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心良专利>正文

压力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147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压力测量装置,含有压力测量仪表、调节取样阀、与调节取样阀进口通过流道连通的气源、与调节取样阀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的测量引出管,调节取样阀为针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样孔分布在阀口或阀口附近与阀芯锥体对应的周围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样孔外端通过流道汇聚并与压力测量仪表连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样孔分布,能取得到比较稳定、均匀的静压力,经流道汇聚形成均压后才传递到压力测量仪表,更能保证测得的压力稳定性和准确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反吹扫气源的压力测量装置,压力测量通过吹扫流动产生降压部位取样,形成取样部位测取静压等于被测空间的压力,主要用于有害气体、高温气体、多杂质气体环境的压力测量。
技术介绍
在已有的防堵补偿式压力测量装置(见附图1),含有调节取样阀23、与调节取样阀进口连通的气源25、26、27、与调节取样阀出口连通的测量引出管22,调节取样阀的阀口流道变径位置侧壁开有一个取样孔24,取样孔与压力测量仪表连通。利用改变阀芯与阀口的相对位置,来调整取样孔处的压力和流速,使得取样孔的静压力等于实际被测量空间21的压力,又保证了调节取样阀的气流克服阻力吹扫着测量引出管并流出测量引出管,吹到被测量空间。但是如果任意选取一种阀的结构,阀口不流畅就出现的紊流波动比较大,测量的线性不好,不易调整取样孔的静压力等于被测空间的压力。同样,取样孔只在流道一侧开孔,单侧取压测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要解决压力测量过程容易出现波动、线性不好、调整量不大、不便于调整校准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调整校对、工作稳定、调整量较大的反吹扫压力测量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反吹扫压力测量装置,含有压力测量仪表、调节取样阀、与调节取样阀进口通过流道连通的气源、与调节取样阀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的测量引出管,其特征在于调节取样阀为针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样孔分布在阀口或阀口附近与阀芯锥体对应的周围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样孔外端通过流道汇聚并与压力测量仪表连通。由于针阀的阀口前后流道都是均匀对称的,而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样孔分布,得到的压力也是对称的或均匀分布的,能取得到比较稳定、均匀的静压力,更便于调整压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样孔取得的静压,经流道汇聚形成均压后才传递到压力测量仪表,更能保证测得的压力稳定性和准确性。压力测量仪表可以是各种压力测量仪表,如机械压力表、电子压力表等,最好是电子压力表,取样孔汇聚后的流道就与电子压力仪表的变送器连通。调节取样阀的阀口与出口之间最好为锥形扩张腔;特别是阀口及两侧的流道为双锥形时,阀口一侧为锥形压缩腔、另一侧为锥形扩张腔,锥针型阀芯从锥形压缩腔方向与双锥端重叠的喉部对应,锥形压缩腔通过进口与气源流道连通,锥形扩张腔通过出口与测量引出管流道连通,锥形扩张腔的喉部周围分布着取样孔。这样更便于形成流畅的流道、更便于调整压力,还能进一步提高测得的压力稳定性和准确性。这样的结构扩张腔可以在喉部就形成,所以优选在双锥形管的喉部(阀口附近)任意的一周分布着取样孔,最好扩张腔接近喉部的部位分布着取样孔。如对于锥形扩张腔,最好在刚开始扩张的位置分布着取样孔。对于双锥形管最好在锥形扩张腔接近喉部刚开始扩张的位置分布着取样孔。在气源横流输送条件下,与阀芯锥针部位对应的喉部最易调整流速,从而方便调整静压,针阀调整的范围更大,调整过程更能保证均匀稳定。为了便于加工成流线型的双锥形管和取样孔及环腔,阀口及两侧流道的双锥形最好为与阀体固定套接的双锥形管,相当于文求里管的形状,与文求里管内的形状相似。锥形扩张腔的喉部周围分布着取样孔,取样孔外端的双锥形管外周开着均压的环腔流道或者取样孔外端对应的阀体壁开着均压的环腔流道,与均压的环腔对应的阀体壁开有连接孔,连接孔与压力测量仪表的流道连通。这样阀口及其两侧的流道为与阀体固定套接的双锥形管,可以在取样孔外端双锥形管外周开着均压的环腔,也可以在取样孔外端对应的阀体壁开着均压的环腔,与均压的环腔对应的阀体壁开有连接孔,形成取样孔的汇聚流道,并通过连接孔与压力测量仪表的导通流道连通。调节取样阀进口与阀口之间最好有缓冲腔,缓冲腔可稳定从气源输入的气体,使测量更加稳定、精确。