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锻造件的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锻造件下料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锻造件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待其冷却凝固或者通过塑性变形塑造要求的形状或合适的压缩力的物件以获得铸造件,现有的圆形锻造件在下料时时,因圆形锻造件之间的距离无法保障,容易使产品与产品之间容易发生贴合碰撞,导致锻造件掉落损坏的情况发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在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用于锻造件的下料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锻造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下料架、传输带、隔板、辊筒、驱动组件和支撑组件;/n分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连接杆、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圆盘、橡胶垫、凹槽、壳体、固定板、筒体、第一转轴、轴承和圆形料件,所述下料架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壳体焊接于凹槽位于下料架底部的一侧,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螺丝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焊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外圈焊接于筒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两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锻造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下料架、传输带、隔板、辊筒、驱动组件和支撑组件;
分料组件,所述分料组件包括连接杆、第一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圆盘、橡胶垫、凹槽、壳体、固定板、筒体、第一转轴、轴承和圆形料件,所述下料架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壳体焊接于凹槽位于下料架底部的一侧,所述壳体的内壁顶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螺丝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焊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外圈焊接于筒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焊接于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转轴贯穿于筒体,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筒体顶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等距排列的四个连接杆,连接杆位于下料架的上部,所述圆形料件放置于下料架位于连接杆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锻造件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辊筒分别安装于下料架的内壁两侧,两个所述辊筒的外壁绕设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的外壁设置有等距排列的隔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任德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双流恒生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