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930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挡墙结构位于隧道的上方,挡墙结构包括挡墙基础和与挡墙基础拼接的挡墙,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包括:在挡墙上搭建支撑架;在型钢上形成多个第一定位孔;将带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的型钢放置在支撑架上,利用多个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在挡墙上一一对应地钻出多个第二定位孔;校正型钢上的第一定位孔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的之间的相对位置;膨胀螺栓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后将型钢紧固在挡墙上;挡墙的转角处的两段型钢通过钢板进行焊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挡墙沉降或隆起时容易产生的开裂或者沉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高铁隧道施工需下穿道路,施工采用盾构方案。施工中对现况道路下原状土层及地下水会产生扰动,破坏原有土层的稳定,容易引起道路或者挡墙隆起或下沉,严重时会对道路基层结构产生破坏,进而引起挡墙开裂、沉陷,影响车辆正常行驶。隧道的洞顶附近可能存在粉、细砂层,若上述土层存在上层滞水,易产生坍塌及突然涌水、涌沙等问题,进而会影响挡墙,可能会出现挡墙沉陷情况。隧道施工过程中采取洞内注浆措施,泥浆及注浆压力控制不当,易引起挡墙沉降或隆起,影响道路平整度,进而对行车安全带来隐患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挡墙沉降或隆起时容易产生的开裂或者沉陷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挡墙结构位于隧道的上方,挡墙结构包括挡墙基础和与挡墙基础拼接的挡墙,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包括:在挡墙上搭建支撑架;在型钢上形成多个第一定位孔;将带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的型钢放置在支撑架上,利用多个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在挡墙上一一对应地钻出多个第二定位孔;校正型钢上的第一定位孔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的之间的相对位置;膨胀螺栓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后将型钢紧固在挡墙上;挡墙的转角处的两段型钢通过钢板进行焊接。进一步地,挡墙还包括位于挡墙基础下方的二灰砂砾稳定层,二灰砂砾稳定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部,挡墙基础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凹部配合的第一凸起,挡墙基础的顶部上设置有第二凹部,挡墙的底部插入至第二凹部内,挡墙的后方位于地层中,挡墙包括楔块部和与楔块部连接的板部,膨胀螺栓穿过板部延伸至楔块部内。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横梁和与横梁连接的支撑杆,横梁固定在板部上,横梁垂直于板部的前表面,支撑杆相对于板部的前表面倾斜设置,支撑杆第一端固定在板部上,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横梁连接,支撑杆支撑横梁。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多个,多个支撑架间隔布置在板部上,型钢包括多个,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型钢。进一步地,钢板的上表面平齐于两个型钢的顶面,钢板的下表面平齐于两个型钢的底面。进一步地,多个型钢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上道型钢和下道型钢,上道型钢和下道型钢均包括两个型钢,挡墙基础的顶面平齐于下地面,上道型钢中的两个型钢之间的缝隙与下地面之间的距离H1为3.5m,下道型钢中的两个型钢之间的缝隙与下地面之间的距离H2为1.75m。进一步地,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还包括:步骤1:在挡墙的后方的上地面上确定每个袖阀管孔的位置;步骤2:用钻机钻孔,在挡墙的后方的地层中形成袖阀管孔,使袖阀管孔的深度向第二凹部处延伸;步骤3:将套壳料放入至袖阀管孔内;步骤4:将袖阀管放入至套壳料内;步骤5:配置浆液,向袖阀管内注入浆液;步骤6:检测袖阀管内的浆液是否满足标准;步骤7:在袖阀管内的浆液满足标准的情况下,在袖阀管内的浆液能够形成加固桩,对下一个袖阀管孔进行钻孔操作。进一步地,用钻机钻孔的步骤包括:使袖阀管孔的孔径偏差在0至50mm之间;使袖阀管孔的轴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在0至5.4°的范围内;使袖阀管孔的深度的偏差在-200mm200mm的范围内;袖阀管内的浆液能够形成加固桩的步骤包括:使加固桩的桩径D的桩径偏差在0至50mm之间;使加固桩的轴线相对于袖阀管孔的轴线的偏移距离在0至0.2D之间。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定位孔包括上定位孔和下定位孔,上定位孔位于型钢的上部,下定位孔位于型钢的下部。进一步地,第二定位孔的孔深在18cm至22cm的范围内,多个第一定位孔在型钢上对称布置,在水平面上位于同一型钢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一定位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m。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挡墙结构位于隧道的上方,挡墙结构包括挡墙基础和与挡墙基础拼接的挡墙。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包括:在挡墙上搭建支撑架;在型钢上形成多个第一定位孔;将带有多个第一定位孔的型钢放置在支撑架上,利用多个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在挡墙上一一对应地钻出多个第二定位孔;校正型钢上的第一定位孔与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的之间的相对位置;膨胀螺栓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后将型钢紧固在挡墙上;挡墙的转角处的两段型钢通过钢板进行焊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采取洞内注浆措施,泥浆及注浆压力控制不当时,通过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能够围挡挡墙,使挡墙基础和挡墙能够固定在一起,使挡墙结构能够成为一个稳定的整体,有效地降低了挡墙结构沉降或隆起时产生的开裂或者沉陷。