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20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转动件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件顶部并与第一转动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进行管件连接的连接杆,第一转动件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圆筒腔,所述第一圆筒腔顶端设置有齿盘,齿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齿盘沿第一圆筒腔上下运动的复位装置,第二转动件底部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相啮合的第二齿牙,第二转动件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腔,第二圆筒腔内设置有用于驱使齿盘向下运动的按压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旋转连接件,通过按压件,使齿盘向下运动,从而实现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相对转动,便于角度调节,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管材管件
,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连接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基础建设力度正在逐渐增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也越来越大,市场对管材连接件的需求也在日益增涨,现有连接件在连接长管之后角度就会被固定不能够进行角度调整,容易造成生产材料的增加,使用麻烦,降低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可旋转连接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转动件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件顶部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进行管件连接的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件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圆筒腔,所述第一圆筒腔顶端设置有齿盘,所述齿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齿盘沿第一圆筒腔上下运动的复位装置,所述第二转动件底部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相啮合的第二齿牙,所述第二转动件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腔,第二圆筒腔内设置有用于驱使齿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转动件(1)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件(1)顶部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1)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件(2),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进行管件连接的连接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圆筒腔(11),所述第一圆筒腔(11)顶端设置有齿盘(3),所述齿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31),所述第一转动件(1)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齿盘(3)沿第一圆筒腔(11)上下运动的复位装置(4),所述第二转动件(2)底部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牙(31)相啮合的第二齿牙(21),所述第二转动件(2)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腔(22),第二圆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转动件(1)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件(1)顶部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1)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件(2),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进行管件连接的连接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圆筒腔(11),所述第一圆筒腔(11)顶端设置有齿盘(3),所述齿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31),所述第一转动件(1)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齿盘(3)沿第一圆筒腔(11)上下运动的复位装置(4),所述第二转动件(2)底部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牙(31)相啮合的第二齿牙(21),所述第二转动件(2)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腔(22),第二圆筒腔(22)内设置有用于驱使齿盘(3)向下运动的按压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沿第一转动件(1)底部端面中心依次穿过第一圆筒腔(11)、齿盘(3)以及第二圆筒腔(22)内底面,转动轴(7)顶端固定连接有紧固件(7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底部端面中心处、齿盘(3)中心及第二转动件(2)底部端面中心处均设置有与转动轴(7)间隙配合的第一孔洞(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4)包括至少两根销轴(41),所述销轴(41)沿第一转动件(1)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销轴(41)沿第一转动件(1)底部端面插入第一圆筒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介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童康贝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