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019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其包括透光上壳体及下壳体,透光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形成密封腔体,门槛亮条还包括设于密封腔体内且位于下壳体底部的模组、位于模组与透光上壳体之间的光导体、与模组连接的逻辑控制器,光导体至少包括相邻设置且电阻率不同的至少两个注塑光导体层,模组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且分别与每一注塑光导体层配合的至少两个发光体,模组中的发光体在模组控制下轮流发光,该门槛亮条通过在具有透光上壳体的密封腔体内设置相邻设置且电阻率不同的至少两个注塑光导体层的光导体,配合至少包括两个发光体的模组,实现当发光体在顺序点亮时,促使相应的注塑光导体层同样顺序发光的动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
技术介绍
门槛亮条起到迎宾效果,是汽车越来越多的重要装备之一。门槛亮条通常设置多种图案,如汽车型号的Logo等。现阶段多采用的技术是将不锈钢的亮条卡接至塑料门槛亮条上,中间内置门槛灯总成,通过不锈钢亮条中间的镂空来进行氛围灯发光。该方案具有如下缺点:a、因门槛亮条镂空的孔位容易进水或进灰,存在进水而造成短路的风险,并且容易造成后期维护困难的困扰;b、门槛亮条采用不锈钢SU304的材质,表面可以无法实现多色彩设计;c、此方案是静态灯光,无法实现动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其在有效避免进灰进水的前提下,能有效实现多色彩的动态发光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其包括透光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透光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形成密封腔体,所述门槛亮条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腔体内且位于所述下壳体底部的模组、位于所述模组与透光上壳体之间的光导体、与所述模组连接的逻辑控制器,所述光导体至少包括相邻设置且电阻率不同的至少两个注塑光导体层,所述模组包括基体及设于所述基体上且分别与每一注塑光导体层配合的至少两个发光体,所述模组中的发光体在所述逻辑控制器控制下轮流发光。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导体还包括设于相邻注塑光导体层之间的间隔层。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塑光导体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或聚碳酸酯层中的一种。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门槛亮条还包括设于所述透光上壳体与所述光导体之间的散光膜。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门槛亮条还包括贴设于所述透光上壳体外侧面的膜片,所述膜片包括设于其上的透光图形区域。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门槛亮条还包括贴设于所述膜片一侧的保护层。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组与光导体分别与车身电路电连接。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与所述透光上壳体为超声波焊接连接。在一些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上壳体与下壳体均为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模组、光导体、散光膜依次贴设于所述透光上壳体及下壳体之间,且所述模组、光导体、散光膜两端分别与所述透光上壳体或下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保护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其包括透光上壳体及下壳体,透光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形成密封腔体,门槛亮条还包括设于密封腔体内且位于下壳体底部的模组、位于模组与透光上壳体之间的光导体、与模组连接的逻辑控制器,光导体至少包括相邻设置且电阻率不同的至少两个注塑光导体层,模组包括基体及设于基体上且分别与每一注塑光导体层配合的至少两个发光体,模组中的发光体在模组控制下轮流发光,该门槛亮条通过在具有透光上壳体的密封腔体内设置相邻设置且电阻率不同的至少两个注塑光导体层的光导体,配合至少包括两个发光体的模组,实现当发光体在顺序点亮时,促使相应的注塑光导体层同样顺序发光的动态效果;另外,该门槛亮条还包括贴设于透光上壳体外侧面的膜片,膜片包括设于其上的透光图形区域,如此,可在透光上壳体注塑成型的时候通过膜内注塑形成具有不同透光图形的膜片,由此可以实现该门槛亮条表面图案的自由化,摒弃传统工艺中采用不锈钢冲压工艺构成透光图形而造成的工艺限制;该门槛亮条还包括贴设于膜片一侧的保护层,通过在膜片上设置保护层,可实现该门槛亮条表面抗刮伤性及自修复性;本技术仅需实现上述任一有益效果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的示例性发光图案;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X轴”“Y轴”“Z轴”“垂直”“平行”“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附图1~3来详细描述本技术所保护的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该门槛亮条通过在具有透光上壳体的密封腔体内设置相邻设置且电阻率不同的至少两个注塑光导体层的光导体,配合至少包括两个发光体的模组,实现当发光体在顺序点亮时,促使相应的注塑光导体层同样顺序发光的动态效果。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100,其包括透光上壳体1及下壳体2,透光上壳体1与下壳体2配合形成密封腔体,门槛亮条100还包括设于密封腔体内且位于下壳体2底部的模组3、位于模组3与透光上壳体1之间的光导体4、与模组3连接的逻辑控制器(图未示),光导体4至少包括相邻设置且电阻率不同的至少两个注塑光导体层41,模组3包括基体31及设于基体31上且分别与每一注塑光导体层41配合的至少两个发光体32,模组中的发光体32在逻辑控制器控制下轮流发光。该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100通过在具有透光上壳体的密封腔体内设置相邻设置且电阻率不同的至少两个注塑光导体层的光导体,配合至少包括两个发光体的模组,实现当发光体在顺序点亮时,促使相应的注塑光导体层同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透光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透光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形成密封腔体,所述门槛亮条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腔体内且位于所述下壳体底部的模组、位于所述模组与透光上壳体之间的光导体、与所述模组连接的逻辑控制器,所述光导体至少包括相邻设置且电阻率不同的至少两个注塑光导体层,所述模组包括基体及设于所述基体上且分别与每一注塑光导体层配合的至少两个发光体,所述模组中的发光体在所述逻辑控制器控制下轮流发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透光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透光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形成密封腔体,所述门槛亮条还包括设于所述密封腔体内且位于所述下壳体底部的模组、位于所述模组与透光上壳体之间的光导体、与所述模组连接的逻辑控制器,所述光导体至少包括相邻设置且电阻率不同的至少两个注塑光导体层,所述模组包括基体及设于所述基体上且分别与每一注塑光导体层配合的至少两个发光体,所述模组中的发光体在所述逻辑控制器控制下轮流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体还包括设于相邻注塑光导体层之间的间隔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光导体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层或聚碳酸酯层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色彩动态发光门槛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亮条还包括设于所述透光上壳体与所述光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峰刘洪建王晓艳江春丽丁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