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20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转动件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件顶部并与第一转动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进行管件连接的连接杆,第一转动件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圆筒腔,所述第一圆筒腔顶端设置有齿盘,齿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齿盘沿第一圆筒腔上下运动的复位装置,第二转动件底部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相啮合的第二齿牙,第二转动件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腔,第二圆筒腔内设置有用于驱使齿盘向下运动的按压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旋转连接件,通过按压件,使齿盘向下运动,从而实现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相对转动,便于角度调节,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管材管件
,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连接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基础建设力度正在逐渐增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也越来越大,市场对管材连接件的需求也在日益增涨,现有连接件在连接长管之后角度就会被固定不能够进行角度调整,容易造成生产材料的增加,使用麻烦,降低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可旋转连接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转动件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件顶部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进行管件连接的连接杆,所述第一转动件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圆筒腔,所述第一圆筒腔顶端设置有齿盘,所述齿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齿盘沿第一圆筒腔上下运动的复位装置,所述第二转动件底部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牙相啮合的第二齿牙,所述第二转动件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腔,第二圆筒腔内设置有用于驱使齿盘向下运动的按压件。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沿第一转动件底部端面中心依次穿过第一圆筒腔、齿盘以及第二圆筒腔内底面,转动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紧固件。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件底部端面中心处、齿盘中心及第二转动件底部端面中心处均设置有与转动轴间隙配合的第一孔洞。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至少两根销轴,所述销轴沿第一转动件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销轴沿第一转动件底部端面插入第一圆筒腔内,并穿过齿盘上表面,通过开口销进行锁定,所述齿盘下表面与第一圆筒腔内底面之间所在的销轴上套接有弹簧。更进一步的,所述齿盘上设置有与销轴间隙配合的第二孔洞。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件顶部端面设置有用于盖合第二圆筒腔的上端盖,所述上端盖上表面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上端盖下表面设置有用于对按压件进行导向的筒体。更进一步的,所述按压件包括嵌套在筒体内的本体,本体顶部设置有穿过安装通孔的按压部,本体底部至少设置有二个按压杆,所述按压杆沿本体轴线对称分布,按压杆向下延伸穿过第二转动件底部并与齿盘上表面相抵持。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件底部端面上设置有与按压杆间隙配合的第三孔洞。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筒腔内底面设置有用于对按压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杆。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底部端面还设置有下端盖。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公开的可旋转连接件,通过按压按压件,使齿盘向下运动,从而使齿盘上的第一齿牙与第二转动件上的第二齿牙脱离啮合,从而实现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相对转动,便于角度调节,操作方便,使得整个连接件操作使用更加方便。(2)本技术的第一转动件上设置有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可以使齿盘沿第一转动件上下运动。初始状态下,齿盘在弹簧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齿牙与第二转动件上的第二齿牙相互啮合来实现齿盘和第二转动件的相对固定,且因齿盘通过销轴与第一转动件连接,从而使齿盘无法相对第一转动件转动,使得本技术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调整完相对角度后,可以牢固的卡紧,避免其自动转动,增强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可旋转连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可旋转连接件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可旋转连接件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可旋转连接件的平面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结合图2和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包括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第二转动件2设置在第一转动件1上方并与之配合连接。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均为柱状,第一转动件1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圆筒腔11,第一圆筒腔11顶端设置有齿盘3,齿盘3的上表面周圈设置有第一齿牙31,第一转动件1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齿盘3沿第一圆筒腔11上下运动的复位装置4,第二转动件2底部端面设置有与第一齿牙31相啮合的第二齿牙21,第二转动件2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腔22,第二圆筒腔22内设置有用于驱使齿盘3向下运动的按压件5。采用上述结构设置,利用复位装置4可以使齿盘3限定在第一圆筒腔11顶部某一高度,并利用齿盘3上的第一齿牙31与第二转动件2上的第二齿牙21相互啮合来实现齿盘3和第二转动件2的相对固定,同时在复位装置4的作用下,齿盘3只能沿第一转动件1上下运动,不能相对第一转动件1发生旋转,从而在初始状态下,使第一转动件1与第二转动件2之间相互锁紧。当需要进行连接件的角度调整时,只需要按压按压件5,则可以推动齿盘3向下运动,使第一齿牙31与第二齿牙21脱离啮合,从而实现第二转动件2相对于第一转动件1进行自由角度的旋转,当旋转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按压件5,由于复位装置4的作用下,齿盘3向上运动,使第一齿牙31与第二齿牙21进行啮合,从而将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进行牢固的卡紧。本实施例还包括两个连接杆6,两个连接杆6内外径相同,两个连接杆6分布与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一体化连接。由此以来,可以实现管件与连接杆6进行插接,一体化连接,可以增强本技术的连接件的强度,在实际应用中,借助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的旋转,进而实现两个管件之间不同角度的场景应用。具体的,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进行实现:参照附图2至5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连接件还包括转动轴7,转动轴7沿第一转动件1底部端面中心依次穿过第一圆筒腔11、齿盘3以及第二圆筒腔22内底面,转动轴7顶端固定连接有紧固件71。在这样的结构设置下,利用转动轴7及紧固件71可将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上下进行固定,使的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不能沿转动轴7进行轴向运动,只能绕转动轴7进行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71可以是螺母,也可以是开口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1底部端面中心处、齿盘3中心及第二转动件2底部端面中心处均设置有与转动轴7间隙配合的第一孔洞10。通过第一孔洞10的设置,可以轻松的实现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绕转动轴7进行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复位装置4包括至少两根销轴41,销轴41沿第一转动件1的轴线对称分布,销轴41沿第一转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转动件(1)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件(1)顶部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1)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件(2),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进行管件连接的连接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圆筒腔(11),所述第一圆筒腔(11)顶端设置有齿盘(3),所述齿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31),所述第一转动件(1)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齿盘(3)沿第一圆筒腔(11)上下运动的复位装置(4),所述第二转动件(2)底部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牙(31)相啮合的第二齿牙(21),所述第二转动件(2)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腔(22),第二圆筒腔(22)内设置有用于驱使齿盘(3)向下运动的按压件(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包括第一转动件(1)以及设置在第一转动件(1)顶部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1)配合连接的第二转动件(2),第一转动件(1)和第二转动件(2)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进行管件连接的连接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一圆筒腔(11),所述第一圆筒腔(11)顶端设置有齿盘(3),所述齿盘(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齿牙(31),所述第一转动件(1)上设置有用于限定齿盘(3)沿第一圆筒腔(11)上下运动的复位装置(4),所述第二转动件(2)底部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牙(31)相啮合的第二齿牙(21),所述第二转动件(2)成型有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腔(22),第二圆筒腔(22)内设置有用于驱使齿盘(3)向下运动的按压件(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沿第一转动件(1)底部端面中心依次穿过第一圆筒腔(11)、齿盘(3)以及第二圆筒腔(22)内底面,转动轴(7)顶端固定连接有紧固件(7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1)底部端面中心处、齿盘(3)中心及第二转动件(2)底部端面中心处均设置有与转动轴(7)间隙配合的第一孔洞(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4)包括至少两根销轴(41),所述销轴(41)沿第一转动件(1)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销轴(41)沿第一转动件(1)底部端面插入第一圆筒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介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童康贝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