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高硬度和高韧性Zr-B-N纳米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919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高硬度和高韧性Zr‑B‑N纳米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复合涂层制备技术领域。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包括非晶BN相和Zr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具高硬度和高韧性Zr-B-N纳米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涂层及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兼具高硬度和高韧性Zr-B-N纳米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材料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高硬度、高韧性的难加工材料日益增多,虽然工程材料的性能得到提升,但也导致了加工材料时刀具磨损加剧。而刀具涂层技术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刀具的耐磨性和抗冲击韧性,改善了刀具的切削性能,提高了刀具的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ZrB2涂层为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具有高的热导率和良好的抗热震性能,同时ZrB2涂层还具有高硬度、高熔点、高抗氧化性、低阻率、良好的导电性能等优点。但是ZrB2在高温时易与氧气反应生成ZrO2/B2O3氧化层,单晶相ZrB2无法在高于1200℃的氧化环境中使用。并且涂层中的柱状晶(001)织构使其具有各向异性,且为垂直于表面的晶界提供了短的裂纹扩展路径,使其韧性大大降低。因此为提高涂层的韧性和耐磨性能,可以通过向ZrB2涂层中添加N元素,形成具有纳米复合结构的Zr-B-N涂层。经研究发现,真空室内的真空度只有在10-8Pa时,涂层中才检测不到氧杂质的存在,而真空室中残余的氧杂质易与B发生反应生成非晶相B2O3,导致非晶骨架不致密降低非晶/纳米晶层的结合力,破坏纳米复合结构,从而使涂层性能大幅度下降。并且生成的B2O3在高温环境下极易挥发,会严重降低涂层的高温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高硬度和高韧性的Zr-B-N纳米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向真空室中通入还原性气体,利用还原反应去除真空室中残余O杂质,抑制氧杂质对涂层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涂层耐磨性能及韧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兼具高硬度和高韧性Zr-B-N纳米复合涂层,制备于金属、合金或陶瓷材料基体上,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与基体之间沉积有CrN过渡层;其中,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包括非晶BN相和ZrB2晶相。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ZrB2相沿(001)晶面择优生长。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与基体间的临界载荷大于41N,涂层硬度大于41GPa,涂层平均摩擦系数小于0.69,涂层的磨损率小于1.2×10-14m3/N·m。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是采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基体表面沉积获得,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电弧离子镀技术蒸发金属Cr靶,对基体表面进行离子轰击清洗;(2)通入高纯Ar、N2和H2的混合气体,沉积CrN过渡层,沉积完成后关闭Cr靶电源;(3)在高纯Ar、N2和H2的混合气氛中,利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技术溅射ZrB2靶,反应沉积Zr-B-N纳米复合涂层。上述步骤(1)离子轰击清洗前,先进行辉光放电清洗,具体过程如下:将真空室的本底真空抽至3.0×10-3Pa或以下,然后通入高纯氩气并加载-800V直流偏压对基体表面进行辉光放电清洗,工作压强保持在1.5Pa,辉光放电清洗时间15min。上述步骤(1)中,所述离子轰击清洗过程为:向真空室内通入氩气流量100sccm,工作压强保持在6.0×10-1Pa,开启电弧离子镀电源,调节平均输出电流至90A,控制金属Cr靶起弧,输出电压为18~25V,偏压仍保持在-800V,进行离子轰击清洗8min。上述步骤(2)中,沉积CrN过渡层的过程为:将基体偏压调至-150V,真空室内通入高纯Ar、N2和H2的混合气体,保持气体流量比(N2+H2)/(Ar+N2+H2)=4/5,控制工作压强为9.0×10-1Pa,沉积CrN过渡层10min,之后关闭Cr靶电源。上述步骤(3)中,沉积Zr-B-N涂层的过程为:真空室内通入高纯Ar、N2和H2的混合气体,保持气体流量比(N2+H2)/(Ar+N2+H2)=1/11,工作压强调至6.0×10-1Pa,开启脉冲直流磁控溅射电源,控制ZrB2靶起辉,输出功率0.8kW,靶电流为2.5~2.8A,占空比为50%,基体偏压保持为-150V,开始正对靶材沉积Zr-B-N涂层;沉积时间根据涂层厚度要求而定。上述步骤(2)沉积CrN过渡层过程中,靶基距保持在280mm,沉积温度400℃;步骤(3)沉积Zr-B-N涂层过程中,靶基距为75mm,沉积温度400℃。上述步骤(2)和步骤(3)沉积涂层过程中,真空室内N2与H2的气体体积比为9:1。本专利技术设计机理如下:本专利技术采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还原性气氛下向金属或合金基体表面沉积Zr-B-N纳米复合涂层,在保证涂层硬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其韧性和摩擦性能。