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窥镜结构及提高胶囊内窥镜图像采集效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824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及提高胶囊内窥镜图像采集效果的方法,包括透明前壳体、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透明前壳体内,所述外壳体与透明前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照明板,所述照明板的中心设置有供摄像头设置的固定孔,所述照明板上设置有微型多色贴片LED,所述微型多色贴片LED环绕固定孔设置,所述照明板与第一电源组连通。微型多色贴片LED改变光线的颜色,减少反光的颜色种类,减少颜色对人眼发现细微病灶和判断病灶形状的干扰,提高图像的采集效果和在多种颜色下的对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囊内窥镜结构及提高胶囊内窥镜图像采集效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囊内窥镜,特别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及提高胶囊内窥镜图像采集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胶囊内窥镜由七部分组成,透明外壳、光源、成像元件、传感器、电池、发射模块和天线组成。电路系统又包含了传感器检测部件,信号处理部件和无线发射部件。图像、温度、pH值等传感器检测部件检测消化道内信息,该信息经过信号处理部件的处理经无线发射部件发送至体外。体外接收机接受信号,经过体外处理单元的处理,在终端显示出来。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1510752817.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胶囊内窥镜,胶囊内窥镜通过摄像头对肠胃内的影像进行采集,但是肠胃内属于无光环境,所以胶囊内窥镜内内置有贴片LED等光源,通过光源照射肠胃内部,然后摄像头对反射光进行采集;贴片LED通常发出白光,我们在胶囊内窥镜内看到的肠胃粘膜等的颜色并不是其真正的颜色,而是其反射的颜色,即不能被物体所吸收的颜色才是摄像头所采集的颜色,白光所造成反光的颜色较多,对细微位置的图像采集效果较差,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变换贴片LED灯光颜色的胶囊内窥镜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通过变换贴片LED发光颜色,达到提高图像采集效果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包括透明前壳体、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透明前壳体内,所述外壳体与透明前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内壳体内的顶部设置有透明观察柱,所述透明观察柱内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位于透明前壳体内,所述外壳体的的底部与内壳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源组,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照明板,所述照明板的中心设置有供摄像头设置的固定孔,所述照明板上设置有微型多色贴片LED,所述微型多色贴片LED环绕固定孔设置,所述照明板与第一电源组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基板、第二电源组和姿态控制部,所述摄像头设置在基板正面的中心,所述第二电源组设置在基板的反面,所述姿态控制部设置在内壳体的尾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源组对基板进行供电,姿态控制部通过外界磁场的作用,调整胶囊内窥镜在肠道内的姿态,同时姿态控制部设置在内壳体的尾部,即姿态控制部设置胶囊内窥镜中心和重心附近,提高胶囊内窥镜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外壳体的端部,所述照明板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支撑板的中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起到了支撑和放置照明板的作用,提高对照明板的支撑强度。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在固定孔位置沿轴向向上延伸形成翻边,所述照明板卡嵌于翻边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对照明板起到卡嵌的作用,避免照明板和设置在照明板上的微型多色贴片LED在透明前壳体内窜动。作为优选,所述透明前壳体向下延伸形成开口,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边缘设置有与开口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形状呈环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和限位槽配合,对透明前壳体起到限位和卡嵌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板,所述第一电源组包括电池、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分别设置在电池高度方向的两侧并与电池抵接,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与控制板连接,所述照明板与控制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板起到控制微型多色贴片LED发光颜色的作用,同时控制板、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微型多色贴片LED之间形成回路,实现对微型多色贴片LED的供电,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连通,实现电路的导通。