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56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包括主电机、主轴箱、刀架、数控控制系统、尾座、床身、卡盘爪、第一山型导轨、矩形导轨、第二山型导轨、斜齿条、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一双曲面减速机、第一伺服电机、顶紧力标牌、压力表、蝶形弹簧、第一行程开关、行程拉杆、第二行程开关、行程开关撞块、动力进给装置、第二双曲面减速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进给装置、第二进给装置、弹性机构、限位机构。所述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动力进给方式,使机床进给更加平稳,完全解决了进给时刀架爬行等诸多因素,所述第一进给装置、第二进给装置也可以将斜齿条齿轮两侧传动的方式替换为滚珠丝杠两侧传动的传动方式,增强机床的选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具体涉及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卧式车床包括床身,位于床身上的主轴箱、挂轮箱、进给箱、溜板箱、刀架、尾座、丝杠、光杆,对于一些加工长尺寸的机床来说,还包括中心架跟刀架。目前除了普通卧式车床外还有一种数控重型卧式车床以及数控卧式车床。数控卧式车床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外形美观、结构合理、用途广泛、操作方便,该机床可实现自动控制、能够车削加工各种零件的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端面、切槽、任意锥面、球面及公、英制螺纹、圆锥螺纹等工序,适合大批量生产。数控系统可配置标准RS232接口,因而机床可以进入DNC系统。数控卧式车床床身导轨采用超音频淬火、磨削工艺、耐磨性强。主轴系统结构先进,具有较高的切削性能。数控重型卧式车床是一种大重量、大体积并且适用于加工各种大型或者超大型轴类以及盘类工件的车削设备,能够满足各种黑色金属以及有色金属的切削加工,被广泛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军工、风电、橡胶设备及矿山机械等领域。重型卧式数控车床的主要工作模式是依靠自动化控制操作车刀进给装置而对工件做精准车削。但是目前现有的卧式数控车床,其导轨基本采用一侧动力进给,这类导轨形式刚性较差,承载能力较小,定位精度较差,噪音较大以及操作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双动力进给,刚性强、承载能力大、高精度、运行平稳、定位精度高、噪音小、操作简单的专门用于风力发电,加工风力发电主轴类,船舶轴类,矿山机械轴类的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包括主电机、主轴箱、刀架、数控控制系统、尾座、床身、卡盘爪、第一山型导轨、矩形导轨、第二山型导轨、斜齿条、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第一双曲面减速机、第一伺服电机、顶紧力标牌、压力表、蝶形弹簧、第一行程开关、行程拉杆、第二行程开关、行程开关撞块、动力进给装置、第二双曲面减速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一进给装置、第二进给装置、弹性机构、限位机构。优选的,所述床身左侧设置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采用螺旋齿轮传动,增大机床主轴扭矩、降低噪音,使其运行平稳,所述主轴箱左侧设置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与主轴箱之间为轴向联轴器联接,所述主轴箱右侧卡盘端面上设置4个外置式卡盘爪。优选的,所述床身左侧端面设置有第一山型导轨,所述床身右侧端面设置有第二山型导轨,所述第一山型导轨与第二山型导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山型导轨与第二山型导轨之间设置有矩形导轨,所述所述第一山型导轨、第二山型导轨与矩形导轨形成的导轨形式为两山一矩,所述第一山型导轨、第二山型导轨与矩形导轨的表面采用超音频淬火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山型导轨一侧设置有第一进给装置、所述第二山型导轨一侧设置有第二进给装置,所述第一进给装置内部设置有第一双曲面减速机、第一伺服电机,第二进给装置一侧设置有第二双曲面减速机、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进给装置、第二进给装置采用斜齿条齿轮两侧传动的方式。优选的,斜齿条齿轮两侧传动的方式为第一双曲面减速机的转轴上侧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设置弹力机构,使两个齿轮与齿条紧密啮合,便以消除反向间隙,提高重复定位精度。所述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均采用斜齿,所述第一进给装置、第二进给装置也可以将斜齿条齿轮两侧传动的方式替换为滚珠丝杠的传动方式。所述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斜齿条之间需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床身端面上侧中间部位设置有刀架,所述刀架的右侧设置有数控控制系统,所述机床的进给装置采用数控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数控控制系统可以使重复定位精度更加精确。