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降低了相关技术中的挡墙沉降或隆起时容易产生的开裂或者沉陷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的实施例的挡墙结构位于隧道上方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的挡墙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的第一局部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2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的第二局部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2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的第三局部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2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的加固桩的施工流程图;图7示出了图2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的膨胀螺栓的螺栓部的主视示意图;以及图8示出了图2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的膨胀螺栓的套筒部的主视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挡墙结构;11、第二定位孔;12、二灰砂砾稳定层;13、挡墙基础;131、第二凹部;14、挡墙;141、楔块部;142、板部;20、支撑架;21、横梁;22、支撑杆;30、型钢;31、第一定位孔;32、钢板;40、膨胀螺栓;41、螺栓部;42、套筒部;51、隧道;521、下地面;522、上地面;53、地层;61、袖阀管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挡墙结构(10)位于隧道(51)的上方,所述挡墙结构(10)包括挡墙基础(13)和与所述挡墙基础(13)拼接的挡墙(14),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包括:/n在所述挡墙(14)上搭建支撑架(20);/n在型钢(30)上形成多个第一定位孔(31);/n将带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31)的所述型钢(30)放置在所述支撑架(20)上,利用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31)的位置,在所述挡墙(14)上一一对应地钻出多个第二定位孔(11);/n校正所述型钢(30)上的所述第一定位孔(3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11)的之间的相对位置;/n膨胀螺栓(40)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3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11)后将所述型钢(30)紧固在所述挡墙(14)上;/n所述挡墙(14)的转角处的两段所述型钢(30)通过钢板(32)进行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挡墙结构(10)位于隧道(51)的上方,所述挡墙结构(10)包括挡墙基础(13)和与所述挡墙基础(13)拼接的挡墙(14),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包括:
在所述挡墙(14)上搭建支撑架(20);
在型钢(30)上形成多个第一定位孔(31);
将带有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31)的所述型钢(30)放置在所述支撑架(20)上,利用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31)的位置,在所述挡墙(14)上一一对应地钻出多个第二定位孔(11);
校正所述型钢(30)上的所述第一定位孔(3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孔(11)的之间的相对位置;
膨胀螺栓(40)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3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11)后将所述型钢(30)紧固在所述挡墙(14)上;
所述挡墙(14)的转角处的两段所述型钢(30)通过钢板(32)进行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14)还包括位于所述挡墙基础(13)下方的二灰砂砾稳定层(12),所述二灰砂砾稳定层(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凹部,所述挡墙基础(13)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部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挡墙基础(13)的顶部上设置有第二凹部(131),所述挡墙(14)的底部插入至所述第二凹部(131)内,所述挡墙(14)的后方位于地层(53)中,所述挡墙(14)包括楔块部(141)和与楔块部(141)连接的板部(142),所述膨胀螺栓(40)穿过所述板部(142)延伸至所述楔块部(14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包括横梁(21)和与所述横梁(21)连接的支撑杆(22),所述横梁(21)固定在所述板部(142)上,所述横梁(21)垂直于所述板部(142)的前表面,所述支撑杆(22)相对于所述板部(142)的前表面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杆(22)第一端固定在所述板部(142)上,所述支撑杆(22)的第二端与所述横梁(21)连接,所述支撑杆(22)支撑所述横梁(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0)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架(20)间隔布置在所述板部(142)上,所述型钢(30)包括多个,所述支撑架(20)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型钢(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墙结构的防护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32)的上表面平齐于两个所述型钢(30)的顶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爽赵海涛刘善福刘磊杜贵新高始军赵斌房新胜李瑞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