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阳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病人用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2203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13
一种神经内科病人用翻身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板、床头板、床尾板、床腿、护板和翻身板组件,床板的两侧设置有护板;床板上可转动的设置有两组翻身板组件,床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支撑板;床头板和床尾板上均设置有曲线导槽,滑杆两端的滑动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曲线导槽内;底板的两端的固定板上设置有转套和转杆;转杆上缠绕有钢丝绳;转杆上均设置有从动齿轮;底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动对患者进行翻身,通过气囊有效的对翻身过程进行防护,节省人力物力,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病人用翻身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病人用翻身装置。技术背景在临床上一些神经内科患者,如中风、血栓造成的昏迷、偏瘫、身体活动不便等可能失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的病人会产生褥疮等皮肤性疾病,褥疮是一种高发的疾病,所以家里有常年卧床的老人、病人等的家属都要特别注意,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需要医护人员定时翻身、按摩,一般是两三个医护人员互相配合以拉拽搬动患者的方式给患者翻身,这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容易给患者造成痛苦或伤害;若需要侧身时,需要用用枕头、棉被等作为靠背,支撑患者,使患者处于侧身状态,医务人员整理枕头、棉被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容易枕头和棉被容易变形移动,给患者造成痛苦或伤害。目前大多的现有病床底部的透气性比较差,导致病人的臀部和背部不透风/不透气,容易染上褥疮疾病。目前现有的平直平板式的翻身机构,在翻身的时候容易使患者从背部底部直接全部翻身过来而造成身体移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病人用翻身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病人用翻身装置,包括床板、床头板、床尾板、床腿、护板和翻身板组件。床头板和床尾板分别设置在床板的两端。床板的两侧设置有护板。床板上可转动的设置有两组翻身板组件。床板的下端四个角处设置有床腿。床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支撑板。中间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卡台一,卡台一上设置有轴孔一。床板上中间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身板组件放置腔。床头板和床尾板上均设置有曲线导槽,滑杆两端的滑动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曲线导槽内。床头板和床尾板上中间位置设置有绳槽,绳槽的上端与曲线导槽相连通。曲线导槽是中间位置两侧设置有滑轮,滑轮通过滑轮安装板固定在床头板和床尾板上。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两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转套,两端的转套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杆。转杆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绳槽,分别绕过两个滑轮设置在滑动柱上的环形槽内。转杆上均设置有从动齿轮。底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电机轴,电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动作。电机可以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对钢丝绳进行缠绕或松开,从而带动翻板一沿曲线导槽向上或向下移动。床尾板上设置有程序控制器,程序控制器为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控制器优选采用深圳市博亚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7-200PLC的可编程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床板的下方设置有换气腔,换气腔的下方密封的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换气扇。床板上中间支撑板和翻身板组件放置腔处设置有若干透气槽,透气槽优选采用长条形槽,也可以采用圆形槽或其它形状的槽。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玉石块,玉石块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好处。玉石属于天然矿石,长期吸取天地精华,同时还可以产生光电效应,形成一种比较特殊的电磁场,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可以刺激脉络,疏通经络,活跃细胞组织等功效。可以促进臀部和背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染上褥疮等皮肤性疾病。长期佩戴可以使人体平衡各项生理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达到驱病保养延年益寿的效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对高血压的患者能够起到减轻心理负担,保持血压平稳的效果,同时减少疾病的发生。进一步的,所述每组翻身板组件包括三个翻板二、一个翻板一和一个滑杆。翻板一上设置有若干凹槽二,翻板一的两侧设置有轴孔三和轴孔四。翻板二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凹槽一,翻板二上凹槽一处设置有轴孔三。翻板二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卡台二,卡台二的宽度和凹槽一一致。卡台二上设置有轴孔二。滑杆的两端均可拆卸的设置有滑动柱,滑动柱上设置有环形槽。三个翻板二依次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每个卡台二插入另一个卡台二相应的凹槽一内。翻板一可转动的设置在外侧的翻板二上。滑杆可转动的设置在翻板一上的轴孔四内。