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压力测量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测量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本专利技术测量装置的阀体7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本专利技术测量装置的阀套6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本专利技术测量装置的阀芯3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本专利技术测量装置的固定锥套4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本专利技术测量装置沿线a-a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本专利技术压力测量装置(参见图2表示),该测量装置包括供气装置和供气管道组成的气源,压力测量仪表及测量管道,测量引出管。该测量装置进一步包括针阀结构的调节取样阀。该调节取样阀包括一个阀体,其为中空的三段的圆柱形空腔的管,管的左端开口通过管路与测量引出管连通,管壁一侧开有与内部空间贯通的两个连接孔,其中一个连接孔的轴线与阀体的轴线垂直,另一个连接孔为进口,倾斜与阀体的缓冲圆柱腔连通;一个阀套,其为中空的圆柱形体,内部有沿轴向方向贯通的流道,流道中部为阀口,阀口左侧的扩张腔为锥形扩张腔,阀口右侧的压缩腔为锥形压缩腔,圆柱形体外径与所述阀体的内径相同,圆柱形体上开有取样孔,圆柱形体外壁在所述孔处有一个向内凹的凹形环槽;凹形环槽对应的位置为轴线与阀体的轴线垂直的连接孔;一个阀芯,其一端为圆柱形体,另一端为圆锥形体,圆柱形体的直径与所述阀体的右端内径相同,并与阀体螺纹配合;一个固定锥套,为管状结构,其内径与所述阀体的外径相同。其中,所述阀体通过其上的与阀体轴线相垂直的连接孔与测量管道连接从而与测量仪表连接;所述阀体通过其上进口的连接孔与供气管道连接从而形成与气源的流道连接;所述阀体的右端开口端被所述固定锥套套接,所述固定锥套可与该开口端产生相对移动;所述阀套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套上的取样孔的轴线与所述阀体上的与阀体轴线相垂直的孔的轴线处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阀芯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芯的圆锥形体能从右向插入所述阀套内部的流道,从阀套锥形压缩腔与喉部的阀口相对,阀芯圆锥形的锥针处于阀口和喉部;所述阀芯的圆柱形体能与所述阀体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转动产生相对阀体、阀套及阀口的移动。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压力测量装置中,可以在阀芯的圆柱形体阀杆端面上开设一个凹槽,便于调整转动阀芯;阀套上的孔可以为4个或多个;阀套内部的空腔可以是两个相对的圆锥形空腔,两个相对的圆锥形空腔的内径最小部分位于所述阀套的孔处;阀体可分别与阀芯、固定锥套采用螺纹连接。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的本专利技术压力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供气装置(气源主要部分)1、供气管道(气源流道)17、压力测量仪表15、测量管道(测量流道)16、调节取样阀18、以及测量管(测量引出管)10。供气装置1为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气体供给装置。供气管道17、测量管道16、测量管10可以是普通的管道。测量仪表15可以是普通的压力测量仪表,如压力表、电子压力测量仪表。供气管道17与供气装置1之间安装普通供气阀门2,以调整供气量的大小,也可以安装恒流阀保证供气的恒流。供气装置1和测量仪表15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调节取样阀18周围的任何地方,并分别通过供气管道17和测量管道16与调节取样阀18相连。调节取样阀18通过螺纹74与测量管10相连,连接方式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连接。调节取样阀18包括;阀体7、阀套6、Q型密封圈5、固定锥套4、阀芯3。图3为图2中测量装置的阀体7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阀体7为中空的一段段不同直径的圆柱形结构73。在其管壁一侧开有与内部空间73贯通的连接孔71和连接孔72。连接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测量装置,含有压力测量仪表、调节取样阀、与调节取样阀进口通过流道连通的气源、与调节取样阀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的测量引出管,其特征在于:调节取样阀为针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样孔分布在阀口或阀口附近与阀芯锥体对应的周围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样孔外端通过流道汇聚并与压力测量仪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心良
申请(专利权)人:谢心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