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劈裂砖及其建筑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105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2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砖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劈裂砖,包括砖体以及与砖体一体连接的挡雨体,所述砖体一侧开设有供混凝土填充的凹槽,所述砖体位于凹槽两侧的表面形成平整的压合面,所述挡雨体上与压合面衔接的一侧设有斜向下倾斜的坡面。本实用具有降低雨水通过水平砖缝侵蚀墙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劈裂砖及其建筑墙体
本技术涉及砖墙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劈裂砖及其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砖墙具有较好的承重、保温、隔热、隔声和防火等性能,为低层和多层房屋建筑广泛采用。现有的大多数房屋建筑的外墙都是采用砖块和混凝土砌筑而成,具体操作是,先用水泥砂浆找平,然后以龙门板上定位钉为标志弹出墙的轴线、边线,定出门窗洞口的位置,在弹好线的基面上按组砌方式,先用砖试摆,以核对所弹出的墨线在门洞、窗口、墙垛等处是否符合模数,以便借助灰缝进行调整,砌墙时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筑法,砌筑完毕后,再进行勾缝,以便增加墙面的美观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砖墙砌筑一段时间后,相邻砖块之间外漏的混凝土会受风吹、日晒和雨淋的影响而脱落,导致砖缝增大、加深,形成积水的凹坑,(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特指水平砖缝,因为雨水打在竖直砖缝上后,其会沿竖直砖缝向下流动,直到流动到水平砖缝处滞留,也就是说水平砖缝会受雨水的双重侵蚀)雨季时,水平砖缝的增大会导致雨水残留,进而侵蚀墙体,严重时可能会渗水,降低了墙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劈裂砖,其具有降低雨水通过水平砖缝侵蚀墙体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劈裂砖,包括砖体以及与砖体一体连接的挡雨体,所述砖体一侧开设有供混凝土填充的凹槽,所述砖体位于凹槽两侧的表面形成平整的压合面,所述挡雨体上与压合面衔接的一侧设有斜向下倾斜的坡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凹槽的设置,用于填充混凝土,防止混凝土裸露在外而被雨水侵蚀;当上层砖体压在下层砖体的压合面上时,两者之间紧密贴合,降低了雨水侵入水平砖缝内的可能性;左右相邻的两块劈裂砖之间,由于挡雨体的设置,会在竖直砖缝的外侧形成具有挡雨和导流功能的结构,降低了雨水直接侵蚀到竖直砖缝内的可能性;当雨水顺挡雨体侧壁向下流动时,其会直接流到坡面上,然后沿坡面向下流动,而不会滞留在水平砖缝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雨体为异形的块状结构,挡雨体远离坡面的一侧与砖体远离凹槽的一侧齐平,并且挡雨体背离砖体向外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挡雨体的下表面凸出砖体,因此当上层砖体压在下层砖体上时,挡雨体会对雨水进行阻挡,同时延长雨水侵入水平砖缝内的路径,降低了雨水侵蚀到水平砖缝内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雨体远离坡面一侧的表面分布有若干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雨体的下表面附着雨水时,雨水会在凸起处汇聚并最终滴落,凸起的设置,主要起到引流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底壁一体连接有多根与凹槽等长的凸棱,相邻凸棱之间形成多个插槽,所述砖体背离插槽的一侧固接有与插槽相适配的插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槽与插条之间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对相邻砖体进行限位,还能使之结合的更加紧密,形成统一的受力整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条设置为两根,两根插条与位于边缘的两插槽之间一一对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层砖体压在下层砖体上时,插槽与插条之间相互配合能够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进而降低雨水渗透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坡面的倾角为4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雨水沿坡面滑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砖体的截面呈矩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水平贯穿所述砖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砖体下表面的插条能够同时连接至相邻两块砖体的插槽内,形成稳定结构。