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及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944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及检测方法,其检测方法包括:在导热组件完成真空除气之后,于该导热组件内部注入微量检测元素,该微量检测元素可为氦气、氩气等原子量较小的惰性气体,封闭导热组件;利用侦测仪器由导热组件外部进行侦测有无检测元素外漏的现象;通过该导热组件的检测方法,可缩短检测时间,快速准确得知导热组件内部真空状态,从而更加符合工业实用性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热组件及其检测方法,特别是指一种藉由其内部含有微量检测元素以利于快速检测真空状态的导热组件及检测该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达到较好导热效果,导热组件内部通常由其中一端留设开口进行真空除气过程,完成真空除气之后,再将该端开口封闭以保持真空;成品于开口封闭后是否仍旧保持真空状态,由外观上无法得知,必须通过检测以筛选出不良产品。现有的检测方法,通常是先将完成真空除气封口的导热组件成品予以连续加热,即时效化(seasoning),以增强该导热组件的可靠性及安定其品质,待其冷却后,再将其中一端加热(如浸泡于热液中),再于另外一端检测其导温速度状态,若导温速度异常缓慢或是两端温差过大,即可知其为内部真空状态已经丧失的次品;但该导热组件检测方法于实际应用经验中被发现,其加热一端藉以检测另端导温状态的过程,由于必须等待温度由导热组件一端传导至另端才能确认,造成实际使用上颇为耗费时间的缺陷,且随着检测导热组件的长度规格越长,时间的耗费越明显,不符合工业上的实用性。所以,综上所述,如何研发出一种可大幅提升导热组件检测速度的创新技术,实为有待业界加以开发突破的目标和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的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得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热组件检测方法,其借助检测导热组件中含有的惰性气体有无外漏,即可快速得知导热组件内部真空有无泄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通过该组件中含有的惰性气体,可以达到提升导热组件检测速度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检测方法,其包括a.在导热组件完成真空除气之后,于该导热组件内部注入微量检测元素,再封闭导热组件;b.由导热组件外部进行侦测有无检测元素外漏的现象;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得知导热组件内部的真空状态。其中,步骤b在进行侦测有无检测元素外漏的程序前,还可包括时效化的程序;侦测方法为常规方法,例如可利用侦测检测元素的专用仪器进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该导热组件的内部中空,外周为封闭状,其中,该导热组件的中空内部含有微量检测元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微量检测元素可为氦气或氩气;该微量检测元素的含量优选为导热组件内部分压的1×10-8torr托(即1.33322×10-6帕斯卡)以上。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步骤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步骤一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步骤二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步骤三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步骤四的示意图。附图标号导热组件——10 检测元素——20焊料——30 侦测仪器——4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2、3和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检测方法的优选实施例,其检测方法包括 a、如图2所示,对导热组件10内部进行真空除气;b、如图3所示,在导热组件完成真空除气之后,于该导热组件10内部注入微量检测元素20,其中该所指微量检测元素可为氦气、氩气等原子量较小的惰性气体,若导热组件封闭后仍有隙缝存在,该检测元素将会由隙缝向外释出;c、如图4所示,封闭导热组件10,提供焊料30将端口熔接或压合封闭;d、如图5所示,利用侦测所述检测元素20的专用侦测仪器40,由导热组件10外部进行侦测有无检测元素20外漏的现象(图中所示为将多组导热组件10共同容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侦测),因此,即可得知导热组件10内部有无泄漏现象发生。其中,该进行侦测有无检测元素20外漏的程序前,还可包括时效化(seasoning)程序,以增高该导热组件10的可靠性并且稳定其质量。其中,该微量检测元素20可为氦气、氩气等原子量较小的惰性气体。其中,该所指微量检测元素20的含量可为导热组件10内部分压的1×10-8torr(即1.33322×10-6帕斯卡)以上。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热组件10就构造而言,如图4所示,其内部中空、两端为封闭端,其中该导热组件10的中空内部具有前述的微量检测元素20。补充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导热组件可为管状、塔状或板块状空间形状。本专利技术导热组件检测方法主要通过注入微量检测元素的方法,可改善现有检测方法其借助加热一端以检测另端导温状态才能确认真空状态而造成的检测费时缓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仅须利用侦测仪器由导热组件外部进行侦测有无检测元素外漏的现象,即可快速且准确地得知导热组件内部有无泄漏,因此可大幅提升检测效率、降低成本,更好符合工业实用性的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在导热组件完成真空除气之后,于该导热组件内部注入微量检测元素,再封闭导热组件;b.由导热组件外部进行侦测有无检测元素外漏的现象,即可得知导热组件内部的真空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检测方法,其中,在进行侦测有无检测元素外漏的程序前,还可包括时效化的程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检测方法,其中,该微量检测元素可为氦气或氩气。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检测方法,其中,该微量检测元素的含量可为导热组件内部分压的1.33322×10-6帕斯卡以上。5.一种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该导热组件的内部中空,外周为封闭状,其中,该导热组件的中空内部含有微量检测元素。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其中,该微量检测元素可为氦气或氩气。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其中,该微量检测元素的含量可为导热组件内部分压的1.33322×10-6帕斯卡以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其检测方法包括在导热组件完成真空除气之后,于该导热组件内部注入微量检测元素,该微量检测元素可为氦气、氩气等原子量较小的惰性气体,封闭导热组件;利用侦测仪器由导热组件外部进行侦测有无检测元素外漏的现象;通过该导热组件的检测方法,可缩短检测时间,快速准确得知导热组件内部真空状态,从而更加符合工业实用性的需求。文档编号G01L21/00GK1815157SQ20051000167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3日专利技术者施铭铨, 何信威, 张中彦 申请人:力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检测元素的导热组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在导热组件完成真空除气之后,于该导热组件内部注入微量检测元素,再封闭导热组件;b.由导热组件外部进行侦测有无检测元素外漏的现象,即可得知导热组件内部的真空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铭铨何信威张中彦
申请(专利权)人:力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