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镀锡产品过高温试验变色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9208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镀锡产品过高温试验变色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S1、对金属零件进行依次通过阴极电解脱脂、第一次水洗、酸洗和第二次水洗处理;S3、将电镀有镍层的金属零件浸入于镀锡槽内进行电镀,其中镀锡槽内镀锡溶液由浓度分别为40~45g/L的甲基磺酸锡、130~150g/L甲基磺酸、70~80g/L湿润剂WA、3~5g/L光亮剂、4~5g/L扩展剂RX和4~5g/L稳定剂SB组成,镀锡电流密度控制在2.5~5A/d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镀锡产品过高温试验变色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升锡件抗高温变色性能的
,特别是一种防止镀锡产品过高温试验变色的工艺。
技术介绍
电子连接器各金属零件电镀后需要在其表面镀锡层,通过将锡层焊接于PCB板的线路层上,以将金属零件固定于PCB板上,焊接有金属零件与线路层上形成系统回路。然而,在实际焊接过程中,锡层在空气环境中、高温条件下其表面会发生变色,即变成黄色或蓝紫色,主要原因是纯锡在高温下易生成氧化锡,并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形成一层氧化膜,随着氧化膜的持续增厚,导致锡层外观颜色加深,而焊接变色后的锡层无疑是降低了焊接质量,进而降低了产品质量。为此,当批量电镀锡层前,需要先在单件金属零件上镀一层锡,然后对该镀锡件进行过高温试验,即将在空气氛围中、在260°C高温下对镀锡件烘烤15~20s,当试验结束后,观察镀锡件表面是否变色。若镀锡件的锡层的表面并没有发生变色,则说明可以对该批金属零件进行批量镀锡;若镀锡件的锡层表面发生变色,则说明需要改变镀锡工艺或镀锡参数以提高抗变色性能。然而,通过这种频繁的更换镀锡参数来提高锡层的抗变色性能的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很难得到最佳的抗高温变色性能的镀锡层。因此亟需一种最佳的镀锡工艺参数、防止镀锡产品过高温试验变色的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提高锡层抗高温变色性能、防止镀锡产品过高温试验变色的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止镀锡产品过高温试验变色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S1、对金属零件进行依次通过阴极电解脱脂、第一次水洗、酸洗和第二次水洗处理;S2、将步骤S1中处理后的金属零件浸入于镀镍槽内进行电镀,其中镀镍槽内的电镀液由浓度分别为250~300g/L硫酸镍、40~45g/L硼酸,10~15g/L氯化镍,25~30g/L高速半光镍添加剂组成,电镀液的pH值为3.8~4.2,电镀液的温度为60±2°C,镀镍电流密度控制在3~5A/dm2,经一段时间的电镀后,确保金属零件上的镍层的厚度为0.1~0.25mm;S3、将步骤S2中电镀有镍层的金属零件浸入于镀锡槽内进行电镀,其中镀锡槽内镀锡溶液由浓度分别为40~45g/L的甲基磺酸锡、130~150g/L甲基磺酸、70~80g/L湿润剂WA、3~5g/L光亮剂、4~5g/L扩展剂RX和4~5g/L稳定剂SB组成,镀锡电流密度控制在2.5~5A/dm2,经一段时间电镀后,确保电镀在镍层表面上的锡层的厚度为1.25~2.5mm,从而得到镀锡件;S4、对步骤S3中镀锡件进行喷淋清洗,以清洗掉镀锡件表面上的镀锡溶液;S5、清洗掉镀锡溶液后,采用烘箱对镀锡件进行烘干,以烘干镀锡件表面上的水分。所述步骤S1中的阴极电解脱脂用于除去金属零件表面上的油污,以达到彻底除去金属零件表面油污的目的。所述步骤S1中的第一次水洗用于清洗掉附着于金属零件表面上的电解液。所述步骤S1中的酸洗用于除去附着于金属零件表面上的残余油污。所述步骤S1中的第二次水洗用于清洗掉附着于零件金属零件表面上的酸液。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甲基磺酸锡和湿润剂能够增大锡晶粒的粒度,提高晶粒间排列的致密度,从而大幅减小锡晶粒之间的间隙,避免了氧气渗入到间隙中,从而避免了锡在过高温试验下生成氧化锡,进一步避免了锡层变色,因此该工艺极大提高了锡层抗高温变色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甲基磺酸使锡层的表面生成酸性保护膜,有效阻止氧气与锡的接触,从而避免锡在过高温试验下生成氧化锡,进一步避免了锡层变色,因此该工艺极大提高了锡层抗高温变色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锡层经甲基磺酸锡和湿润剂处理前的电镜显示图;图2为锡层经甲基磺酸锡和湿润剂处理后的电镜显示图;图中,1-锡层,2-金属