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总成拆卸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773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总成拆卸工装,包括用以与轮毂的螺纹处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设有可供螺栓配合打紧以实现轮毂从转向节拆卸的穿孔。上述轮毂总成拆卸工装解决了仅能人工徒手拆卸的问题,能够有效快速拆卸轮毂,提高了拆卸的安全性,降低了拆卸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总成拆卸工装
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
,特别涉及一种轮毂总成拆卸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的车桥轮毂总成通常采用人工徒手的方式进行拆卸,没有专门的拆卸工具,拆卸操作复杂困难,效率低,需要具有相应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徒手拆卸轮毂的难度受限于轮毂的结构以及重量,特别是重型车桥的轮毂总成一般重量较大,人工徒手进行拆卸,不但操作困难,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工件滑落导致人员受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适用于轮毂拆卸、拆卸方便、安全和效率高的轮毂总成拆卸工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总成拆卸工装,解决了仅能人工徒手拆卸的问题,能够有效快速拆卸轮毂,提高了拆卸的安全性,降低了拆卸的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轮毂总成拆卸工装,包括用以与轮毂的螺纹处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设有可供螺栓配合打紧以实现轮毂从转向节拆卸的穿孔。优选地,所述套筒包括固定连接的杆体和筒体,所述穿孔沿所述杆体和所述筒体的中心线贯穿,所述筒体的外周设有螺纹。优选地,所述筒体设有与所述穿孔连通的沉孔。优选地,所述杆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筒体的直径。优选地,所述杆体的长度大于所述筒体的长度。优选地,所述沉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穿孔的内径。优选地,所述杆体设有用以供扳手卡位的六边形头。优选地,所述螺栓和所述套筒的材质为金属。优选地,所述六边形头、所述杆体以及所述筒体依次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六边形头、所述杆体以及所述筒体一体成型。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轮毂总成拆卸工装包括套筒和螺栓,套筒与轮毂的螺纹处连接,套筒设有穿孔,螺栓与套筒的穿孔配合并打紧以将轮毂从转向节拆卸,该轮毂总成拆卸工装通过套筒和螺栓构成将轮毂从转向节拆下的组合件,组合件的设置形式不仅满足工件的强度要求,还可以节省材料,在实际拆卸过程中,首先将套筒旋入轮毂的端面的螺纹处,使得套筒相对轮毂固定,再将螺栓装入套筒的穿孔以与套筒配合,打紧螺栓,螺栓与转向节的轴径头部在力的作用下将轮毂拆下,解决了没有相应的工具仅能人工徒手拆卸的问题,操作简便,拆卸效率高,提高了拆卸的安全性,降低了拆卸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总成拆卸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套筒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套筒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图1中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螺栓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总成拆卸工装的应用效果图。其中:1-螺栓、2-套筒、21-杆体、22-筒体、201-穿孔、202-沉孔、3-轮毂、4-转向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7,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总成拆卸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套筒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中套筒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图1中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螺栓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总成拆卸工装的应用效果图。在第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轮毂总成拆卸工装包括螺栓1和套筒2,螺栓1和套筒2构成用于将轮毂3从转向节4拆下的组合件,套筒2外设有与轮毂3的端面的螺纹处连接的螺纹,套筒2内设有供螺栓1配合的穿孔201。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套筒2旋入轮毂3的端面的螺纹处,使得套筒2相对轮毂3固定牢固,然后再将螺栓1装入套筒2的穿孔201中配合并打紧,打紧的螺栓1的端部向转向节4的轴径头部施力,在力的作用下轮毂3与转向节4分离,完成轮毂3的拆卸。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轮毂总成拆卸工装具体适用于将与转向节4过盈配合固定的轮毂3拆下,套筒2相对轮毂3固定并为螺栓1提供配合基础,螺栓1一方面穿出套筒2并向转向节4施力,一方面连接套筒2,使得转向节4在力的作用下与轮毂3分离,实现轮毂3的拆卸。其中,现有技术并未提供适用于轮毂3与转向节4拆卸的拆卸工具,需要人工徒手拆卸,拆卸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尤其是所需拆卸的轮毂3的数量较多时,所需劳动力强度大,拆卸效率低,对于重型车桥的轮毂3而言,徒手拆卸增加了人员受伤的风险,安全性差。而本技术首次提出适用于轮毂3与转向节4拆卸的拆卸工具,采用组合件的设置形式,不仅满足工件的强度要求而且可以节省材料,使用方便,拆卸便捷,将套筒2旋入轮毂3后打紧螺栓1,省力省时,同时降低了人员受伤的风险,安全性好。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套筒2包括固定连接的杆体21和筒体22,穿孔201沿杆体21和筒体22的中心线贯穿,筒体22的外周设有螺纹。在本实施例中,套筒2根据其实际功能分为对应的部件,辨识度高,降低操作难度。其中,杆体21的作用在于与螺栓1配合,与杆体21配合的螺栓1穿出套筒2并在打紧后分离轮毂3和转向节4,筒体22的作用在于与轮毂3连接固定,套筒2旋入轮毂3时筒体22的螺纹与轮毂3的端面的螺纹相连接,使得套筒2旋入后相对轮毂3固定牢固。除此以外,筒体22设有与穿孔201连通的沉孔202,沉孔202可作为工艺孔,在保证强度足够的同时能够减轻筒体22不必要的结构重量。螺栓1由穿孔201穿出并进而从沉孔202穿出后作用在转向节4的轴颈头部,最终实现轮毂3的拆卸。示例性的,沉孔202的内径大于穿孔201的内径,也就是说,沉孔202的尺寸不会影响该轮毂总成拆卸工装的实际使用效果,穿孔201的尺寸对该轮毂总成拆卸工装的实际使用效果影响关键,需要与螺栓1对应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轻该轮毂总成拆卸工装的结构重量并简化结构形式,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和便携,示例性的,杆体21的直径小于筒体22的直径;杆体21的长度大于筒体22的长度。换句话说,杆体21为相较筒体22更长更细的条状,筒体22为相较杆体21更短更粗的盘状,盘状的筒体22提供与轮毂3连接时的连接稳固效果,条状的杆体21提供螺栓1配合并限位的安装准确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杆体21设有用以供扳手卡位的六边形头,六边形头位于套筒2的端部,穿孔201同样贯穿六边形头,在套筒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总成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与轮毂(3)的螺纹处连接的套筒(2),所述套筒(2)设有可供螺栓(1)配合打紧以实现轮毂(3)从转向节(4)拆卸的穿孔(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总成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与轮毂(3)的螺纹处连接的套筒(2),所述套筒(2)设有可供螺栓(1)配合打紧以实现轮毂(3)从转向节(4)拆卸的穿孔(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总成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包括固定连接的杆体(21)和筒体(22),所述穿孔(201)沿所述杆体(21)和所述筒体(22)的中心线贯穿,所述筒体(22)的外周设有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总成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2)设有与所述穿孔(201)连通的沉孔(2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总成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21)的直径小于所述筒体(2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总成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马路遥桂小坤肖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