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立轴用大型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21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立轴用大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轴的下部插入到底座上部的中心孔中,所述底座上部设有与下轴承圈下部相配合的圆环形槽,所述下轴承圈固定在底座上部的圆环形槽内,所述固定立轴穿过下轴承圈的中心孔,所述固定立轴与下轴承圈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连接,所述下轴承圈的上表面上设有截面为弧形的下环形槽,所述上轴承圈的下表面上设有与下环形槽对立的上环形槽,所述下环形槽与上环形槽之间放置数量为多组的钢球,所述上轴承圈固定在上定位圈下部的定位槽内,所述上定位圈固定在圆筒形的回转轴套的底部,所述固定立轴的中部穿过上定位圈、上轴承圈的中心孔,所述固定立轴的上部插入到回转轴套的内腔中,所述回转轴套上部的中心处固定有回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方便更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立轴用大型轴承
本技术属于轴承加工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回转立轴用大型轴承。
技术介绍
工业炉窑、回转磨盘、物料输送等领域往往会应用到低速、大直径回转主轴。现有技术大多在回转主轴的中部设置滚珠滚动轴承,回转主轴的下端插入到一个设有两组轴承的轴承箱中,此种方式存在结构复杂的缺陷,同时,一旦下部轴承发生损坏,更换维修需要将整根回转主轴拆除,更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回转立轴用大型轴承。一种回转立轴用大型轴承,包括固定立轴、上轴承圈、下轴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轴的下部插入到底座上部的中心孔中,所述底座上部设有与下轴承圈下部相配合的圆环形槽,所述下轴承圈固定在底座上部的圆环形槽内,所述固定立轴穿过下轴承圈的中心孔,所述固定立轴与下轴承圈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连接,所述下轴承圈的上表面上设有截面为弧形的下环形槽,所述上轴承圈的下表面上设有与下环形槽对立的上环形槽,所述下环形槽与上环形槽之间放置数量为多组的钢球,所述上轴承圈固定在上定位圈下部的定位槽内,所述上定位圈固定在圆筒形的回转轴套的底部,所述固定立轴的中部穿过上定位圈、上轴承圈的中心孔,所述固定立轴的上部插入到回转轴套的内腔中,所述回转轴套上部的中心处固定有回转轴。优选地,所述固定立轴与上定位圈、上轴承圈、回转轴套之间设有间隙。优选地,所述上轴承圈的外侧固定有圆筒形的挡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回转轴与回转部件连接,回转轴还需要穿过一个滚动轴承,通过滚动轴承来防止回转轴套左右摆动,回转轴套的外侧固定传动用的齿轮,传动齿轮转动时,回转轴套转动,上轴承圈在下轴承圈上转动,回转轴上部件的重量全部通过钢球来承受,当钢球发生损坏时,拆除回转轴与回转部件之间的连接,回转轴套以及下部的上轴承圈可以整体上移,从而方便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回转立轴用大型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回转轴,2、回转轴套,3、固定立轴,4、上定位圈,5、上轴承圈,6、挡圈,7、下轴承圈,8、底座,9、钢球。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回转立轴用大型轴承,包括固定立轴3、上轴承圈5、下轴承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轴3的下部插入到底座8上部的中心孔中,所述底座8上部设有与下轴承圈7下部相配合的圆环形槽,所述下轴承圈7固定在底座8上部的圆环形槽内,所述固定立轴3穿过下轴承圈7的中心孔,所述固定立轴3与下轴承圈7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连接,所述下轴承圈7的上表面上设有截面为弧形的下环形槽,所述上轴承圈5的下表面上设有与下环形槽对立的上环形槽,所述下环形槽与上环形槽之间放置数量为多组的钢球9,所述上轴承圈5固定在上定位圈4下部的定位槽内,所述上定位圈4固定在圆筒形的回转轴套2的底部,所述固定立轴3的中部穿过上定位圈4、上轴承圈5的中心孔,所述固定立轴3的上部插入到回转轴套2的内腔中,所述回转轴套2上部的中心处固定有回转轴1。所述固定立轴3与上定位圈4、上轴承圈5、回转轴套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上轴承圈5的外侧固定有圆筒形的挡圈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回转轴1与回转部件连接,回转轴1还需要穿过一个滚动轴承,通过滚动轴承来防止回转轴套2左右摆动,回转轴套2的外侧固定传动用的齿轮,传动齿轮转动时,回转轴套2转动,上轴承圈5在下轴承圈7上转动,回转轴1上部件的重量全部通过钢球9来承受,当钢球9发生损坏时,拆除回转轴1与回转部件之间的连接,回转轴套2以及下部的上轴承圈5可以整体上移,从而方便更换。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立轴用大型轴承,包括固定立轴(3)、上轴承圈(5)、下轴承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轴(3)的下部插入到底座(8)上部的中心孔中,所述底座(8)上部设有与下轴承圈(7)下部相配合的圆环形槽,所述下轴承圈(7)固定在底座(8)上部的圆环形槽内,所述固定立轴(3)穿过下轴承圈(7)的中心孔,所述固定立轴(3)与下轴承圈(7)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连接,所述下轴承圈(7)的上表面上设有截面为弧形的下环形槽,所述上轴承圈(5)的下表面上设有与下环形槽对立的上环形槽,所述下环形槽与上环形槽之间放置数量为多组的钢球(9),所述上轴承圈(5)固定在上定位圈(4)下部的定位槽内,所述上定位圈(4)固定在圆筒形的回转轴套(2)的底部,所述固定立轴(3)的中部穿过上定位圈(4)、上轴承圈(5)的中心孔,所述固定立轴(3)的上部插入到回转轴套(2)的内腔中,所述回转轴套(2)上部的中心处固定有回转轴(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立轴用大型轴承,包括固定立轴(3)、上轴承圈(5)、下轴承圈(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轴(3)的下部插入到底座(8)上部的中心孔中,所述底座(8)上部设有与下轴承圈(7)下部相配合的圆环形槽,所述下轴承圈(7)固定在底座(8)上部的圆环形槽内,所述固定立轴(3)穿过下轴承圈(7)的中心孔,所述固定立轴(3)与下轴承圈(7)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连接,所述下轴承圈(7)的上表面上设有截面为弧形的下环形槽,所述上轴承圈(5)的下表面上设有与下环形槽对立的上环形槽,所述下环形槽与上环形槽之间放置数量为多组的钢球(9),所述上轴承圈(5)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新江亚军张利兵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沃马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