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936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涉及泵筒管扁点修复装置技术领域,对泵筒扁点进行修复,以提高泵筒产品的合格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部托架和顶部支撑架,底部托架上端有用于放置泵筒本体的放置凹槽,顶部支撑架内部贯穿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校正压块,校正压块上端设置有动力组件,校正压块和支撑架的下端开设有与泵筒本体外壁相互适配的圆弧面,顶部支撑架的外壁套设有压板,压板设置有连接组件,压板与底部托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泵筒管扁点修复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制造中,珩磨是工作内表面超精加工的一种方法。珩磨是利用安装在珩磨头圆周上的若干砂条,由涨开机构将砂条沿径向涨开,使其压向工件的孔壁;同时,使珩磨头作旋转运动和直线往复运动,对孔进行低速磨削和摩擦抛光,旋转及往复运动的结果,油石上的磨粒在孔的表面上的切削轨迹成交叉而又不重复的网纹。因而获得表面粗糙度较小的加工表面。在珩磨过程中,由于珩磨设备、工装,以及泵筒材质因素,会造成泵筒偏磨,出现点扁的问题。对于铜泵筒而言,质地较软,珩磨过程中出现扁点的几率更大,且铜泵筒胚料价格高,由于泵筒扁点问题造成不合格产品,造成资金积压严重。因此,设计一种修复铜泵筒扁点问题的装置,势在必行;亟待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提高铜泵筒产品合格率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对泵筒扁点进行修复,以提高泵筒产品的合格率。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包括底部托架和顶部支撑架,底部托架上端有用于放置泵筒本体的放置凹槽,顶部支撑架内部贯穿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校正压块,校正压块上端设置有动力组件,校正压块和支撑架的下端开设有与泵筒本体外壁相互适配的圆弧面,顶部支撑架的外壁套设有压板,压板设置有连接组件,压板与底部托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顶部支撑架的外形呈台阶式圆柱形,顶部支撑架包括第一柱体和位于第一柱体下端的第二柱体,第一柱体的外径小于第二柱体的外径,压板开设有大于第一柱体外径并小于第二柱体外径的通孔。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动力组件包括压紧螺栓和传动块;压紧螺栓与第一柱体的内部螺纹连接,传动块设置在校正压块与压紧螺栓之间。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传动块的上端设置有定位凸起,压紧螺栓的下端设置有与定位凸起相互适配的定位凹槽。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传动块与校正压块之间还设置有压缩弹簧。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压紧螺栓的上端设置有便于转动压紧螺母的施力手柄。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顶部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支撑螺杆和固定螺母,支撑螺杆的下端与底部托架螺纹连接,支撑螺杆的上端贯穿压板后与固定螺母相互连接。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底部托架与顶部支撑架均采用呢绒材料制成。本技术进一步优选地,底部托架的放置凹槽截面为半圆形,内侧圆弧与泵筒本体外径一致,放置凹槽的轴向长度为40-50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通过底部托架和顶部支撑架配合实现对泵筒本体的夹紧,然后通过动力组件带动校正压块升降移动,通过校正压块直接作用在扁点,通过校正压块向下施加压力,对该扁点进行校正,对出现扁点而不合格的泵筒本体进行修复,使泵筒本体达到产品合格范围内,避免因扁点问题造成不合格,导致库存积压等问题。具体工作原理为:泵筒本体采用铜制成,质地较软,泵筒在珩磨以后,用气动量仪检验,通过气动量仪测出泵筒是否存在扁点的情况,对扁点位置进行标定。首先对连接光滑环规的测头上的孔朝上,对连接测头的管线进行标定,确定测量泵筒时测透气孔的方向;确定扁点后,用记号笔进行标定,校正压块直接作用在扁点上;用压板搭在顶部支撑架的台阶面上,通过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完成底部托架与顶部支撑架在泵筒本体扁点处的固定;完成固定以后,校正压块在动力组件的作用下向下施加压力,对扁点作用,通过气动量仪的不断配合测量,调整压力的大小,对该扁点处进行校正,使其满足变动量不超过0.025mm的要求,达到产品合格范围之内;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与气动量仪配合,对扁点进行校正,使整个泵筒变动量在0.025mm内,大大提高的产品合格率;气动量仪的其中一种型号为:A/EmicrometerModelDZL-3。