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21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涉及锻造模具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小车本体,小车本体包括承重板和侧板,侧板转动连接承重板,侧板远离承重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侧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连接的侧板和承重板,以及第一驱动件的设置,具有方便工作人员推动手推车,且操作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
本技术涉及锻造模具辅助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在锻造工厂内,当工作人员需要运输模具时,通常选用手推车。手推车(wheelbarrow;barrow;handtruck)是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它是一切车辆的始祖。虽然手推车物料搬运技术不断发展,但手推车仍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而沿用。手推车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是因为它造价低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自重轻,能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特别是在短距离搬运较轻的物品时十分方便。现有的手推车,参照图1,包括小车本体1,小车本体1包括承重板2和侧板3,侧板3远离承重板2的一侧设置有车轮12,当工作人员装载好待运输的物品后,通常需要对车轮12施力,才能够进行运输作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在运输工作之前通常需要工作人员对车轮施力,若施力不均匀,容易造成小车本体受力不均,从而容易产生倾倒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转动连接承重板的侧板和第一驱动件,实现侧板的转动,从而方便工作人员推动手推车,在此过程中,侧板受力均匀,不易产生倾倒的现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包括小车本体,所述小车本体包括承重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承重板,所述侧板远离所述承重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侧板转动的第一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当工作人员装载好模具时,驱动第一驱动件,使得侧板朝向远离承重板的方向转动,转动轴位于承重板与侧板的连接处,从而使得侧板的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减小,同时利用杠杆原理,增加动力臂的长度,更加方便工作人员推动手推车;在侧板转动的过程中,侧板受力均匀,降低手推车易倾倒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壁板,所述侧壁板朝向靠近所述承重板的一侧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侧壁板进一步限制模具的位置,使得模具在运输过程中,不易脱离手推车,提高运输的安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壁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转动连接的侧板和侧壁板,能够适用于多规模的模具,工作人员根据实际运输的模具,确定侧壁板与侧板之间的角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侧壁板与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齿轮和与所述齿轮啮合设置的齿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通过齿轮与齿套的啮合配合,实现侧壁板与侧壁之间上的转动连接,操作方便,且容易控制。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齿轮固定有手持转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工作人员通过手持转动杆,驱动齿轮的转动,从而实现侧壁板相对于侧板的转动,以适应多规模的模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重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在运输过程中,限位板抵接模具,用于限制待运输模具的位置,同时当限位板远离承重板的一侧抵接地面时,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装载模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板设置有第二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通过第二驱动件实现驱动限位板的转动,操作方便,且转动过程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为限位链,所述限位链设置在所述限位板板远离所述承重板的一侧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承重板的一侧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中,限位链进一步便于限制运输过程中,模具相对于手推车的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转动连接的侧板和承重板,以及第一驱动件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推动手推车,且在装载好模具与推动手推车之前,保证手推车受力均匀,不易倾倒;2.进一步地,通过侧壁板和限位板的设置,进一步限制模具相对于手推车的位置,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模具不易脱离手推车;3.进一步地,通过限位链的设置,更进一步限制模具相对于手推车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2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小车本体,11、第一驱动件,12、车轮,121、第一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4、连接板,15、把手,16、抵接柱,17、小车轮,18、定位柱,2、承重板,3、侧板,31、侧壁板,311、齿套,32、L型连接柱,33、齿轮,331、手持转动杆,34、套环,4、限位板,41、限位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包括小车本体1,小车本体1包括承重板2和侧板3,侧板3转动连接承重板2,侧板3远离承重板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侧板3转动的第一驱动件11,优选的第一驱动件11设置为气缸,第一驱动件11的开关可以设置在侧板3远离承重板2的一端。参照图2和图3,小车本体1还包括两个车轮12,两个车轮12之间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21,第一连接杆121靠近承重板2一侧的中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3,第二连接杆13远离第一连接杆121的一端与承重板2靠近车轮12一侧的中部固定;第一连接杆121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中心铰接第一驱动件11的一端,第一驱动件11远离连接板14的一端固定在侧板3靠近承重板2的一端;侧板3远离承重板2一端的两侧固定有L型设置的把手15,第一驱动件11的开关可以设置在把手15上;承重板2靠近地面的一侧固定有抵接柱16,抵接柱16,抵接柱16与两个车轮12形成三角稳定结构,工作人员还可以在抵接柱16远离承重板2的一端设置有小车轮17。参照图4和图5,侧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壁板31,侧壁板31朝向靠近承重板2的一侧倾斜设置,两个侧壁板31与侧板3形成近似U型设置;侧壁板31与侧板3之间转动连接,侧壁板31靠近侧板3的一侧固定有齿套311,侧板3靠近侧壁板31的一侧固定有L型连接柱32,L型连接柱32套设有齿轮33,齿轮33与齿套311啮合设置;齿轮33靠近把手15的一侧固定有圆柱状的手持转动杆331。齿轮33与齿套311位于侧板3靠近把手15的一侧,侧板3远离把手15的一侧同样固定L型连接柱32,L型连接柱32套设有套环34,套环34的一侧固定连接侧壁板31靠近侧板3的一侧,L型连接柱32与套环34的设置用于稳定侧板3与侧壁板31之间的转动连接。参照图2和图6,承重板2远离侧板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设置有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设置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包括小车本体(1),所述小车本体(1)包括承重板(2)和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转动连接所述承重板(2),所述侧板(3)远离所述承重板(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侧板(3)转动的第一驱动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包括小车本体(1),所述小车本体(1)包括承重板(2)和侧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转动连接所述承重板(2),所述侧板(3)远离所述承重板(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侧板(3)转动的第一驱动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的两侧均设置有侧壁板(31),所述侧壁板(31)朝向靠近所述承重板(2)的一侧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31)与所述侧板(3)之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具用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板(31)与所述侧板(3)之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兴道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