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55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包括导轨和通过滑块设置在导轨上的总装工装,总装工装包括固定板,卸力台,叶轮安装座和顶块,卸力台的台体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块和卸力块,第一螺钉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和台体接触,叶轮安装座设置在连接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专门设计的装配装置,一方面总装工装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实现了转子叶轮组件的流水线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转子叶轮组件装配过程中,叶轮安装座能够带动连接块下压使得弹簧受力压缩,卸力块与顶块发生接触,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导轨受力变形,保证了叶轮轴承及各零件的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叶轮风机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转子叶轮是风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对风机的稳定性和寿命有着决定性作用,现有中小型转子叶轮风机的装配基本是放在固定工作台和固定工位进行安装的,现有的转子叶轮风机装配方式的缺点在于一方面组装的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叶轮需要反复定位,不同零件之间的装配误差会逐渐累积,导致产品一致性较差,具体比如轴与轴套之间的距离将无法得到保证,轴用弹性挡圈可能无法卡入卡簧槽内,导致风机无法正常装配。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固定工作台装配转子风机组装效率低,装配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中,包括导轨,以及若干通过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总装工装;所述总装工装包括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卸力台,设置在所述卸力台上的叶轮安装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的顶块;所述卸力台包括台体,贯穿所述台体设置的第一螺钉,套设在所述第一螺钉上的弹簧,设置在所述台体上方的连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台体下方的卸力块;所述第一螺钉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卸力块相连,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台体接触,所述叶轮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的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中,所述叶轮安装座包括圆形底板,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形底板边缘的若干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圆形底板中心的轴顶柱。所述的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中,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三滑块和所述第四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的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中,所述台体为圆柱形台体,所述连接块为圆形连接块,所述圆柱形台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圆形连接块适配的凹槽。所述的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部中心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的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螺钉设置有3个,3个所述第一螺钉围绕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圆柱形台体上。所述的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板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卸力块的通孔。所述的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中,所述顶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所述的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中,所述卸力块包括与所述第一螺钉连接的第一块体,以及通过第二螺钉与所述第一块体连接的第二块体。所述的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中,所述导轨的旁边设置有用于所述总装工装定位的L型固定板。有益效果: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包括导轨和通过滑块设置在导轨上的总装工装,总装工装包括固定板,卸力台,叶轮安装座和顶块,卸力台的台体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块和卸力块,第一螺钉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和台体接触,叶轮安装座设置在连接块上。本技术技术方案专门设计的装配装置,一方面总装工装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实现了转子叶轮组件的流水线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转子叶轮组件装配过程中,叶轮安装座能够带动连接块下压使得弹簧受力压缩,卸力块与顶块发生接触,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导轨受力变形,保证了叶轮轴承及各零件的装配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包括导轨10,以及若干通过滑块20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总装工装30;具体的,导轨可以为直线设计或椭圆闭环设计,在导轨上设置有多个工位,具体根据实际装配需要进行设置,每个工位为一个装配工序,当一个工位装配工序完成后,只需要滑动总装工装至下一工位即可,无需拆卸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参见图1,所述总装工装包括固定板4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卸力台50,设置在所述卸力台上的叶轮安装座60,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的顶块70;具体来说,固定板可以为正方形固定板,正方形固定板的大小根据卸力台的尺寸进行设计,固定板和卸力台均为金属材质,强度高,能够延长总装工装的使用寿命,而叶轮安装座由于需要经常替换,所以采用尼龙材质,具有足够的强度,且质量轻,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参见图2,所述卸力台包括台体80,贯穿所述台体设置的第一螺钉90,套设在所述第一螺钉上的弹簧100,设置在所述台体上方的连接块110,以及设置在所述台体下方的卸力块120;台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台体上阵列排布设置有若干的孔洞(比如可以为3-12个),弹簧放置在孔洞里面,第一螺钉穿过该孔洞,其顶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其底端则与卸力块固定连接,卸力台的卸力原理就是通过第一螺钉将连接块向下的受力传递到卸力板下方的顶块上以防止导轨变形来保证装配的精度,连接块采用铝合金连接块。所述第一螺钉9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110和所述卸力块120相连,所述弹簧10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110和所述台体80接触,所述叶轮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具体来说,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压装过程为:首先将叶轮放置在叶轮安装座上,之后将其余的工件(比如轴承)压装导叶轮上,在一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专门设计的压装工具压装各工件,工件下压过程中,叶轮安装座受到向下的压力带动连接块向下移动,此时弹簧发生形变,连接块通过螺钉推动卸力块向下移动,之后卸力块与顶块接触,将压装工件的力释放到顶块上,顶块将力传给台面,压装过程中导轨不受力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导轨的变形,从而保证每次压装的精度。本技术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的转子叶轮风机总装方案,一方面能够保证其安装可靠性即保证安装精度,避免了由于无法达到精度要求,造成返工,避免了后续拆机的繁琐,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工人搬运转子叶轮的次数,从之前搬运3~4次,降至为一次搬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参见图2和图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轮安装座60包括圆形底板130,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形底板130边缘的若干卡块140,以及设置在所述圆形底板130中心的轴顶柱150。具体的,叶轮固定座是根据叶轮的形状定制,一个叶轮固定座能够保证同一系列的产品均可通用,叶轮固定座的具体剖面为凹字型,其中,轴顶柱的设置能够确保转子杯中轴的位置不发生位移,从而保证风机的可靠性,以实际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以及若干通过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总装工装;/n所述总装工装包括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卸力台,设置在所述卸力台上的叶轮安装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的顶块;/n所述卸力台包括台体,贯穿所述台体设置的第一螺钉,套设在所述第一螺钉上的弹簧,设置在所述台体上方的连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台体下方的卸力块;/n所述第一螺钉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卸力块相连,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台体接触,所述叶轮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以及若干通过滑块设置在所述导轨上的总装工装;
所述总装工装包括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卸力台,设置在所述卸力台上的叶轮安装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方的顶块;
所述卸力台包括台体,贯穿所述台体设置的第一螺钉,套设在所述第一螺钉上的弹簧,设置在所述台体上方的连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台体下方的卸力块;
所述第一螺钉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卸力块相连,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和所述台体接触,所述叶轮安装座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安装座包括圆形底板,均匀分布在所述圆形底板边缘的若干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圆形底板中心的轴顶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叶轮组件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三滑块和所述第四滑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竣豪刘家骏金守清张劲戈
申请(专利权)人:英飞同仁江苏风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