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晶器铜管硬度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7593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晶器铜管硬度测试装置,包括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松紧夹、回力弹簧、第一固接杆、第二松紧夹、第二固定杆、铜管本体、卡块、卡槽、插入块和插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节省材料的同时也便于拆卸和安装,为检测铜管的进度更快了一步,同时省事省力;且本装x置便于固定铜管本体,避免了在检测硬度的时候从放置圆台上面滑落下来,同时便于操作,避免检测时的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晶器铜管硬度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具体是一种结晶器铜管硬度测试装置,属于硬度检测

技术介绍
洛氏硬度计是世界上第一台依据洛氏硬度试验原理设计的,只需要单侧接触试样就可测试金属硬度的洛氏硬度计,依靠磁力将洛氏硬度计测头吸附在钢铁表面,不需要对试样进行支撑所谓硬度,就是材料抵抗更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根据试验方法和适应范围的不同,硬度单位可分为布氏硬度、维氏硬度、洛氏硬度、显微维氏硬度等许多种,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不同特性的材料或场合。在洛氏硬度计的检测硬度的过程中,放置圆盘上面只能放置一些四方四正的检测物体,像圆形,不规则形状的检测物体不适合放置,采用人工手辅助的方式,一是洛氏硬度计的检测空间小,不便于一边检测一边手工辅助固定,二是如果手工辅助固定的方法这样可能会使铜管本体产生倾斜或者偏移的情况,对于检测的数据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结晶器铜管硬度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晶器铜管硬度测试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结晶器铜管硬度测试装置,包括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所述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的固定杆的表面套接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套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的内部固接有插入块,所述插入块卡接至第二卡环的插入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卡环的左端面套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套接有第一固接杆,所述第一固接杆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一松紧夹,所述第一松紧夹的内部套接有铜管本体,所述第二卡环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套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二松紧夹。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尺寸相同,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呈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表面结构呈对称型L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松紧夹的内部由回力弹簧组成,所述第一松紧夹上部分为松紧套筒,所述第一松紧夹的下部分为夹子,所述铜管本体套接在第一松紧夹的松紧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二松紧夹的内部也由回力弹簧组成,所述铜管本体套接在第二松紧夹的松紧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一松紧夹和第二松紧夹的顶端平行于一条直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二卡环的内部开有两个插入槽,所述第一卡环的右端面固接有两个插入块,两个所述插入块分别卡接在插入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卡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卡块分别套接在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内部,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套接在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的固定杆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卡块套接在两个卡槽的内部,两个所述卡块为对称结构,两个所述卡槽的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表面结构均为半圆形环形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半径一致,所述第一松紧夹和第二松紧夹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固接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尺寸相同,所述铜管本体的底端和第一松紧夹内部的套筒底径和第二松紧夹内部的套筒底径平行于一条直线上。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节省材料的同时也便于拆卸和安装,为检测铜管的进度更快了一步,同时省事省力;2、本装置便于固定铜管本体,避免了在检测硬度的时候从放置圆台上面滑落下来,同时便于操作,避免检测时的不必要的麻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的结构主视图示意图;图3是的结构左视图示意图;图4是的结构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的结构第一松紧夹的表面示意图;图6是的结构第一松紧夹和第二松紧夹剖视示意图。图中:1、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2、第一卡环,3、第二卡环,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一松紧夹,601、回力弹簧,7、第一固接杆,8、第二松紧夹,9、第二固定杆,10、铜管本体,11、卡块,12、卡槽,13、插入块,14、插入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1的固定杆的表面套接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的内部套接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一卡环2,所述第一卡环2的内部固接有插入块13,所述插入块13卡接至第二卡环3的插入槽14的内部,所述第一卡环2的左端面套接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顶端套接有第一固接杆7,所述第一固接杆7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一松紧夹6,所述第一松紧夹6的内部套接有铜管本体10,所述第二卡环3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顶端套接有第二固定杆9,所述第二固定杆9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二松紧夹8。所述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的尺寸相同,且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呈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的表面结构呈对称型L型;所述第一松紧夹6的内部由回力弹簧601组成,所述第一松紧夹6上部分为松紧套筒,所述第一松紧夹6的下部分为夹子,所述铜管本体10套接在第一松紧夹6的松紧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二松紧夹8的内部也由回力弹簧601组成,所述铜管本体10套接在第二松紧夹8的松紧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一松紧夹6和第二松紧夹8的顶端平行于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二卡环3的内部开有两个插入槽14,所述第一卡环2的右端面固接有两个插入块13,两个所述插入块13分别卡接在插入槽14的内部;所述卡块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卡块11分别套接在第一卡环2和第二卡环3的内部,所述卡槽1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卡槽12分别套接在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1的固定杆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卡块11套接在两个卡槽12的内部,两个所述卡块11为对称结构,两个所述卡槽12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卡环2和第二卡环3的表面结构均为半圆形环形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卡环2和第二卡环3的半径一致,所述第一松紧夹6和第二松紧夹8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固接杆7和第二固定杆9的尺寸相同,所述铜管本体10的底端和第一松紧夹6内部的套筒底径和第二松紧夹8内部的套筒底径平行于一条直线上。本技术在使用时,如需要检测铜管本体1的硬度,先将其放置在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1的放置圆盘上,因为铜管本体1的形状使圆筒型,所以放置在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1的圆盘上会使其滑落到地面,给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1的检测带来麻烦,此时采用本装置,可轻松固定住铜管本体1的位置,使其静止不动,此时第一连接杆4、第一松紧夹6和第一固接杆7组装在第一卡环2的表面,第二连接杆5、第二松紧夹8和第二固定杆9安装在第二卡环3的表面,此时有两种方法固定;第一种是,只需将第一卡环2和第二卡环3从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1的固定杆的两侧对准位置,然后在将两个卡块11对准两个卡槽12,此时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晶器铜管硬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1);所述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1)的固定杆的表面套接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的内部套接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一卡环(2),所述第一卡环(2)的内部固接有插入块(13),所述插入块(13)卡接至第二卡环(3)的插入槽(14)的内部,所述第一卡环(2)的左端面套接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顶端套接有第一固接杆(7),所述第一固接杆(7)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一松紧夹(6),所述第一松紧夹(6)的内部套接有铜管本体(10),所述第二卡环(3)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顶端套接有第二固定杆(9),所述第二固定杆(9)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二松紧夹(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晶器铜管硬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1);所述电动洛氏硬度计本体(1)的固定杆的表面套接有卡槽(12),所述卡槽(12)的内部套接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一卡环(2),所述第一卡环(2)的内部固接有插入块(13),所述插入块(13)卡接至第二卡环(3)的插入槽(14)的内部,所述第一卡环(2)的左端面套接有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顶端套接有第一固接杆(7),所述第一固接杆(7)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一松紧夹(6),所述第一松紧夹(6)的内部套接有铜管本体(10),所述第二卡环(3)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顶端套接有第二固定杆(9),所述第二固定杆(9)的右端面套接有第二松紧夹(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晶器铜管硬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的尺寸相同,且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呈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5)的表面结构呈对称型L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晶器铜管硬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松紧夹(6)的内部由回力弹簧(601)组成,所述第一松紧夹(6)上部分为松紧套筒,所述第一松紧夹(6)的下部分为夹子,所述铜管本体(10)套接在第一松紧夹(6)的松紧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杨亦南刘嫄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逸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