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及释药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423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及释药方法,属于临床医学检测与治疗技术领域。将携带有药仓的内窥镜胶囊送至消化道内,通过内窥镜胶囊传回的视频信息获取病灶位置和病灶实情,通过置外的发射控制开关,控制无线发射天线给予内窥镜胶囊内的无线接收天线释药信号,控制电路将无线接收天线的信号转换为对微型步进电机旋转和旋转圈数的指令,使药仓的仓门开启对应的开口,从而将药仓内的药物释放至病灶部位,控制释放时间和释放开口来控制释放量,释放完成后立即关闭仓门以避免内窥镜胶囊再次移动对消化道内壁造成刮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实现精准释药,较小药物的副作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及释药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临床医学检测与治疗
,涉及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及释药方法。
技术介绍
2001年,以色列Given公司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枚取名为M2A的胶囊式内窥镜,并通过美国FDA批准上市,这标志着消化道检查步入“无痛”时代。国内首创的OMOM胶囊式内窥镜于2004年6月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自主研发成功,患者像服药一样用水将智能胶囊吞下后,它即随消化道自身的蠕动对经过的腔段连续摄像。目前消化道胶囊式内窥镜只具有影像诊断的功能,而影像中包含了准确的病灶位置信息,利用该信息,进一步增加内窥镜胶囊在消化道的定点释药功能,将是对内窥镜胶囊医学应用的一个有益的拓展。人体消化道最常见的疾病是食道炎及由此引发的溃疡,增加胶囊抗炎症定点释药的功能,可以直接针对消化道病灶释药。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能够根据病人反映的症状,基本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只是不知道病灶在消化道的具体位置,因此需要借助消化道内窥镜胶囊进行确诊。在这种情况下,内窥镜胶囊所释放的不仅仅局限在抗炎症药物,还可以在胶囊内施加其他药物展开药物的定点释放。在大多数情况下,口服药和注射药除了针对疾病产生疗效,它们对人体正常组织或器官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直接针对病灶释药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最大限度了减少这些副作用,而且往往可以产生最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常规内窥镜胶囊的基础上配套储药、定点释药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胶囊和置于内窥镜胶囊内的药仓,所述药仓上设置有连通药仓内腔和内窥镜胶囊之外的释药口,所述释药口能够通过一仓门封闭,所述内窥镜胶囊内设置有控制仓门关闭或开启释药口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一控制器控制,所述内窥镜胶囊内还设置有对驱动电机和控制器进行供电的电池。进一步的,所述药仓为轻质聚合物制成的中空薄壁结构,所述药仓的横截面呈长方形。所述内窥镜胶囊的前端具有一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内设置有摄像头和LED光源,所述内窥镜胶囊内还设置有与摄像头相连的图像发射集成电路。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开关、无线接收天线和将无线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转换为对控制开关的控制指令的控制电路。本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还包括外置的无线发射天线和控制无线发射天线发射信号至无线接收天线的发射控制开关。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一微型步进电机,仓门通过滑移的方式开启或关闭释药口,所述微型步进电机能够控制仓门在与释药口对应的滑移轨道上移动。滑移方式有很多,如导轨等,控制器滑移的方式也很多,如蜗杆与齿轮的配合,或微型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小齿轮,能够与设置在仓门上的齿条配合,以控制仓门受控滑移。摄像头和外置的对摄像头传出的图片信息进行处理和显示的结构为现有内窥镜胶囊的常规手段,在此不予赘述。本装置在常用的内窥镜胶囊中增加一个小型的药仓,在消化道目标区域,通过无线电技术控制药仓门的开或关,实现内窥镜胶囊的定点释药的功能。目标区域,即病灶部位由医生根据内窥镜胶囊传递的影像信息判断。药仓内所施加的药物则由医生根据患者反映的症状以及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确定。采用微型步进电机,根据仓门开或关的幅度,确定步进电机的转动圈数。过少的转动圈数容易导致药物释放不完全,而过多的转动圈数容易导致仓门的损坏。释药完毕后关闭仓门,保持胶囊的整体光滑度,避免药仓及仓门刮伤消化道内壁;药仓和仓门均采用相同的轻质聚合物材料制作,如聚酰胺树脂等。