2、顶部支撑架的外形呈台阶式圆柱形,压板开设的通孔直径大于第一柱体的外径并小于第二柱体的外径,压板设置在顶部支撑架的台阶处,压板对顶部支撑架起到向下压紧的作用,同时接触压板对顶部支撑架的压力时也方便快捷。3、动力组件包括压紧螺栓和传动块,压紧螺栓与第一柱体的内壁螺纹连接,通过压紧螺栓在第一柱体内转动向下移动,压紧螺栓向下移动推动传动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校正压块向下移动,通过压紧螺栓与顶部支撑架相对移动,提供校正压块向下的动力,结构简单稳定,校正压块以及其动力组件均设置在顶部支撑架内部,结构紧凑合理。4、传动块与压紧螺栓之间通过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进行简单配合,保证压紧螺栓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推动传动块向下移动,传动块与压紧螺栓作为一个整体向下移动时,传动块不会跟随压紧螺栓转动;在传动块与校正压块之间还设置有压缩弹簧,通过压缩弹簧对校正压块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传动块与校正压块发生刚性碰撞,出现过度矫正的情况;在压紧螺栓的上端设置施力把手,便于对压紧螺栓施加转动力。5、连接组件包括支撑螺杆和固定螺母,底部托架开设有位于放置凹槽左右两侧的定位孔,定位孔内开设有与支撑螺杆相互适配的内螺纹,支撑螺杆的上端贯穿压板后与固定螺母连接,起到对压板的固定,通过压板对顶部支撑架起到固定的作用,使用时是先通过顶部支撑架与底部托架先对泵筒本体夹持后,在将压板套设到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的台阶处,然后通过两个支撑螺杆与固定螺母配合对压板固定。6、底部托架与顶部支撑架均采用呢绒材料制成,质地软,校正时与铜管管体直接接触,可产生相应的缓冲,减少对铜管本体伤害。7、底部托架截面为半圆形,内侧圆弧与泵筒本体外径一致,轴向长度为40-50mm,在半圆两个对称的平面上设有螺纹孔。该设计使底座与泵筒外表面完全接触,且覆盖面积大,校正时接触面受力均匀,不会造成因受力不均造成其它扁点出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放置凹槽的位置示意图;附图中,1-底部托架,110-放置凹槽,2-泵筒本体,3-支撑螺杆,4-顶部支撑架,410-第一柱体,420-第二柱体,5-压板,6-固定螺母,7-施力把手,8-校正压块,9-压缩弹簧,10-传动块,1010-定位凸起,11-压紧螺栓,1210-定位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托架(1)和顶部支撑架(4),所述底部托架(1)上端有用于放置泵筒本体(2)的放置凹槽(110),所述顶部支撑架(4)内部贯穿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校正压块(8),所述校正压块(8)上端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校正压块(8)和支撑架的下端开设有与泵筒本体(2)外壁相互适配的圆弧面,所述顶部支撑架(4)的外壁套设有压板(5),所述压板(5)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压板(5)与底部托架(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托架(1)和顶部支撑架(4),所述底部托架(1)上端有用于放置泵筒本体(2)的放置凹槽(110),所述顶部支撑架(4)内部贯穿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能升降移动的校正压块(8),所述校正压块(8)上端设置有动力组件,所述校正压块(8)和支撑架的下端开设有与泵筒本体(2)外壁相互适配的圆弧面,所述顶部支撑架(4)的外壁套设有压板(5),所述压板(5)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压板(5)与底部托架(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架(4)的外形呈台阶式圆柱形,所述顶部支撑架(4)包括第一柱体(410)和位于第一柱体(410)下端的第二柱体(420),所述第一柱体(410)的外径小于第二柱体(420)的外径,所述压板(5)开设有大于第一柱体(410)外径并小于第二柱体(420)外径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泵筒扁点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包括压紧螺栓(11)和传动块(10);所述压紧螺栓(11)与第一柱体(410)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传动块(10)设置在校正压块(8)与压紧螺栓(11)之间。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守鑫张平汪清华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高原海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