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昌华专利>正文

重症病人翻身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67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护理器械领域的重症病人翻身气垫。重症病人翻身气垫,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气垫,所述矩形气垫的中轴线处设有横截面为十字形的充气带,所述充气带的端部带有气门芯,充气带将气垫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相互独立,且每个区域都与充气带粘接。相对于整体充气的现有技术,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医护人员可以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充气,通过控制区域之间的气压大小实现高度差,这种高度差可以实现控制倾倒的酒精流向,也可以控制病患的卧躺姿势,对小幅度改变病患的姿势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症病人翻身气垫
本技术属于护理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重症病人翻身气垫。
技术介绍
重症病患的术后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卧床不起的病人因长时间躺在床上,自己不能自由地翻转身体,长期挤压身体的局部,往往产生很难治愈的褥疮或其他的疾病。术后护理中为了降低病人发生褥疮或其他疾病的发病几率,同时也为了维护病患自身清洁,常规是两小时为病人翻身一次,并且在特定的时间内医护人员需要为病患压迫的部位涂抹酒精。现有技术中的气垫都是采用整体化充气,医护人员利用打气筒对气垫进行充气工作,同时通过放气或提升气垫的方式实现病患翻身,这种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移动气垫的过程中极易造成病患的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块设置的翻身气垫,改变传统气垫整体充气和翻转的局面,节省人力且避免对病患进行二次伤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重症病人翻身气垫,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气垫,所述气垫的中轴线处设有横截面为十字形的充气带,所述充气带的端部带有气门芯,充气带将气垫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相互独立,且每个区域都与充气带粘接。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整体充气的现有技术,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医护人员可以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充气,通过控制区域之间的气压大小实现高度差,这种高度差可以实现控制倾倒的酒精流向,也可以控制病患的卧躺姿势,对小幅度改变病患的姿势节省了人力。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分层设置的翻身气垫,本技术方案中实现患者翻身时,只需医护人员通过气门芯将充气带中的气体放掉,此时翻身气垫的中轴线处由于充气带内空气的减少而下陷,此时位于气垫中部的病患被床垫左端和右端的区域包裹,医护人员仅需对患者施加与患者卧躺的方向相反的牵引力,即可改变患者的卧躺方向,随后医护人员通过气门芯将充气垫重新充气。降低了患者翻身时受到的二次伤害,同时医护人员仅需进行牵引力的施加,即可改变患者的卧躺方向,在此过程中改变气垫中的气流对患者进行翻身,节省了人力。进一步,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病患头部接触的气垫区域下方,支撑装置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头垫、支架和底座,头垫和底座之间设有竖直的螺杆,螺杆穿过支架,所述支架与螺杆的重合处设有与螺杆啮合的齿轮组。一位医护人员将齿轮组转动,转动中的齿轮组带动螺杆举升,螺杆在举升过程中通过头垫带动病患的头部直立,另一位医护人员搀扶病患渐渐起身,方便了病患卧立。进一步,所述齿轮组包括直齿轮、铰制螺栓、支座和摇臂,铰制螺栓径向依次连接摇臂、支座和直齿轮,直齿轮啮合螺杆。当病患需要卧立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摇动摇臂实现螺杆的上升,上升中的螺杆对病患进行支撑,使病患实现卧立的姿势,方便医护人员对病患的背部进行护理。进一步,所述支座径向一侧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直齿轮卡锁。对直齿轮进行锁定,避免在支撑病患时直齿轮突然带动螺杆下坠,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进一步,所述气垫表面加工有轴向的波纹。波纹对倾倒在气垫表面的酒精进行回流和挡流的作用,提升酒精对与病患皮肤接触的时间,同时波纹的设置加大了病患与气垫的径向摩擦力,避免了病患滑落气垫。进一步,所述气垫的径向粘接有水平的把手。方便气垫在不放气的过程中手提,简化了气垫的搬移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左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支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气垫1、波纹2、把手3、充气带4、气门芯5、支撑装置6、头垫601、支架602、底座603、齿轮组7、直齿轮701、铰制螺栓702、支座703、摇臂704。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重症病人翻身气垫,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气垫1,气垫1表面加工有轴向的波纹2,气垫1的右侧粘接有水平的把手3。气垫1的中轴线处粘接有横截面为十字形的充气带4,充气带4的下方带有气门芯5。而且充气带4将气垫1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相互独立,且每个区域都与充气带4粘接。请看回图1,气垫1下方连接有支撑装置6,支撑装置6位于病患头部接触的气垫1区域下方,支撑装置6由上到下依次连接有头垫601、支架602和底座603,头垫601和底座603之间设有竖直的螺杆,螺杆穿过支架602,且支架602与螺杆的重合处设置有与螺杆啮合的齿轮组7。请参考图3,齿轮组7包括直齿轮701、铰制螺栓702、支座703和摇臂704,铰制螺栓702从左到右依次连接摇臂704、支座703和直齿轮701,直齿轮701啮合螺杆。支座703的左侧侧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直齿轮701卡锁。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医护人员通过手提把手3将气垫1平铺,随后医护人员将气垫1充气后投入使用。本气垫1提供三种改变姿势的模式,基本如下:第一种,当仅需要对患者进行小幅度调整或改变药液酒精的流向时,医护人员可以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充气,通过控制区域之间的气压大小实现高度差,这种高度差可以实现控制倾倒的酒精流向,也可以控制病患的卧躺姿势,对小幅度改变病患的姿势节省了人力。同时气垫1表面的波纹2对倾倒在气垫1表面的酒精进行回流和挡流的作用,提升酒精对与病患皮肤接触的时间,同时波纹2的设置加大了病患与气垫1的径向摩擦力,避免了病患滑落气垫1。第二种,当患者需要卧立进食时,其中一位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摇动摇臂704实现螺杆的举升,螺杆在举升过程中通过头垫601带动病患的头部直立,另一位医护人员搀扶病患渐渐起身,同时将充气带4中的气流进行部分释放,释放后的气垫1便于折叠,上升中的螺杆对病患进行支撑,使病患实现卧立的姿势,方便医护人员对病患的背部进行护理,也方便了病患进行进食。第三种,病患久卧需要翻身时,只需医护人员通过气门芯5将充气带4中的气体放掉,此时翻身气垫1的中轴线处由于充气带4内空气的减少而下陷,此时位于气垫1中部的病患被床垫左端和右端的区域包裹,医护人员仅需对患者施加与患者卧躺的方向相反的牵引力,即可改变患者的卧躺方向,随后医护人员通过气门芯5将充气垫1重新充气。降低了患者翻身时受到的二次伤害,同时医护人员仅需进行牵引力的施加,即可改变患者的卧躺方向,在此过程中改变气垫1中的气流对患者进行翻身,节省了人力。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重症病人翻身气垫,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的中轴线处设有横截面为十字形的充气带,所述充气带的端部带有气门芯,充气带将气垫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相互独立,且每个区域都与充气带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重症病人翻身气垫,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的中轴线处设有横截面为十字形的充气带,所述充气带的端部带有气门芯,充气带将气垫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相互独立,且每个区域都与充气带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病人翻身气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病患头部接触的气垫区域下方,支撑装置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头垫、支架和底座,头垫和底座之间设有竖直的螺杆,螺杆穿过支架,所述支架与螺杆的重合处设有与螺杆啮合的齿轮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昌华
申请(专利权)人:蒋昌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