本技术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建筑墙体,其具有提高耐久性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墙体,其由劈裂砖砌筑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雨体的设置,能够大大降低雨水的侵蚀,从而提高建筑墙体的耐久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申请中凹槽的设置,用于填充混凝土,防止混凝土裸露在外而被雨水侵蚀;当上层砖体压在下层砖体的压合面上时,两者之间紧密贴合,降低了雨水侵入水平砖缝内的可能性;左右相邻的两块劈裂砖之间,由于挡雨体的设置,会在竖直砖缝的外侧形成具有挡雨和导流功能的结构,降低了雨水直接侵蚀到竖直砖缝内的可能性;当雨水顺挡雨体侧壁向下流动时,其会直接流到坡面上,然后沿坡面向下流动,而不会滞留在水平砖缝处;2、由于挡雨体的下表面凸出砖体,因此当上层砖体压在下层砖体上时,挡雨体会对雨水进行阻挡,同时延长雨水侵入水平砖缝内的路径,降低了雨水侵蚀到水平砖缝内的可能性;3、凸起的设置,主要起到引流的作用;4、插槽与插条之间相互配合,不仅能够对相邻砖体进行限位,还能使之结合的更加紧密,形成统一的受力整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体现挡雨体下表面凸出砖体的剖视图;图3是体现砖体上插条居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体现砖体上插条靠近边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体现建筑墙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砖体;11、凹槽;12、压合面;13、凸棱;14、插条;2、挡雨体;21、坡面;22、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劈裂砖,包括砖体1以及与砖体1一体连接的挡雨体2,砖体1的截面呈矩形,砖体1的一侧也就是上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水平贯穿砖体1的凹槽11,凹槽11内部用于填充混凝土,防止其裸露在外而被雨水侵蚀。砖体1位于凹槽11两侧的表面形成平整的压合面12,上层砖体1压在下层砖体1的压合面12上时,两者之间紧密贴合,降低了雨水侵入的可能性。挡雨体2为异形的块状结构,其与压合面12衔接的一侧(上表面)设有斜向下倾斜的坡面21,倾斜角度为45°,挡雨体2上位于坡面21两侧的侧壁可设置为竖直或者倾斜的,左右相邻的两块劈裂砖之间,由于挡雨体2的设置,会在竖直砖缝的外侧形成具有挡雨和导流功能的结构,降低了雨水直接侵蚀到竖直砖缝内的可能性。参照图2,挡雨体2的下表面与砖体1的下表面齐平并且挡雨体2朝远离砖体1的方向向外延伸,由于挡雨体2的下表面凸出砖体1,因此当上层砖体1压在下层砖体1上时,挡雨体2会对雨水进行阻挡,同时延长雨水侵入水平砖缝内的路径,降低了雨水侵蚀到水平砖缝内的可能性。当雨水顺挡雨体2侧壁向下流动时,其会直接流到坡面21上,然后沿坡面21向下流动,而不会滞留在水平砖缝处。参照图2和图3,在挡雨体2的下表面还错位分布有若干凸起22,当挡雨体2的下表面附着雨水时,雨水会在凸起22处汇聚并最终滴落,凸起22的设置,主要起到引流的作用。参照图1和图3,为提高相邻砖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凹槽11的底壁上一体连接多根与凹槽11等长的凸棱13,凸棱13呈梯形,相邻凸棱13之间形成多个插槽,具体为四个,在砖体1远离插槽的一侧一体连接有与插槽相适配的插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劈裂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1)以及与砖体(1)一体连接的挡雨体(2),所述砖体(1)一侧开设有供混凝土填充的凹槽(11),所述砖体(1)位于凹槽(11)两侧的表面形成平整的压合面(12),所述挡雨体(2)上与压合面(12)衔接的一侧设有斜向下倾斜的坡面(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劈裂砖,其特征在于:包括砖体(1)以及与砖体(1)一体连接的挡雨体(2),所述砖体(1)一侧开设有供混凝土填充的凹槽(11),所述砖体(1)位于凹槽(11)两侧的表面形成平整的压合面(12),所述挡雨体(2)上与压合面(12)衔接的一侧设有斜向下倾斜的坡面(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劈裂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体(2)为异形的块状结构,挡雨体(2)远离坡面(21)的一侧与砖体(1)远离凹槽(11)的一侧齐平,并且挡雨体(2)背离砖体(1)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劈裂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体(2)远离坡面(21)一侧的表面分布有若干凸起(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劈裂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春龙谢玲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民佳新型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