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测量力
,具体涉及到钢绞线拉力测量传感器。技术背景钢绞线是钢厂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经过冷加工,再经回火和绞捻等加工过程而成,具有塑性好、无接头、使用方便、强度高等优点,目前广泛使用在各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中,例如桥梁、高层楼房、体育场馆、工业厂房、矿山贮仓等建筑物。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时,绝大多数是先浇筑构件混凝土,并在其中预留孔道(或设套管),待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后,将多根(最多可达37根)钢绞线穿入预留的孔道内,用千斤顶支承于混凝土构件端部,张拉钢绞线,使构件同时受到反力压缩。待张拉到控制拉力后,即用特制的锚具将钢绞线锚固于混凝土构件上,使混凝土获得并保持其预压应力。最后,在预留孔道内压注水泥浆,以保护钢绞线不致锈蚀,并使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成为整体,协同工作。目前在施工过程中对张拉力大小的控制是通过张拉设备上的油压表来间接测量,同时通过监测钢绞线的伸长量予以校核。这样测到的张拉力是整束钢绞线的合力,对其中每一根钢绞线拉力的大小无法检测,因此不能判断整束钢绞线中的每一根钢绞线受力是否均匀,导致在张拉过程中受力较大的某一根或几根钢绞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绞线拉力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内护筒(5)的左端外设置有左端固定套(1)、右端外设置有右端固定套(10),内护筒(5)与右端固定套(10)之间设置有内橡胶圈(8),在左端固定套(1)上设置有左上夹紧楔圈(3)和左下夹紧楔圈(13),右端固定套(10)上设置有右上夹紧楔圈(9)和右下夹紧楔圈(11),2~8偶数片弹簧片的一端设置在左端固定套(1)外表面、另一端设置在右端固定套(10)外表面,在每片弹簧片上设置有2~8偶数片应变片(6),弹簧片上的应变片(6)用导线连接成桥式电路,在左端固定套(1)和右端固定套(10)的外部设置有外护筒(2),外护筒(2)与右端固定套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胡大琳,徐岳,王春生,白鹏翔,王雪玲,曹少飞,李赞荣,杨莹浩,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