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诊断脑血栓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14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诊断脑血栓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及其应用,所述核磁共振造影剂由4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诊断脑血栓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诊断试剂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诊断脑血栓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MRI检查又称磁共振检查,是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励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经过处理转换在屏幕上显示图像,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其优点在于:1、无电离辐射,对人体安全。2、组织分辨率高,可以对组织做出精确的检查。3、无骨伪影,对颅底和颅后窝的检查优势明显。但MRI检查也有不足之处,主要在于:1、检查时间长。2、费用高。3、空间分辨率低,对肺部诊断有限。4、对检查要求比较严格。
[0003]核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可以分为纵向弛豫造影剂(T1制剂)和横向弛豫造影剂(T2制剂)。T1制剂是通过水分子中的氢核和顺磁性金属离子直接作用来缩短T1,从而增强信号,图像较亮;T2制剂是通过对外部局部磁性环境的不均匀性进行干扰,使邻近氢质子在弛豫中很快产生相(diphase)来缩短T2,从而减弱信号,图像较暗。依据这一原理,顺磁性金属螯合物作为造影剂时,起作用的实际上是其中的顺磁性金属离子,螯合剂的主要作用是使顺磁性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的螯合物,降低金属离子的毒性并使之便于使用。
[0004]由于人体不同组织,或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弛豫时间相互重叠,差别太小且易波动,容易导致成像模糊及分辨不清,甚至会造成漏诊或误诊,核磁共振造影剂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从1983年Weinmann和Brasch等首次将钆喷酸葡胺(Gd

DTPA)运用于脑部肿瘤的诊断,1987年通过美国FDA认证后,核磁共振造影剂目前已经广泛使用于临床。核磁共振造影剂的作用机理就是通过缩短质子弛豫时间T1或T2,从而提高不同组织间或病变的信号差异,达到使原有图像更加清晰。
[0005]脑血栓是我国成年人群的首要致死病因,且发病率仍在上升,并具有年轻化的趋势。脑梗死为常见的脑血栓之一,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或中风,为多种原因所导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轻者会导致偏瘫、失语、失认,重者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脑梗死发病后的6小时内及时进行治疗,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因此也被称为脑梗死治疗的黄金时段。脑梗死的及时治疗要以及时诊断、及时发现脑梗死血管的位置为首要前提,虽然核磁共振及核磁共振造影剂,已经广泛应用于脑血栓的诊断,但传统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如钆螯合物,不具有靶向性、半衰期短、弛豫效能低,且由于脑梗死部位血流受限,严重影响了传统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向脑梗死部位的递送,也无法实现造影剂在脑梗死部位的有效聚集,大大削弱了传统核磁共振造影剂对脑梗死诊断的增强效果。
[0006]为了获取具有靶向性的核磁共振造影剂,人们尝试在钆造影剂结构上添加抗体等靶向分子,如抗P

选择素功能域单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靶向效果,但其制备方法复杂、保存条件高、使用成本高,大大限制了其应用。纤维蛋白靶向造影剂也已经被用于动脉血栓的
核磁共振检测,如有文献报道了环状纤维蛋白结合肽EP

2014R、靶向纤维蛋白α链的多肽TP850、纤连蛋白、凝血因子XIII等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血栓和经动脉血栓及静脉血栓的磁共振成像研究,但由于其分子量大、脂溶性低,不易穿过血脑屏障,且脑毛细血管壁上存在非常丰富的水解酶,使得血液中的多肽类物质被迅速降解而失活,使得相应造影剂的靶向性功能减弱,甚至失效。
[0007]在中国专利申请CN111840581A中,其公开了一种用于诊断脑梗死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及其应用,所述核磁共振造影剂由4臂

氨基

聚乙二醇2份、钆喷酸葡胺15份、卵磷脂80份、胆固醇15份、胸腺肽α15份、KRDS肽3份、注射用水适量制备而成,显示了明显的脑梗死患处靶向特性,显著增强了脑梗死患处的核磁共振显像效果。
[0008]然而,上述专利申请所公开的造影剂在室温存储时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另外,其核磁共振显像效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用于诊断脑血栓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及其应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诊断脑血栓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造影剂由4臂

氨基

聚乙二醇2

4份、钆喷酸葡胺15

30份、卵磷脂80

120份、胆固醇10

20份、葡聚糖5

10份、胸腺肽α18

16份、KRDS肽3

6份、注射用水制备得到。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核磁共振造影剂为脂质体制剂。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体制剂的平均粒径为100

200nm。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脂质体制剂的平均粒径为100

120nm。通过将脂质体的粒径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范围内,有助于提高造影效果。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核磁共振造影剂由4臂

氨基

聚乙二醇2

3份、钆喷酸葡胺15

20份、卵磷脂80

100份、胆固醇10

12份、葡聚糖5

6份、胸腺肽α18

12份、KRDS肽3

4份、注射用水制备得到。该优选的配方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采用该优选的配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造影效果和存储稳定性。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核磁共振造影剂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
[0016](1)脂质体纳米颗粒的制备:按配方量称取卵磷脂、胆固醇、葡聚糖、4臂

氨基

聚乙二醇溶于氯仿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置于旋转蒸发仪中,水浴旋转成膜,真空干燥后添加钆喷酸葡胺溶液后制得脂质体乳液,经超速离心获得PEG氨基修饰的核磁共振造影剂脂质体纳米颗粒;
[0017](2)纤维蛋白靶向多肽的缀合:按量称取步骤(1)制得的PEG氨基修饰的核磁共振造影剂脂质体纳米颗粒与胸腺肽α1和KRDS肽,20

30℃条件下于注射用水中共同孵育5

15min,即得核磁共振造影剂。
[0018]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核磁共振造影剂在制备诊断脑血栓的造影剂中的应用。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脑血栓是指脑梗死。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诊断脑血栓的核磁共振造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磁共振造影剂由4臂

氨基

聚乙二醇2

4份、钆喷酸葡胺15

30份、卵磷脂80

120份、胆固醇10

20份、葡聚糖5

10份、胸腺肽α18

16份、KRDS肽3

6份、注射用水制备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造影剂,所述核磁共振造影剂为脂质体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共振造影剂,所述脂质体制剂的平均粒径为100

200n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磁共振造影剂,所述脂质体制剂的平均粒径为100

12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造影剂,所述核磁共振造影剂由4臂

氨基

聚乙二醇2

3份、钆喷酸葡胺15

20份、卵磷脂8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成龙宋阳赵瑞峰任春娜张颖徐传冰冯莹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