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沿外壳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导线孔的一端与照明板连接,所述导线孔的另一端与控制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线孔起到供导线排线的作用,使导线连接照明板与控制板。作为优选,所述内壳体的底部呈平面设置,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呈半球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面设置的内壳体的底部方便外壳体的替换,同时扩大第一电源组的储放空间;半球形的外壳体底部减少胶囊内窥镜的底部与食道之间发生摩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胶囊内窥镜采样效果的方法,具有通过变换贴片LED光线,从而达到提高图像采集效果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胶囊内窥镜结构的提高胶囊内窥镜图像采集效果的方法,在摄像头采集图像的过程中,控制多色贴片LED发出白色、蓝色、红色、绿色、黄色和紫色其中两种以上的颜色光线进行照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白光照射时发现的病灶细节,通过控制多色贴片LED发出颜色区别于白光的光线,减少反光的颜色种类,减少颜色对人眼发现细微病灶和判断病灶形状的干扰,提高图像的采集效果和在多种颜色下的对比效果。作为优选,多色贴片LED和对多色贴片LED供电的第一电源组设置在外壳体上,摄像头和对摄像头供电的第二电源组设置在内壳体上,外壳体和内壳体相互可拆卸连接,多色贴片LED与摄像头通过内壳体和外壳体实现分体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内壳体和外壳体即实现了多色贴片LED与摄像头的分离,对于耗电较大的贴片LED而言,方便后续将内壳体取出,替换外壳实现重复利用,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综上所述,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电源组对照明板,即照明板上的微型多色贴片LED进行供电,当微型多色贴片LED对肠胃内部白光照明后,摄像头对肠胃内的图像进行采集,然后微型多色贴片LED改变光线的颜色,减少反光的颜色种类,减少颜色对人眼发现细微病灶和判断病灶形状的干扰,提高图像的采集效果和在多种颜色下的对比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透明前壳体;2、内壳体;3、外壳体;4、透明观察柱;5、摄像头;6、第一电源组;61、电池;62、第一电极板;63、第二电极板;7、照明板;8、固定孔;9、微型多色贴片LED;10、基板;11、第二电源组;12、姿态控制部;13、支撑板;14、翻边;15、开口;16、限位槽;17、控制板;18、导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包括透明前壳体1、内壳体2和外壳体3,内壳体2的底部呈平面设置,外壳体3的底部呈半球形设置,方便内壳体2与外壳体3的相互拆卸,内壳体2设置在透明前壳体1内,外壳体3与透明前壳体1的底部连接,内壳体2内的顶部设置有透明观察柱4,透明观察柱4内设置有摄像头5,同时摄像头5位于透明前壳体1内,外壳体3的的底部与内壳体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源组6,外壳体3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前壳体(1)、内壳体(2)和外壳体(3),所述内壳体(2)设置在透明前壳体(1)内,所述外壳体(3)与透明前壳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内壳体(2)内的顶部设置有透明观察柱(4),所述透明观察柱(4)内设置有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位于透明前壳体(1)内,所述外壳体(3)的的底部与内壳体(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源组(6),所述外壳体(3)的顶部设置有照明板(7),所述照明板(7)的中心设置有供摄像头(5)设置的固定孔(8),所述照明板(7)上设置有微型多色贴片LED(9),所述微型多色贴片LED(9)环绕固定孔(8)设置,所述照明板(7)与第一电源组(6)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前壳体(1)、内壳体(2)和外壳体(3),所述内壳体(2)设置在透明前壳体(1)内,所述外壳体(3)与透明前壳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内壳体(2)内的顶部设置有透明观察柱(4),所述透明观察柱(4)内设置有摄像头(5),所述摄像头(5)位于透明前壳体(1)内,所述外壳体(3)的的底部与内壳体(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源组(6),所述外壳体(3)的顶部设置有照明板(7),所述照明板(7)的中心设置有供摄像头(5)设置的固定孔(8),所述照明板(7)上设置有微型多色贴片LED(9),所述微型多色贴片LED(9)环绕固定孔(8)设置,所述照明板(7)与第一电源组(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内设置有基板(10)、第二电源组(11)和姿态控制部(12),所述摄像头(5)设置在基板(10)正面的中心,所述第二电源组(11)设置在基板(10)的反面,所述姿态控制部(12)设置在内壳体(2)的尾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包括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13)设置在外壳体(3)的端部,所述照明板(7)设置在支撑板(13)上,所述固定孔(8)设置在支撑板(13)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3)在固定孔(8)位置沿轴向向上延伸形成翻边(14),所述照明板(7)卡嵌于翻边(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前壳体(1)向下延伸形成开口(15),所述支撑板(13)的顶部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