与翻板一对立面翻板二上的凹槽一卡合在中间支撑板的卡台一上,并可转动的设置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下方设置有气泵,护板的内侧均设置有气囊,气泵通过管路与气囊相连,气泵的管路上设置有气压计,可以对气囊进行充气并控制气压。气囊上设置有排气阀。进一步的,所述气泵、气压计、电机和换气扇均通过导线与程序控制器相连,并由程序控制器控制工作。进一步的,所述翻板二上设置有若干条形透气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自动对患者进行翻身,通过气囊有效的对翻身过程进行防护,以对侧背部边缘为轴线翻身,防止身体移位,防止翻身过度而导致患者面部朝下爬下造成身体不适,节省人力物力,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玉石块可以对患者臀部和背部进行刺激脉络,疏通经络,活跃细胞组织,可以促进臀部和背部的血液循环,防止染上褥疮等皮肤性疾病。可通过换气扇、透气槽和条形透气孔对患者的臀部、背部和腿部实现空气交换,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导致臀部、背部或腿部发生褥疮或其它疾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气囊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翻身板组件翻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床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B向剖视图;图7为翻身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翻板二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翻板一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5中A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床板,2-床头板,3-床尾板,4-床腿,5-护板,6-翻身板组件,7-气囊,8-滑轮安装板,9-滑轮,10-固定板,11-绳槽,12-转套,13-转杆,14-气泵,15-电机,16-主动齿轮,17-从动齿轮,18-换气扇,19-程序控制器,20-中间支撑板,21-翻身板组件放置腔,22-玉石块,23-透气槽,24-卡台一,25-轴孔一,26-曲线导槽,27-换气腔,28-底板,29-电机轴,30-翻板一,31-翻板二,32-滑杆,33-凹槽一,34-卡台二,35-条形透气孔,36-轴孔二,37-轴孔三,38-凹槽二,39-轴孔三,40-轴孔四,41-滑动柱,42-环形槽,43-钢丝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描述:如图1-图11所示,一种神经内科病人用翻身装置,包括床板1、床头板2、床尾板3、床腿4、护板5和翻身板组件6。床头板2和床尾板3分别设置在床板1的两端。床板1的两侧设置有护板5。床板1上可转动的设置有两组翻身板组件6。床板1的下端四个角处设置有床腿4。床板1的下方设置有换气腔27,换气腔27的下方密封的设置有底板28。...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病人用翻身装置,包括床板、床头板、床尾板、床腿、护板和翻身板组件,床板的两侧设置有护板;其特征在于:/n床板上可转动的设置有两组翻身板组件,/n床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支撑板,中间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卡台一,卡台一上设置有轴孔一;/n床板上中间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身板组件放置腔;/n床头板和床尾板上均设置有曲线导槽,滑杆两端的滑动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曲线导槽内;/n床头板和床尾板上中间位置设置有绳槽,绳槽的上端与曲线导槽相连通;/n曲线导槽是中间位置两侧设置有滑轮,滑轮通过滑轮安装板固定在床头板和床尾板上;/n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两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转套,两端的转套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杆;/n转杆上缠绕有钢丝绳;转杆上均设置有从动齿轮;/n底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电机轴,电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动作;/n床尾板上设置有程序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病人用翻身装置,包括床板、床头板、床尾板、床腿、护板和翻身板组件,床板的两侧设置有护板;其特征在于:
床板上可转动的设置有两组翻身板组件,
床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支撑板,中间支撑板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卡台一,卡台一上设置有轴孔一;
床板上中间支撑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翻身板组件放置腔;
床头板和床尾板上均设置有曲线导槽,滑杆两端的滑动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曲线导槽内;
床头板和床尾板上中间位置设置有绳槽,绳槽的上端与曲线导槽相连通;
曲线导槽是中间位置两侧设置有滑轮,滑轮通过滑轮安装板固定在床头板和床尾板上;
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两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转套,两端的转套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杆;
转杆上缠绕有钢丝绳;转杆上均设置有从动齿轮;
底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设置有电机轴,电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动作;
床尾板上设置有程序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病人用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下方设置有换气腔,换气腔的下方密封的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换气扇;床板上中间支撑板和翻身板组件放置腔处设置有若干透气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病人用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陈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