一种通过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进行释药的方法,首先,将携带有药仓的内窥镜胶囊送至消化道内,通过内窥镜胶囊传回的视频信息获取病灶位置和病灶实情,通过置外的发射控制开关,控制无线发射天线给予内窥镜胶囊内的无线接收天线释药信号,控制电路将无线接收天线的信号转换为对微型步进电机旋转和旋转圈数的指令,使药仓的仓门开启对应的开口,从而将药仓内的药物释放至病灶部位,控制释放时间和释放开口来控制释放量,释放完成后立即关闭仓门以避免内窥镜胶囊再次移动对消化道内壁造成刮伤。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一、充分利用消化道内窥镜胶囊获得的医学图像信息,使内窥镜胶囊兼具“诊断”和“治疗”的功能;二、在消化道病灶部位定点释药,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对人体的负面影响,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药仓及其仓门的控制示意图。图3为消化道内窥镜胶囊释药控制的原理框图。图中,1、内窥镜胶囊;2、药仓;3、释药口;4、仓门;5、驱动机构;6、控制器;7、电池;8、透光罩;9、摄像头;10、LED光源;11、图像发射集成电路;12、无线发射天线;13、发射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内窥镜胶囊1和置于内窥镜胶囊1内的药仓2,药仓2上设置有连通药仓2内腔和内窥镜胶囊1之外的释药口3,释药口3能够通过一仓门4封闭,内窥镜胶囊1内设置有控制仓门4关闭或开启释药口3的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通过一控制器6控制,内窥镜胶囊1内还设置有对驱动电机和控制器6进行供电的电池7。药仓2为轻质聚合物制成的中空薄壁结构,药仓2的横截面呈长方形。内窥镜胶囊1的前端具有一透光罩8,透光罩8内设置有摄像头9和LED光源10,内窥镜胶囊1内还设置有与摄像头9相连的图像发射集成电路11。控制器6包括控制开关、无线接收天线和将无线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转换为对控制开关的控制指令的控制电路。本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还包括外置的无线发射天线12和控制无线发射天线12发射信号至无线接收天线的发射控制开关13。驱动机构5为一微型步进电机,仓门4通过滑移的方式开启或关闭释药口3,微型步进电机能够控制仓门4在与释药口3对应的滑移轨道上移动。滑移方式有很多,如导轨等,控制器6滑移的方式也很多,如蜗杆与齿轮的配合,或微型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小齿轮,能够与设置在仓门4上的齿条配合,以控制仓门4受控滑移。摄像头9和外置的对摄像头9传出的图片信息进行处理和显示的结构为现有内窥镜胶囊1的常规手段,在此不予赘述。本装置在常用的内窥镜胶囊1中增加一个小型的药仓2,在消化道目标区域,通过无线电技术控制药仓2门的开或关,实现内窥镜胶囊1的定点释药的功能。目标区域,即病灶部位由医生根据内窥镜胶囊1传递的影像信息判断。药仓2内所施加的药物则由医生根据患者反映的症状以及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确定。采用微型步进电机,根据仓门4开或关的幅度,确定步进电机的转动圈数。过少的转动圈数容易导致药物释放不完全,而过多的转动圈数容易导致仓门4的损坏。释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胶囊(1)和置于内窥镜胶囊(1)内的药仓(2),所述药仓(2)上设置有连通药仓(2)内腔和内窥镜胶囊(1)之外的释药口(3),所述释药口(3)能够通过一仓门(4)封闭,所述内窥镜胶囊(1)内设置有控制仓门(4)关闭或开启释药口(3)的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通过一控制器(6)控制,所述内窥镜胶囊(1)内还设置有对驱动电机和控制器(6)进行供电的电池(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胶囊(1)和置于内窥镜胶囊(1)内的药仓(2),所述药仓(2)上设置有连通药仓(2)内腔和内窥镜胶囊(1)之外的释药口(3),所述释药口(3)能够通过一仓门(4)封闭,所述内窥镜胶囊(1)内设置有控制仓门(4)关闭或开启释药口(3)的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机构(5)通过一控制器(6)控制,所述内窥镜胶囊(1)内还设置有对驱动电机和控制器(6)进行供电的电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仓(2)为轻质聚合物制成的中空薄壁结构,所述药仓(2)的横截面呈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胶囊(1)的前端具有一透光罩(8),所述透光罩(8)内设置有摄像头(9)和LED光源(10),所述内窥镜胶囊(1)内还设置有与摄像头(9)相连的图像发射集成电路(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释药型胶囊式消化道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包括控制开关、无线接收天线和将无线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转换为对控制开关的控制指令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福丽史贵连赵元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