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石英晶体谐振器或振荡器的石英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980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石英晶体谐振器或振荡器的石英晶片,所述石英晶片上与点胶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孔,当所述石英晶片加工出主电极和副电极后,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副电极位置。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石英晶片,将晶片贯通孔位置放置在第一胶点和第二胶点上,胶体可以从谐振件的下表面经贯通孔延伸至谐振件的上表面,形成胶柱,固化后的胶柱像铆钉一样对谐振件进行固定,故能够提供更强的固定力,由此实现了只需要两个胶点,就可以获得现有技术四个胶点的牢固程度,甚至能获得优于现有技术四个胶点的牢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石英晶体谐振器或振荡器的石英晶片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石英晶体谐振器或振荡器的石英晶片。
技术介绍
石英晶体谐振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均包括底座和石英谐振片,石英谐振片由石英晶片经清洗、镀电极形成,现有技术中用于制作谐振片的石英晶片大都可以近似看成是完整的长方体结构,为了将石英谐振片固定在振荡器或者谐振器的底座内,需要在谐振器或者振荡器底座内的点胶平台上点胶,然后将石英谐振片的一端放置在胶点上,依靠胶点的粘附力实现固定。为了确保晶片的固定足够牢固,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四点点胶法,如图1所示,首先在点胶平台1上点两个胶点,即第一胶点3-1和第二胶点,将石英谐振片2的一端放置在第一胶点3-1和第二胶点上,使第一胶点3-1和第二胶点的一部分位于石英谐振片2的下表面,另一部分位于石英谐振片的端部侧面,再在石英谐振片2的上方,与第一胶点3-1和第二胶点对应的位置点两个胶点,即第三胶点3-2和第四胶点,第三胶点3-2和第四胶点的一部分附着在石英谐振片2的上表面,另一部分在胶点保持胶状的状态下,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石英谐振片2的侧面端部向下流动与对应的第一胶点3-1和第二胶点融合,形成从石英谐振片2的上表面延伸至下表面的胶体粘坨,最后进入隧道炉进行热固处理,使胶体固化,实现对石英谐振片的牢固固定。但是四点点胶法必须在所有胶点都点完,且待第一胶点、第二胶点与第三胶点、第四胶点融合在一块后,才能对胶体进行固化处理,而在将石英谐振片放置在第一胶点和第二胶点上,且第一胶点和第二胶点处于胶体状态时,石英谐振片的位置是很不稳定的,此时在石英谐振片上方点第三胶点和第四胶点时若采用如针点点胶法这样的接触点胶的方式,点胶针的角度稍有偏差,就会导致石英谐振片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导致产品成品率低,若采用如喷阀点胶之类的非接触式点胶方法,由于目前业内能做到的喷阀喷点最小尺寸约0.3mm,因此仅适用于类似2016规格以上的谐振器或振荡器的生产,对于类似2016规格的小尺寸谐振器或者振荡器,喷阀所能做到的最小胶点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石英谐振片的工作特性。为了避免第三胶点和第四胶点影响石英谐振片的工作特性,有些企业放弃了四点点胶法,完全靠点胶平台上的两个胶点,即第一胶点和第二胶点的粘附力来固定谐振片,显然这舍弃了谐振片上方胶点带来的固定力,实际生产中也验证了这样的固定方式的牢固程度不足,晶片在跌落等冲击力下很容易脱落或者接触不良,导致产品的抗冲击能力非常有限。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晶片结构,即能够适用于比类似2016规格更小的产品的生产,同时也能具有更好的粘附固定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石英晶体谐振器或振荡器的石英晶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石英晶体谐振器或振荡器的石英晶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石英晶片上与点胶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将贯通孔设置在石英晶片上与点胶点相对应的位置上,在将石英晶片加工成石英谐振件后,通过针管将导电胶体注入谐振件上的贯通孔内,待导电胶体渗入谐振片与点胶平台之间的缝隙并从谐振件的上表面溢出,实现导电胶体与谐振片、点胶平台的连接,并形成胶柱,固化后的胶柱像铆钉一样对石英谐振件进行固定,能够提供更强的固定力。2、不用在谐振件上方点胶,可以节省一半的胶体。3、避免了上方胶点过高导致的胶点与谐振器或振荡器的金属外壳接触,进而致使石英谐振件电极间短路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上方胶点电污染石英谐振件上表面的情况。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优选地,所述贯通孔为两个。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一个贯通孔,两个固定程度更佳,只需要在点胶平台上点两个胶点,就可以获得相当于甚至超越现有四个胶点带来的牢固程度。优选地,当所述石英晶片上加工出主电极和副电极后,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副电极位置,即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石英晶片待加工副电极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后续加工中,贯通孔内可沉积导电层,使石英谐振件的副电极与点胶平台上电极的接触面积更大,电连接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粘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于本技术制作的谐振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基于本技术制作的谐振件的安装示意图;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点胶平台;2’、石英晶片;2、谐振件;2-1、第一贯通孔;2-2、第二贯通孔;2-3、第一副电极处;2-4、第一主电极处;2-5、第二副电极处;3-1、第一胶点;3-1’、胶柱;3-2、第三胶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请参照图2所示,用于石英晶体谐振器或石英振荡器的石英晶片2’上与点胶点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贯通孔2-1和第二贯通孔2-2,如图3和图4所示,利用图2所示的石英晶片2’涂覆主电极和副电极后获得谐振件2,第一贯通孔2-1位于谐振件2上的第一副电极处2-3处,第二贯通孔2-2位于谐振件2上的第二副电极处2-5处。所述点胶点对应的位置指谐振片安装在底座的支撑平台上后其贯通孔应处于点胶位置。如图5所示,将谐振件2贯通孔2-1处放置在点胶平台1上第一胶点3-1所处位置,利用针管将导电胶注入谐振件2上的贯通孔2-1内,待导电胶渗入谐振件与点胶平台之间的缝隙,并从谐振件2的上表面溢出,便形成第一胶点3-1及胶柱3-1’,待导电胶胶体固化后,便形成类似铆钉的结构,对谐振件2进行固定,由此,仅需要通过两个胶点,就可以获得实现四点点胶的牢固程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石英晶体谐振器或振荡器的石英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晶片上与点胶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石英晶片待加工副电极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石英晶体谐振器或振荡器的石英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晶片上与点胶点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石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黄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