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机型识别功能的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699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机型识别功能的烹饪设备,包括:电源电路、微控制器、执行控制电路、检测控制电路、识别电路、交互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执行控制电路、交互电路、检测控制电路和识别电路相连,设置为通过所述识别电路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还设置为根据检测控制电路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工作状态,根据交互电路的输入值、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控制信号输出至执行控制电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相连,设置为检测烹任设备的工作状态;所述执行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和执行器相连,设置为根据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运转;所述电源电路,设置为微控制器和各电路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机型识别功能的烹饪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烹饪设备改进领域,尤指一种具有机型识别功能的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小家电设计的多样化及多元化,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产品的UI(UserInterface,用户界面)交互要求越来越多,导致产品升级换代越来越快。如产品升级换代只有UI交互逻辑变更,而电源等供电方案不变时,需要多型号软件及硬件匹配,导致资源浪费,生产混乱,硬件及程序兼容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机型识别功能的烹饪设备,通过硬件识别不同机型,执行该机型操作逻辑,做到多机型通用一套控制逻辑及电源硬件。为了达到本技术实施例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机型识别功能的烹饪设备,包括主机,设置在主机内的线路板,设置在主机上的烹任腔和执行器,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电源电路、微控制器、执行控制电路、检测控制电路、识别电路、交互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执行控制电路、交互电路、检测控制电路和识别电路相连,设置为通过所述识别电路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还设置为根据检测控制电路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工作状态,根据交互电路的输入值、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控制信号输出至执行控制电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相连,设置为检测烹任设备的工作状态;所述执行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和执行器相连,设置为根据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运转;所述电源电路,设置为微控制器和各电路供电。优选地,识别电路通过检测电源电路的检测输入端口是否为悬空或者所述检测输入端口的电平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优选地,所述识别电路为呼吸灯识别电路,所述呼吸灯识别电路通过检测电源电路的呼吸灯的检测输入端口是否为悬空或者所述检测输入端口的电平确定所述烹任设备是否设置有呼吸灯,所述呼吸灯识别电路根据是否设置有呼吸灯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优选地,所述呼吸灯识别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六电阻R6串联后,与第二电阻R2并联,再与第五电阻R5串联后,与第一电阻R1并联;混联后的电路与第四电阻R4串联在直流电源和接地端之间,所述混联后的电路与第四电阻R4之间设置呼吸灯识别端。优选地,所述电源电路使用3pin中间去1pin的连接结构。优选地,所述呼吸灯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201、第二电阻R202、第三电阻R203、第四电阻R204、发光二极管LED、MOS管Q201、电容EC201和接插件CN201,所述接插件CN20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201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02和第三电阻R203并联在接地端和第一电阻R201的一端,所述接插件CN201第二端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201的另一端与MOS管Q201的栅极相连,所述MOS管Q201的源极接地,所述MOS管Q201的漏极通过第四电阻R204与发光二极管LED的一端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LED的另一端接直流电源,所述直流电源和接地端之间还连接电容EC201。优选地,所述交互电路包括以下的一项或者多项:按键、显示屏、蜂鸣器。优选地,当所述交互电路包括按键,并包括显示屏和蜂鸣器至少之一时,所述微控制器还设置为根据交互电路的输入值、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和/或蜂鸣器是否工作。优选地,所述执行器包括以下的一项或者多项:风扇、水泵、电机。优选地,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以下的一项或者多项:流量传感器、开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掉电检测电路、过零检测电路。本技术通过硬件识别不同机型,执行该机型对应的操作逻辑,做到多机型通用一套控制逻辑及电源硬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识别电路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根据检测控制电路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工作状态,根据交互电路的输入值、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控制信号输出至执行控制电路;执行控制电路根据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运转,从而实现多机型通用一套控制逻辑及电源硬件。2、本技术根据机型识别结果控制对应的执行器运转,避免多机型使用不同硬件及软件,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混乱。3、本技术通过检测电源电路的检测输入端口是否为悬空或者所述检测输入端口的电平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避免识别失效,并且即使识别失效,烹饪设备仍可继续运行。4、本技术对于烹饪设备产品型号有呼吸灯交互逻辑,通过呼吸灯识别交互逻辑进行机型识别,执行对应机型的操作,如机型识别失败,可执行不含呼吸灯的机型的操作,不影响整机功能使用。5、本技术通过IO口检测电压识别机型,多UI及机型升级通用一套电源方案,通过控制板不同IO口电压分压不同,区别机型。本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有机型识别功能的烹饪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系统方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检测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呼吸灯控制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源接插件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IO口上拉内部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型识别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机型识别功能的烹饪设备,包括主机,设置在主机内的线路板,设置在主机上的烹任腔和执行器,如图1所示,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电源电路、微控制器、执行控制电路、检测控制电路、识别电路、交互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执行控制电路、交互电路、检测控制电路和识别电路相连,设置为通过所述识别电路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还设置为根据检测控制电路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工作状态,根据交互电路的输入值、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控制信号输出至执行控制电路;所述检测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相连,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机型识别功能的烹饪设备,包括主机,设置在主机内的线路板,设置在主机上的烹任腔和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电源电路、微控制器、执行控制电路、检测控制电路、识别电路、交互电路;/n所述微控制器,与执行控制电路、交互电路、检测控制电路和识别电路相连,设置为通过所述识别电路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还设置为根据检测控制电路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工作状态,根据交互电路的输入值、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控制信号输出至执行控制电路;/n所述检测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相连,设置为检测烹任设备的工作状态;/n所述执行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和执行器相连,设置为根据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运转;/n所述电源电路,设置为微控制器和各电路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机型识别功能的烹饪设备,包括主机,设置在主机内的线路板,设置在主机上的烹任腔和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电源电路、微控制器、执行控制电路、检测控制电路、识别电路、交互电路;
所述微控制器,与执行控制电路、交互电路、检测控制电路和识别电路相连,设置为通过所述识别电路的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还设置为根据检测控制电路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工作状态,根据交互电路的输入值、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和所述工作状态确定控制信号输出至执行控制电路;
所述检测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相连,设置为检测烹任设备的工作状态;
所述执行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器和执行器相连,设置为根据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控制执行器运转;
所述电源电路,设置为微控制器和各电路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识别电路通过检测电源电路的检测输入端口是否为悬空或者所述检测输入端口的电平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电路为呼吸灯识别电路,所述呼吸灯识别电路通过检测电源电路的呼吸灯的检测输入端口是否为悬空或者所述检测输入端口的电平确定所述烹任设备是否设置有呼吸灯,所述呼吸灯识别电路根据是否设置有呼吸灯确定所述烹任设备的机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灯识别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六电阻R6串联后,与第二电阻R2并联,再与第五电阻R5串联后,与第一电阻R1并联;混联后的电路与第四电阻R4串联在直流电源和接地端之间,所述混联后的电路与第四电阻R4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冯晓丽毛树海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