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4-氨基-N-(1-((3-氯-2-氟苯基)氨基)-6-甲基异喹啉-5-基)噻吩并[3,2-D]嘧啶-7-甲酰胺的盐及其结晶型
本专利技术涉及4-氨基-N-(1-((3-氯-2-氟苯基)氨基)-6-甲基异喹啉-5-基)噻吩并[3,2-d]嘧啶-7-甲酰胺的盐、其结晶型及其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PCT申请WO2013/100632公开了化合物4-氨基-N-(1-((3-氯-2-氟苯基)氨基)-6-甲基异喹啉-5-基)噻吩并[3,2-d]嘧啶-7-甲酰胺(本文中称为式(I))。该化合物为pan-RAF抑制剂且具有针对RAF、FMS、DDR1和DDR2激酶的选择性抑制活性。在以上引用的参考文献中制备的式(I)的化合物为无定形固体。与结晶型相比,无定形形式通常不适合大规模生产药物,并且溶解性差。药剂的不同结晶型可在稳定性、溶解性、溶出速率、硬度、可压缩性和熔点以及其它物理和机械性质方面提供不同和改进的性质。专利技术公开内容技术问题在化学和治疗领域中,需要鉴定具有改善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合物,其选自式(I)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为结晶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30 US 62/592,6761.一种化合物,其选自式(I)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为结晶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选自盐酸盐、硫酸氢盐、对甲苯磺酸盐、乙磺酸盐和甲磺酸盐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盐选自双-盐酸盐、双-硫酸氢盐、双-对甲苯磺酸盐、双-乙磺酸盐和双-甲磺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盐为双-盐酸盐多晶型I,其特征在于与图35一致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为多晶型I,其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5.89°±0.2°、7.77°±0.2°、8.31°±0.2°、11.80°±0.2°、16.68°±0.2°、23.22°±0.2°、23.69°±0.2°、26.89°±0.2°、27.51°±0.2°和29.53°±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多晶型I的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5.89°±0.2°、7.77°±0.2°、8.31°±0.2°、16.68°±0.2°和26.89°±0.2°。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为三水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盐为双-盐酸盐多晶型II,其特征在于与图14一致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
9.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为多晶型II,其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6.19°±0.2°、6.55°±0.2°、7.00°±0.2°、9.01°±0.2°、9.85°±0.2°、11.64°±0.2°、12.86°±0.2°、14.05°±0.2°和25.31°±0.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多晶型II的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6.19°±0.2°、6.55°±0.2°、7.00°±0.2°、9.01°±0.2°和12.86°±0.2°。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盐为双-盐酸盐多晶型III,其特征在于与图17一致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为多晶型III,其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6.01°±0.2°、9.00°±0.2°、11.47°±0.2°、14.48°±0.2°、16.33°±0.2°、18.13°±0.2°、22.63°±0.2°、23.10°±0.2°、27.10°±0.2°和30.47°±0.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多晶型III的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6.01°±0.2°、9.00°±0.2°、11.47°±0.2°、16.33°±0.2°和23.10°±0.2°。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盐为双-盐酸盐多晶型IV,其特征在于与图20一致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
1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为多晶型IV,其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6.64°±0.2°、7.15°±0.2°、9.07°±0.2°、11.22°±0.2°、11.76°±0.2°、13.30°±0.2°、22.95°±0.2°、23.69°±0.2°、24.77°±0.2°和25.06°±0.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多晶型IV的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6.64°±0.2°、9.07°±0.2°、11.22°±0.2°、11.76°±0.2°和13.30°±0.2°。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盐为双-盐酸盐多晶型V,其特征在于与图21一致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
18.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为多晶型V,其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6.58°±0.2°、7.48°±0.2°、9.22°±0.2°、10.84°±0.2°、11.47°±0.2°、13.17°±0.2°、17.18°±0.2°、23.07°±0.2°、24.70°±0.2°和27.33°±0.2°。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多晶型V的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6.58°±0.2°、7.48°±0.2°、11.47°±0.2°、13.17°±0.2°和23.07°±0.2°。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盐为双-盐酸盐多晶型VI,其特征在于与图22一致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
21.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20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为多晶型VI,其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5.86°±0.2°、8.47°±0.2°、8.90°±0.2°、12.10°±0.2°、14.00°±0.2°、16.30°±0.2°、16.71°±0.2°和23.49°±0.2°。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盐酸盐多晶型VI的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5.86°±0.2°、8.47°±0.2°、8.90°±0.2°、12.10°±0.2°和23.49°±0.2°。
2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盐为所述双-硫酸氢盐,其特征在于与图4一致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
24.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2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硫酸氢盐的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7.4°±0.2°、7.9°±0.2°、15.0°±0.2°、15.9°±0.2°、18.5°±0.2°、22.4°±0.2°、24.0°±0.2°、24.4°±0.2°、25.3°±0.2°和25.9°±0.2°。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硫酸氢盐的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7.9°±0.2°、15.0°±0.2°、15.9°±0.2°、18.5°±0.2°和25.9°±0.2°。
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盐为双-对甲苯磺酸盐多晶型A,其特征在于与图26一致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
27.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26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对甲苯磺酸盐的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4.5°±0.2°、14.1°±0.2°、15.3°±0.2°、17.4°±0.2°、21.7°±0.2°、21.9°±0.2°、23.0°±0.2°、24.6°±0.2°、24.7°±0.2°和25.6°±0.2°。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对甲苯磺酸盐的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4.5°±0.2°、15.3°±0.2°、17.4°±0.2°、21.7°±0.2°和21.9°±0.2°。
2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盐为双-对甲苯磺酸盐多晶型B,其特征在于与图27一致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
30.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29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双-对甲苯磺酸盐的特征在于,当用Cu-Kα光源辐射时,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在选自以下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3个或更多个峰:5.7°±0.2°、11.6°±0.2°、13.2°±0.2°、15.8°±0.2°、17.0°±0.2°、18.8°±0.2°、19.2°±0.2°、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昌熙,丁承贤,安永吉,徐贵贤,
申请(专利权)人:韩美药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