分别对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进行驱动,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交替与患者接触,避免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压力性损伤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不能适当提供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要的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功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重症患者由于行动不便,卧床时总保持单一姿势,身体长时间与放置在床上的被褥接触,极易出现压力损伤,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不断调整重症患者的姿势,从而为了避免重症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但是,重症患者行动不便,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姿势调整时,极为不便,从而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如何避免重症病人出现压力性损伤的同时降低医护人员工作量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所述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纳腔;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r>第一承托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包括:/n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纳腔;/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n第一承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上设有第一承托面,所述第一承托板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承托面低于所述开口端或与所述开口端平齐;/n第二承托板,所述第二承托板上设有第二承托面,所述第二承托板与所述第一承托板相邻设置且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承托面低于所述开口端或与所述开口端平齐,所述第二承托板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承托板的运动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包括:
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具有开口端的容纳腔;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第一承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上设有第一承托面,所述第一承托板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承托面低于所述开口端或与所述开口端平齐;
第二承托板,所述第二承托板上设有第二承托面,所述第二承托板与所述第一承托板相邻设置且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承托面低于所述开口端或与所述开口端平齐,所述第二承托板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承托板的运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曲轴,所述曲轴的前端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配合,所述曲轴的后端与所述容纳腔的侧壁配合,所述曲轴的前端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曲轴的第一连杆轴颈与所述第一承托板传动连接,所述曲轴的第二连杆轴颈与所述第二承托板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承托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连杆轴颈连接;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承托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连杆轴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症病人防压力性损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转轴配合;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曲轴的前端配合,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轮盟杨蕊邢爱民刘立平刘艳艳马小玮张虹马晶孙宇刘雪晶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