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梁连接体以及建筑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31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柱梁连接体以及建筑体,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顶帽体、底帽体和至少一个侧连接件;顶帽体、底帽体和侧连接件之间浇筑有浇筑基座,顶帽体、底帽体和侧连接件通过浇筑基座浇筑在一起;顶帽体位于浇筑基座的顶端,底帽体位于浇筑基座的底端,侧连接件位于浇筑基座的周向侧壁;顶帽体、底帽体和/或侧连接件的开口一周设置有周向翻边。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顶帽体的内腔或底帽体的内腔与浇筑基座相互浇筑连接在一起之后,顶帽体或底帽体便可以作为连接结构,可以与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其上方或下方的相邻框架柱相互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在高度方向上对多个框架柱进行装配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梁连接体以及建筑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柱梁连接体以及建筑体。
技术介绍
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显示,房屋建筑在全寿命周期中,消费了全国1/3的钢材,60-70%的水泥,1/3的城市建设用地,1/3的城市用水,40-50%的能源,对能源、资源、环境影响巨大。传统的建筑业是高污染、高耗能、环境不友好的产业,其工业化程度低,水耗、能耗、人工垃圾、污水排放量大,不符合节能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等建筑行业的建筑速度、建筑造价、施工质量及节能环保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也为了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绿色建筑以及先进建造方式,从2016年开始大力提倡推行现代装配式建筑体系。“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采用装配式结构,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甚至产品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建筑垃圾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等,提升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而装配式建筑也是近几年来各科研院校和建筑企业机构研发实践的热点,各种预制构件形式和种类丰富,新型、高品质、性能各异的预制构件产品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但是在该领域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1、预制构件的工厂化而不是产品化生产,使得构件生产实际变成了定制化生产而不是批量化的产品化生产,使得构件生产成本加大并且灵活性降低。定制化的生产也使得生产构件的模具成本高昂。由于属于定制化的生产,工厂的构件加工生产需要随着项目进度需要进行而不是随着工厂的生产能力进行生产,容易产生生产能力的波峰波谷变化,实际上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效率,也事实上造成了生产成本的上升;2、预制构件尺寸通常较大,使得构件在生产、储存、运输、安装等方面增加了成本和难度;3、预制梁柱生产对精准度要求较高,安装对施工企业要求较高并且存在难以进行有效质量验收等问题;4、装配式建筑对施工管理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增加成本的同时造成合格人员的不足。在现有框架建筑的框架梁和框架柱在装配时的结构较为复杂,在装配的时候存在装配难度大的问题,进而导致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梁连接体以及建筑体,使预制柱梁可以快速精准对位并用螺栓便捷连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框架梁和框架柱的连接结构复杂,装配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柱梁连接体,包括:顶帽体、底帽体和至少一个侧连接件;所述顶帽体、所述底帽体和所述侧连接件之间浇筑有浇筑基座,所述顶帽体、所述底帽体和所述侧连接件通过所述浇筑基座浇筑在一起;所述顶帽体位于所述浇筑基座的顶端,所述底帽体位于所述浇筑基座的底端,所述侧连接件位于所述浇筑基座的周向侧壁;所述顶帽体、所述底帽体和/或侧连接件的开口一周设置有周向翻边。进一步的,所述顶帽体的内腔壁、所述底帽体的内腔壁和/或所述侧帽体的内腔壁设置有若干第一弯钩件和/或第二弯钩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钩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螺纹部和第一弯钩部,所述螺纹部的外顶端还开设有内嵌在所述螺纹部里面的连接螺纹孔;所述顶帽体的内腔壁、所述底帽体的内腔壁和/或所述侧帽体的内腔壁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弯钩件通过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进而连接在所述顶帽体的内腔壁、所述底帽体的内腔壁和/或所述侧帽体的内腔壁。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弯钩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滑插部和第二弯钩部;所述侧帽体的内腔壁设置有滑插槽,所述第二弯钩件通过所述滑插部与所述滑插槽插接装配。进一步的,所述滑插部上开设有直线滑槽,所述直线滑槽内滑动装配有限位件;所述滑插槽内开设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件能够沿着所述直线滑槽滑动进入或滑动脱出所述限位槽。进一步的,所述滑插槽的横截面为楔形或T字形;和/或,所述直线滑槽的横截面为楔形或T字形。