优选的,所述数控控制系统的右侧设置有尾座,所述尾座表面设置有顶紧力标牌、压力表,所述尾座内部设置有弹性机构、限位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内部设置有蝶形弹簧,所述限位机构内部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设置有行程拉杆、行程开关撞块,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与行程拉杆、行程开关撞块之间配合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所述第一山型导轨一侧设置有第一进给装置、所述第二山型导轨一侧设置有第二进给装置,所述本专利技术采用双动力进给方式,使机床进给更加平稳,完全解决了进给时刀架爬行等诸多因素,所述第一进给装置、第二进给装置也可以将斜齿条齿轮两侧传动的方式替换为滚珠丝杠两侧传动的传动方式,增强机床的选择性。2、斜齿条齿轮两侧传动的方式为第一双曲面减速机的转轴上侧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设置弹力机构,使两个齿轮与齿条紧密啮合,便以消除反向间隙,提高重复定位精度。所述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均采用斜齿,所述本专利技术采用双齿轮消隙,进给运行时可消除齿轮间隙,达到较高的定位精度。3、所述床身左侧端面设置有第一山型导轨,所述床身右侧端面设置有第二山型导轨,所述第一山型导轨与第二山型导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山型导轨与第二山型导轨之间设置有矩形导轨,所述所述第一山型导轨、第二山型导轨与矩形导轨形成的导轨形式为两山一矩,所述专利技术采用三条导轨,所述第一山型导轨与第二山型导轨起定位导向作用,所述矩形导轨起承载作用,使机床加工精度提高,承载能力增强,增强了耐磨性以及增长了机床的使用寿命。4、所述床身左侧设置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采用螺旋齿轮传动,增大机床主轴扭矩、降低噪音,使其运行平稳,所述刀架的右侧设置有数控控制系统,所述机床的进给装置采用数控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数控控制系统可以使重复定位精度更加精确。5、所述数控控制系统的右侧设置有尾座,所述尾座表面设置有顶紧力标牌、压力表,所述尾座内部设置有弹性机构、限位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内部设置有蝶形弹簧,所述蝶形弹簧可以防止过载,所述限位机构内部设置有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设置有行程拉杆、行程开关撞块,所述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与行程拉杆、行程开关撞块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控制套筒移动距离,使机床更加便于操作,预防因过载所造成的意外损伤。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动力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尾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尾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电机;2、主轴箱;3、刀架;4、数控控制系统;5、尾座;6、床身;7、卡盘爪;8、第一山型导轨;9、矩形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主轴箱(2)、刀架(3)、数控控制系统(4)、尾座(5)、床身(6)、卡盘爪(7)、第一山型导轨(8)、矩形导轨(9)、第二山型导轨(10)、斜齿条(11)、第二齿轮(12)、第一齿轮(13)、第一双曲面减速机(15)、第一伺服电机(16)、顶紧力标牌(17)、压力表(18)、蝶形弹簧(19)、第一行程开关(20)、行程拉杆(21)、第二行程开关(22)、行程开关撞块(23)、动力进给装置(24)、第二双曲面减速机(25)、第二伺服电机(26)、第一进给装置(27)、第二进给装置(28)、弹性机构(29)、限位机构(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主轴箱(2)、刀架(3)、数控控制系统(4)、尾座(5)、床身(6)、卡盘爪(7)、第一山型导轨(8)、矩形导轨(9)、第二山型导轨(10)、斜齿条(11)、第二齿轮(12)、第一齿轮(13)、第一双曲面减速机(15)、第一伺服电机(16)、顶紧力标牌(17)、压力表(18)、蝶形弹簧(19)、第一行程开关(20)、行程拉杆(21)、第二行程开关(22)、行程开关撞块(23)、动力进给装置(24)、第二双曲面减速机(25)、第二伺服电机(26)、第一进给装置(27)、第二进给装置(28)、弹性机构(29)、限位机构(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6)左侧设置有主轴箱(2),所述主轴箱(2)采用螺旋齿轮传动,所述主轴箱(2)左侧设置有主电机(1),所述主电机(1)与主轴箱(2)之间为轴向联轴器联接,所述主轴箱(2)的右侧卡盘端面上安装外置式卡盘爪(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6)左侧端面设置有第一山型导轨(8),所述床身(6)右侧端面设置有第二山型导轨(10),所述第一山型导轨(8)与第二山型导轨(1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山型导轨(8)与第二山型导轨(10)之间设置有矩形导轨(9),所述第一山型导轨(8)、第二山型导轨(10)与矩形导轨(9)形成的导轨形式为两山一矩,所述第一山型导轨(8)、第二山型导轨(10)与矩形导轨(9)的表面采用超音频淬火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双动力进给的数控重型卧式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山型导轨(8)一侧设置有第一进给装置(2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兆杰邱兆阳高光磊祝新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杰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