零件,3-镍层,4-锡晶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结合附图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实施例一:一种防止镀锡产品过高温试验变色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S1、对金属零件2进行依次通过阴极电解脱脂、第一次水洗、酸洗和第二次水洗处理;阴极电解脱脂用于除去金属零件2表面上的油污,以达到彻底除去金属零件2表面油污的目的,第一次水洗用于清洗掉附着于金属零件2表面上的电解液,酸洗用于除去附着于金属零件2表面上的残余油污,第二次水洗用于清洗掉附着于零件金属零件2表面上的酸液;S2、将步骤S1中处理后的金属零件2浸入于镀镍槽内进行电镀,其中镀镍槽内的电镀液由浓度为250g/L硫酸镍、40g/L硼酸,10g/L氯化镍、25g/L高速半光镍添加剂组成,电镀液的pH值为3.8,电镀液的温度为58°C,镀镍电流密度控制在3A/dm2,经一段时间的电镀后,确保金属零件2上的镍层3的厚度为0.1mm;S3、将步骤S2中电镀有镍层3的金属零件2浸入于镀锡槽内进行电镀,其中镀锡槽内镀锡溶液由浓度为40g/L甲基磺酸锡、130g/L甲基磺酸、70g/L湿润剂WA、3g/L光亮剂、4g/L扩展剂RX和4g/L稳定剂SB组成,镀锡电流密度控制在2.5A/dm2,经一段时间电镀后,确保电镀在镍层3表面上的锡层1的厚度为1.25mm,从而得到镀锡件;S4、对步骤S3中镀锡件进行喷淋清洗,以清洗掉镀锡件表面上的镀锡溶液;S5、清洗掉镀锡溶液后,采用烘箱对镀锡件进行烘干,以烘干镀锡件表面上的水分。S6、将制得的镀锡件进行过高温试验,经试验后发现镀锡件上的锡层1表面并没有发生变色,其主要原因是甲基磺酸锡和湿润剂能够增大锡晶粒4的粒度,提高晶粒间排列的致密度如图1~2所示,从而大幅减小锡晶粒4之间的间隙,避免了氧气渗入到间隙中,从而避免了锡在过高温试验下生成氧化锡,进一步避免了锡层1变色。此外,甲基磺酸使锡层1的表面生成酸性保护膜,有效阻止氧气与锡的接触,从而避免锡在过高温试验下生成氧化锡,进一步避免了锡层1变色,因此该工艺极大提高了锡层1抗高温变色性能。实施例二:一种防止镀锡产品过高温试验变色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S1、对金属零件2进行依次通过阴极电解脱脂、第一次水洗、酸洗和第二次水洗处理;阴极电解脱脂用于除去金属零件2表面上的油污,以达到彻底除去金属零件2表面油污的目的,第一次水洗用于清洗掉附着于金属零件2表面上的电解液,酸洗用于除去附着于金属零件2表面上的残余油污,第二次水洗用于清洗掉附着于零件金属零件2表面上的酸液;S2、将步骤S1中处理后的金属零件2浸入于镀镍槽内进行电镀,其中镀镍槽内的电镀液由浓度为300g/L硫酸镍、43g/L硼酸,11g/L氯化镍、26g/L高速半光镍添加剂组成,电镀液的pH值为4.0,电镀液的温度为60°C,镀镍电流密度控制在4A/dm2,经一段时间的电镀后,确保金属零件2上的镍层3厚度的为0.2mm;S3、将步骤S2中电镀有镍层3的金属零件2浸入于镀锡槽内进行电镀,其中镀锡槽内镀锡溶液由浓度为43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镀锡产品过高温试验变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S1、对金属零件进行依次通过阴极电解脱脂、第一次水洗、酸洗和第二次水洗处理;/nS2、将步骤S1中处理后的金属零件浸入于镀镍槽内进行电镀,其中镀镍槽内的电镀液由浓度分别为250~300g/L硫酸镍 ,40~45g/L硼酸,10~15g/L氯化镍,25~30g/L高速半光镍添加剂组成,电镀液的pH值为3.8~4.2,电镀液的温度为60±2°C,镀镍电流密度控制在3~5A/d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镀锡产品过高温试验变色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金属零件进行依次通过阴极电解脱脂、第一次水洗、酸洗和第二次水洗处理;
S2、将步骤S1中处理后的金属零件浸入于镀镍槽内进行电镀,其中镀镍槽内的电镀液由浓度分别为250~300g/L硫酸镍,40~45g/L硼酸,10~15g/L氯化镍,25~30g/L高速半光镍添加剂组成,电镀液的pH值为3.8~4.2,电镀液的温度为60±2°C,镀镍电流密度控制在3~5A/dm2,经一段时间的电镀后,确保金属零件上的镍层的厚度为0.1~0.25mm;
S3、将步骤S2中电镀有镍层的金属零件浸入于镀锡槽内进行电镀,其中镀锡槽内镀锡溶液由浓度分别为40~45g/L的甲基磺酸锡、130~150g/L甲基磺酸、70~80g/L湿润剂WA、3~5g/L光亮剂、4~5g/L扩展剂RX和4~5g/L稳定剂SB组成,镀锡电流密度控制在2.5~5A/dm2,经一段时间电镀后,确保电镀在镍层表面上的锡层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万宇游健黄皓李云仕赵景勋吴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