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窥镜结构及调节胃肠道菌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824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及调节胃肠道菌群的方法,包括前壳体、中壳体和后壳体,所述中壳体内设置有电源部和姿势控制部,所述前壳体内设置有摄像头和第一照明组,所述第一照明组环绕摄像头设置,所述后壳体内设置有第二照明组,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分别位于中壳体的两侧。第一照明组和摄像头实现了胶囊内窥镜的正常使用功能,后壳体内的第二照明组扩大了胶囊内窥镜的照明范围,外界磁场通过姿势控制部的内置电磁体对胶囊内窥镜实现姿态的调整,使其对不同角度进行图像采集和照明;同时第一照明组和第二照明组作用在胃肠道内部,达到对动物体的胃肠道内的菌群进行调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囊内窥镜结构及调节胃肠道菌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囊内窥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及调节胃肠道菌群的方法。
技术介绍
胶囊内窥镜由七部分组成,透明外壳、光源、成像元件、传感器、电池、发射模块和天线组成。电路系统又包含了传感器检测部件,信号处理部件和无线发射部件。图像、温度、pH值等传感器检测部件检测消化道内信息,该信息经过信号处理部件的处理经无线发射部件发送至体外。体外接收机接受信号,经过体外处理单元的处理,在终端显示出来。胃肠道内的细菌种类极为复杂,多种细菌相互配合,构成了复杂的肠胃环境,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外界药物干预的方式对胃肠道内的菌群进行调整,进而观察影响后的结果;对于胃肠道的细菌来说,光照也是也是影响细菌和微生物生长的一类复杂而重要的生态因子,现有技术中的手段无法在不干涉动物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对胃肠道的菌群进行调整,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器械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使其在动物体内进行光照,达到调整胃肠道菌群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包括前壳体、中壳体和后壳体,所述中壳体内设置有电源部和姿势控制部,所述前壳体内设置有摄像头和第一照明组,所述第一照明组环绕摄像头设置,所述后壳体内设置有第二照明组,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前壳体和后壳体分别位于中壳体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照明组和摄像头实现了胶囊内窥镜的正常使用功能,后壳体内的第二照明组扩大了胶囊内窥镜的照明范围,外界磁场通过姿势控制部的内置电磁体对胶囊内窥镜实现姿态的调整,使其对不同角度进行图像采集和照明;同时第一照明组和第二照明组作用在胃肠道内部,对胃肠道内的菌群进行调整。作为优选,所述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基板,所述第一照明组包括第一贴片LED,所述第一贴片LED和摄像头设置在第一固定基板上,所述第一贴片LED环绕摄像头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基板起到了供第一贴片LED连接的作用,同时第一固定基板起到了电连接第一贴片LED和电源部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中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与中壳体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基板设置在支撑环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环起到对第一固定基板定位和支撑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中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与中壳体同心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环对第二固定基板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环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基板,所述第二照明组包括第二贴片LED,所述第二贴片LED设置在第二固定基板上,所述第二贴片LED环绕第二固定基板的中心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贴片LED设置在第二固定基板上,第二固定基板起到连接第二贴片LED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后壳体的中心设置有供线孔,所述供线孔内设置有供电线缆,所述供电线缆与第二固定基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电线缆穿设过供线孔与第二固定基板连接,即供电线缆对电源部提供持续的电流输送,提高第一照明组和第二照明组的照明时长,同时提高摄像头的图像采集时间长度。作为优选,所述供线孔的内外两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垫和第二限位垫,所述第一限位垫和供电线缆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垫和供电线缆的外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垫和第二限位垫在供线孔的两侧,避免供电线缆与供线孔发生脱落和泄露。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垫的底部与后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环绕供线孔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限位垫的底部与后壳体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环绕供线孔设置,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共同作用,对供线孔的两侧起到密封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胃肠道菌群的方法,达到调整胃肠道菌群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调节胃肠道菌群的方法,通过胶囊内窥镜对胃肠道内照射光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囊内窥镜在胃肠道内发出光线,作用于胃肠道内的菌群内,影响胃肠道内细菌的繁殖和生长。作为优选,胶囊内窥镜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照明组和摄像头,胶囊内窥镜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照明组和穿设过胶囊内窥镜的供电线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供电线缆对胶囊内窥镜进行持续供电,延长第一照明组和第二照明组的照明时间,与电池供电相比,能够长时间对胃肠道内的菌群进行调整。综上所述,第一照明组和摄像头实现了胶囊内窥镜的正常使用功能,后壳体内的第二照明组扩大了胶囊内窥镜的照明范围,外界磁场通过姿势控制部的内置电磁体对胶囊内窥镜实现姿态的调整,使其对不同角度进行图像采集和照明;同时第一照明组和第二照明组作用在胃肠道内部,达到对动物体的胃肠道内的菌群进行调整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A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第一固定基板的俯视图;图中,1、前壳体;2、中壳体;3、后壳体;4、电源部;5、姿势控制部;6、摄像头;7、第一照明组;8、第二照明组;9、第一固定基板;10、第一贴片LED;11、第一支撑环;12、第二支撑环;13、第二固定基板;14、第二贴片LED;15、供线孔;16、供电线缆;17、第一限位垫;18、第二限位垫;19、第一密封槽;20、第二密封槽;21、第一密封圈;22、第二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实施例1为胶囊内窥镜通过电池直接供电的形式,包括前壳体1、中壳体2和后壳体3,前壳体1和后壳体3由透明材料制成,前壳体1和后壳体3分别位于中壳体2的两侧,中壳体2内设置有电源部4和姿势控制部5,电源部4为电池,姿势控制部5内部设置有电磁铁,电池与电磁铁连通,外界变化磁场作用在电磁铁上调整胶囊内窥镜的姿态,前壳体1内设置有摄像头6和第一照明组7,第一照明组7环绕摄像头6设置。如图1和图4所示,中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基板9,第一照明组7包括第一贴片LED10,第一贴片LED10和摄像头6设置在第一固定基板9上,第一贴片LED10环绕摄像头6设置,第一固定基板9为PCB板,PCB板的顶部与第一贴片LED10焊接实现电连通,PCB板的底部与电源部4连接,实现对第一贴片LED10和摄像头6的供电;同时中壳体2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环11,第一支撑环11与中壳体2同心设置,第一固定基板9设置在支撑环上,实现对第一固定基板9的支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1)、中壳体(2)和后壳体(3),所述中壳体(2)内设置有电源部(4)和姿势控制部(5),所述前壳体(1)内设置有摄像头(6)和第一照明组(7),所述第一照明组(7)环绕摄像头(6)设置,所述后壳体(3)内设置有第二照明组(8),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3)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3)分别位于中壳体(2)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1)、中壳体(2)和后壳体(3),所述中壳体(2)内设置有电源部(4)和姿势控制部(5),所述前壳体(1)内设置有摄像头(6)和第一照明组(7),所述第一照明组(7)环绕摄像头(6)设置,所述后壳体(3)内设置有第二照明组(8),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3)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3)分别位于中壳体(2)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体(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基板(9),所述第一照明组(7)包括第一贴片LED(10),所述第一贴片LED(10)和摄像头(6)设置在第一固定基板(9)上,所述第一贴片LED(10)环绕摄像头(6)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体(2)内设置有第一支撑环(11),所述第一支撑环(11)与中壳体(2)同心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基板(9)设置在支撑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环(12),所述第二支撑环(12)与中壳体(2)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窥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环(1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基板(13),所述第二照明组(8)包括第二贴片LED(14),所述第二贴片LED(14)设置在第二固定基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