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利用大量的两相(非晶和纳米晶)界面阻挡微裂纹的萌生和拓展,从而提高了涂层的韧性。并且还原性反应气体的引入,通过还原反应去除了真空室内残余氧杂质,抑制了氧杂质对涂层性能的破坏。本专利技术采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金属或合金基体上沉积Zr-B-N纳米复合涂层,为提高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在沉积Zr-B-N涂层之前,先利用电弧离子镀技术轰击清洗基体,之后沉积约300nm厚的CrN过渡层,起缓冲内应力的作用。为增加涂层中硬质相的含量,选用化合物ZrB2靶作为脉冲直流磁控溅射靶,在反应气体N2中混入适量还原性气体H2,镀膜过程中通过还原反应去除镀膜室内残余氧杂质及N2中混有的氧杂质,并优化沉积工艺,抑制涂层中非晶B2O3的形成,减少O元素对非晶层的破坏,提高涂层纯度和硬度;向涂层内掺杂适量N元素,是为形成非晶BN相,利用纳米复合结构来改善涂层韧性。镀膜时严格控制反应气体流量和靶材的溅射功率,制备出结构致密、高硬度、高韧性的Zr-B-N纳米复合涂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研制的Zr-B-N涂层化学性能稳定,不与常见的化学腐蚀介质反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涂层中的非晶BN相与纳米晶界面可有效阻挡微裂纹的萌生与拓展,极大地提高了涂层韧性。2.本专利技术研制的Zr-B-N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弹性模量,耐磨性能优异。还原性气氛的引入提高了涂层纯度,减少了氧杂质对涂层硬度的损伤。3.本专利技术研制的Zr-B-N涂层抗冲击载荷性能良好,可用于高速切削与干切削领域。4.本专利技术研制的Zr-B-N涂层厚度均匀且结构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5.本专利技术研制的Zr-B-N涂层制备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Zr-B-N涂层的表面形貌。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Zr-B-N涂层的断面形貌。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Zr-B-N涂层的X射线衍射谱(XRD)。图4为实施例2制备的Zr-B-N涂层的硬度。图5为实施例2制备的Zr-B-N涂层的划痕形貌。图6为实施例2制备的Zr-B-N涂层的摩擦系数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在已镜面抛光的单晶Si片((100)晶面)上沉积Z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兼具高硬度和高韧性Zr-B-N纳米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制备于金属、合金或陶瓷材料基体上,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与基体之间沉积有CrN过渡层;其中,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包括非晶BN相和Zr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高硬度和高韧性Zr-B-N纳米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制备于金属、合金或陶瓷材料基体上,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与基体之间沉积有CrN过渡层;其中,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包括非晶BN相和ZrB2晶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r-B-N纳米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中,ZrB2相沿(001)晶面择优生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Zr-B-N纳米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Zr-B-N纳米复合涂层与基体间的临界载荷大于41N,涂层硬度大于41GPa,涂层平均摩擦系数小于0.69,涂层的磨损率小于1.2×10-14m3/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Zr-B-N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在基体上沉积Zr-B-N涂层,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利用电弧离子镀技术蒸发金属Cr靶,对基体表面进行离子轰击清洗;
(2)通入高纯Ar、N2和H2的混合气体,沉积CrN过渡层,沉积完成后关闭Cr靶电源;
(3)在高纯Ar、N2和H2的混合气氛中,利用脉冲直流磁控溅射技术溅射ZrB2靶,反应沉积Zr-B-N纳米复合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Zr-B-N纳米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离子轰击清洗前,先进行辉光放电清洗,具体过程如下:将真空室的本底真空抽至3.0×10-3Pa或以下,然后通入高纯氩气并加载-800V直流偏压对基体表面进行辉光放电清洗,工作压强保持在1.5Pa,辉光放电清洗时间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Zr-B-N纳米复合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铁钢许人仁张雅倩李壮刘艳梅曹凤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中国职业培训指导教师进修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