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用风冷结构永磁电机高温循环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18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炉用风机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炉用风冷结构永磁电机高温循环风机。包括底座、蜗壳,蜗壳具、主轴、驱动机构和多个轴承座,还包括用于对最接近底座的轴承座进行降温的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在主轴上的散热盘、开设在主轴上的进气孔以及用于连接散热盘和进气孔的气道;进气孔开设于主轴远离叶轮一端的端面上,散热盘设置在主轴上并位于底座和最接近底座的轴承座之间位置,气道同心分布于主轴内,在主轴的间隔外周设有多个与气道连通的第一排气孔,在散热盘的内周对应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目前钢化炉高温风机故障率高,连续生产性能差以及体积大,振动偏大,效率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用风冷结构永磁电机高温循环风机
本技术涉及炉用风机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炉用风冷结构永磁电机高温循环风机。
技术介绍
在玻璃钢化生产中,钢化炉所使用的风机因为炉内温度高,需要在800℃高温下稳定运行,使钢化炉内热空气循环,均匀流动,从而对玻璃进行加热,并在加热过程中需要通过风机提供一定的压力与足够的风量。现有的炉用高温循环风机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风机叶轮主轴需要多个轴承座配合转动,而距离钢化炉的炉壁最近的一个轴承座极易受到高温影响,从而导致其高温老化,支撑转动效果变差,故障维修率高,影响正常生产。另一方面,主轴通常由电机驱动转动,而普通的电机长度长,虽然可以使用皮带传动把电机放在传动组件的下面,但还是会伸出炉壁外有520mm左右。而且普通电机的重,轴深长质量重必然引起传动组件的振动,导致传动效率降低,故障率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炉用风冷结构永磁电机高温循环风机,解决目前钢化炉高温风机故障率高,连续生产性能差以及体积大,振动偏大,效率偏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用风冷结构永磁电机高温循环风机,包括可拆卸连接在炉壁上的底座(6),在底座(6)上对应炉内一侧的位置设有蜗壳(2),蜗壳(2)具有进风口(1)和出风口(14),在蜗壳(2)内腔中转动设有叶轮(3),叶轮(3)的中心位置配合安装有主轴(4),主轴(4)的一端与叶轮(3)固定,另一端贯穿底座(6)后分布于底座(6)对应炉外的一侧,在底座(6)对应炉外一侧的位置还设有用于驱动主轴(4)转动的驱动机构和多个供主轴(4)转动配合的轴承座(8),其特征在于:/n在蜗壳(2)和底座(6)之间的位置设有保温块(5),保温块(5)的中部设有供主轴(4)贯穿的通孔;驱动机构为永磁电机(12),永磁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用风冷结构永磁电机高温循环风机,包括可拆卸连接在炉壁上的底座(6),在底座(6)上对应炉内一侧的位置设有蜗壳(2),蜗壳(2)具有进风口(1)和出风口(14),在蜗壳(2)内腔中转动设有叶轮(3),叶轮(3)的中心位置配合安装有主轴(4),主轴(4)的一端与叶轮(3)固定,另一端贯穿底座(6)后分布于底座(6)对应炉外的一侧,在底座(6)对应炉外一侧的位置还设有用于驱动主轴(4)转动的驱动机构和多个供主轴(4)转动配合的轴承座(8),其特征在于:
在蜗壳(2)和底座(6)之间的位置设有保温块(5),保温块(5)的中部设有供主轴(4)贯穿的通孔;驱动机构为永磁电机(12),永磁电机(12)平行分布于主轴(4)的下方,永磁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带轮结构(11)与主轴(4)传动连接;
还包括用于对最接近底座(6)的轴承座(8)进行降温的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在主轴(4)上的散热盘(7)、开设在主轴(4)上的进气孔(10)以及用于连接散热盘(7)和进气孔(10)的气道(9);进气孔(10)开设于主轴(4)远离叶轮(3)一端的端面上,散热盘(7)设置在主轴(4)上并位于底座(6)和最接近底座(6)的轴承座(8)之间位置,气道(9)同心分布于主轴(4)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森张绍杰王合金尹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北玻三元流风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