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33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包括外盘、中层盘、内衬盘,所述中层盘位于外盘的内侧,所述内衬盘位于中层盘的中间位置,所述外盘的周边设有第一外凹口组、第二外凹口组、第三外凹口组和第四外凹口组,所述第二外凹口组和第三外凹口组相对设置在外盘的两侧,所述第一外凹口组和第四外凹口组相对设置在外盘的另两侧,所述中层盘的周边设有第一中层凸口组、第二中层凸口组、中层圆角、第三中层凸口组,内衬盘中间的六组六边形内穴提高了托盘整体的强度,在托盘堆叠时可限制托盘在水平方向的晃动以及限制上下托盘间的高度,提高了托盘在搬运时的便携性,内衬盘中间的六组六边形内穴提高了托盘整体的强度,使其在放置重物时不易产生弯曲,提高强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衬的支撑面积,提高对内容物的支撑性,分散下压重力的受力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
技术介绍
塑料托盘在用于放置物体和搬运物体时,用于塑料的特性导致其受重过大时会产生弯曲,想要减少弯曲则需要增加托盘的厚度,增加厚度的同时托盘的重量也随之增加,搬运费时费力,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其包括外盘、中层盘、内衬盘,所述中层盘位于外盘的内侧,所述内衬盘位于中层盘的中间位置,所述外盘的周边设有第一外凹口组、第二外凹口组、第三外凹口组和第四外凹口组,所述第二外凹口组和第三外凹口组相对设置在外盘的两侧,所述第一外凹口组和第四外凹口组相对设置在外盘的另两侧,所述中层盘的周边设有第一中层凸口组、第二中层凸口组、中层圆角、第三中层凸口组,所述中层圆角设置在中层盘的折角处,所述第一中层凸口组、第二中层凸口组和第三中层凸口组围绕中层盘均匀设置,所述内衬盘内设有第一六边形内穴、第二六边形内穴、第三六边形内穴、第四六边形内穴、第五六边形内穴、第六六边形内穴、所述第一六边形内穴、第二六边形内穴、第三六边形内穴、第四六边形内穴、第五六边形内穴和第六六边形内穴均匀设置在内衬盘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六边形内穴和第二六边形内穴的一侧设有第一直角凹口组。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六边形内穴和第六六边形内穴的一侧设有第二直角凹口组。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六边形内穴和第四六边形内穴靠近第一六边形内穴和第二六边形内穴的一侧设有第一三角凹口组,所述第三六边形内穴和第四六边形内穴靠近第五六边形内穴和第六六边形内穴的一侧设有第二三角凹口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六边形内穴、第二六边形内穴、第三六边形内穴、第四六边形内穴、第五六边形内穴和第六六边形内穴的结构相同,其中间还设有一组梯形凸起。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该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采用全塑料结构,保证了托盘结构强度的同时,最大化的减轻了托盘的重量,托盘的外盘周边设有多出凸口,在托盘堆叠时可限制托盘在水平方向的晃动以及限制上下托盘间的高度,提高了托盘在搬运时的便携性,内衬盘中间的六组六边形内穴提高了托盘整体的强度,使其在放置重物时不易产生弯曲,提高强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衬的支撑面积(凸口与内衬盘同高),提高对内容物的支撑性,分散下压重力的受力分布。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的主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的堆叠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种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其包括外盘1、中层盘2、内衬盘3,所述中层盘2位于外盘1的内侧,所述内衬盘3位于中层盘2的中间位置,所述外盘1的周边设有第一外凹口组4、第二外凹口组5、第三外凹口组6和第四外凹口组7,所述第二外凹口组5和第三外凹口组6相对设置在外盘1的两侧,所述第一外凹口组4和第四外凹口组7相对设置在外盘1的另两侧,所述中层盘2的周边设有第一中层凸口组8、第二中层凸口组9、中层圆角10、第三中层凸口组17,所述中层圆角10设置在中层盘2的折角处,所述第一中层凸口组8、第二中层凸口组9和第三中层凸口组17围绕中层盘2均匀设置,所述内衬盘3内设有第一六边形内穴11、第二六边形内穴12、第三六边形内穴13、第四六边形内穴14、第五六边形内穴15、第六六边形内穴16、所述第一六边形内穴11、第二六边形内穴12、第三六边形内穴13、第四六边形内穴14、第五六边形内穴15和第六六边形内穴16均匀设置在内衬盘3内。所述第一六边形内穴11和第二六边形内穴12的一侧设有第一直角凹口组18。所述第五六边形内穴15和第六六边形内穴16的一侧设有第二直角凹口组21。所述第三六边形内穴13和第四六边形内穴14靠近第一六边形内穴11和第二六边形内穴12的一侧设有第一三角凹口组19,所述第三六边形内穴13和第四六边形内穴14靠近第五六边形内穴15和第六六边形内穴16的一侧设有第二三角凹口20组。所述第一六边形内穴11、第二六边形内穴12、第三六边形内穴13、第四六边形内穴14、第五六边形内穴15和第六六边形内穴16的结构相同,其中间还设有一组梯形凸起22。该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采用全塑料结构,保证了托盘结构强度的同时,最大化的减轻了托盘的重量,托盘的外盘周边设有多出凸口,提高了托盘在搬运时的便携性,内衬盘中间的六组六边形内穴提高了托盘整体的强度,使其在放置重物时不易产生弯曲,提高强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衬的支撑面积(凸口与内衬盘同高),提高对内容物的支撑性,分散下压重力的受力分布。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盘、中层盘、内衬盘,所述中层盘位于外盘的内侧,所述内衬盘位于中层盘的中间位置,所述外盘的周边设有第一外凹口组、第二外凹口组、第三外凹口组和第四外凹口组,所述第二外凹口组和第三外凹口组相对设置在外盘的两侧,所述第一外凹口组和第四外凹口组相对设置在外盘的另两侧,所述中层盘的周边设有第一中层凸口组、第二中层凸口组、中层圆角、第三中层凸口组,所述中层圆角设置在中层盘的折角处,所述第一中层凸口组、第二中层凸口组和第三中层凸口组围绕中层盘均匀设置,所述内衬盘内设有第一六边形内穴、第二六边形内穴、第三六边形内穴、第四六边形内穴、第五六边形内穴、第六六边形内穴,所述第一六边形内穴、第二六边形内穴、第三六边形内穴、第四六边形内穴、第五六边形内穴和第六六边形内穴均匀设置在内衬盘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内穴底面加强结构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盘、中层盘、内衬盘,所述中层盘位于外盘的内侧,所述内衬盘位于中层盘的中间位置,所述外盘的周边设有第一外凹口组、第二外凹口组、第三外凹口组和第四外凹口组,所述第二外凹口组和第三外凹口组相对设置在外盘的两侧,所述第一外凹口组和第四外凹口组相对设置在外盘的另两侧,所述中层盘的周边设有第一中层凸口组、第二中层凸口组、中层圆角、第三中层凸口组,所述中层圆角设置在中层盘的折角处,所述第一中层凸口组、第二中层凸口组和第三中层凸口组围绕中层盘均匀设置,所述内衬盘内设有第一六边形内穴、第二六边形内穴、第三六边形内穴、第四六边形内穴、第五六边形内穴、第六六边形内穴,所述第一六边形内穴、第二六边形内穴、第三六边形内穴、第四六边形内穴、第五六边形内穴和第六六边形内穴均匀设置在内衬盘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浩成黄秋敏吴洁朱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展新胶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