进一步的,位于所述侧帽体的内腔壁内的若干所述第一弯钩件分布在所述侧帽体的内腔顶壁和相对的两个内腔侧壁,若干所述第二弯钩件分布在所述侧帽体的内腔底壁。进一步的,所述侧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侧帽体和承托板;所述承托板设置在所述侧帽体的底部,且所述承托板沿着远离所述侧帽体的开口方向延伸。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装配有螺纹连接件。进一步的,所述顶帽体的底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内安装有第一插接筒体,所述第一插接筒体的开口与所述顶帽体的开口相反;和/或,所述底帽体的底壁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装配孔内安装有第二插接筒体,所述第二插接筒体的开口与所述底帽体的开口相反。进一步的,所述侧帽体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插槽;所述限位插槽与所述侧帽体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限位插槽的横截面为楔形或T字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建筑体,包括所述柱梁连接体。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顶帽体的内腔或所述底帽体的内腔与浇筑基座相互浇筑连接在一起之后,所述顶帽体或所述底帽体便可以作为连接结构,可以与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其上方或下方的相邻框架柱相互连接,例如,可以与上方或下方相邻的预制柱的柱帽相互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在高度方向上对多个框架柱进行装配连接,吊装到位后以螺栓将所述预制柱与所述柱梁连接体拧固连接,完成了预制柱与框架柱梁的装配式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侧连接件的第一角度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侧连接件的第二角度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柱梁连接体的第一角度装配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柱梁连接体的第二角度装配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柱梁连接体的第一角度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柱梁连接体的第二角度爆炸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建筑体的部分结构装配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弯钩件的结构装配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弯钩件的结构图。附图标记:1、顶帽体;2、底帽体;3、侧连接件;4、浇筑基座;5、第一弯钩件;6、周向翻边;7、梁帽;8、柱帽;9、第二弯钩件;11、第一装配孔;12、第一插接筒体;21、第二装配孔;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梁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顶帽体、底帽体和至少一个侧连接件;/n所述顶帽体、所述底帽体和所述侧连接件之间浇筑有浇筑基座,所述顶帽体、所述底帽体和所述侧连接件通过所述浇筑基座浇筑在一起;/n所述顶帽体位于所述浇筑基座的顶端,所述底帽体位于所述浇筑基座的底端,所述侧连接件位于所述浇筑基座的周向侧壁;所述顶帽体、所述底帽体和/或侧连接件的开口一周设置有周向翻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梁连接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帽体、底帽体和至少一个侧连接件;
所述顶帽体、所述底帽体和所述侧连接件之间浇筑有浇筑基座,所述顶帽体、所述底帽体和所述侧连接件通过所述浇筑基座浇筑在一起;
所述顶帽体位于所述浇筑基座的顶端,所述底帽体位于所述浇筑基座的底端,所述侧连接件位于所述浇筑基座的周向侧壁;所述顶帽体、所述底帽体和/或侧连接件的开口一周设置有周向翻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梁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帽体的内腔壁、所述底帽体的内腔壁和/或所述侧帽体的内腔壁设置有若干第一弯钩件和/或第二弯钩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梁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钩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螺纹部和第一弯钩部,所述螺纹部的外顶端还开设有内嵌在所述螺纹部里面的连接螺纹孔;
所述顶帽体的内腔壁、所述底帽体的内腔壁和/或所述侧帽体的内腔壁开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弯钩件通过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进而连接在所述顶帽体的内腔壁、所述底帽体的内腔壁和/或所述侧帽体的内腔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梁连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钩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滑插部和第二弯钩部;所述侧帽体的内腔壁设置有滑插槽,所述第二弯钩件通过所述滑插部与所述滑插槽插接装配;
所述滑插部上开设有直线滑槽,所述直线滑槽内滑动装配有限位件;所述滑插槽内开设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件能够沿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金点石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