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是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口越来越多,地上空间越来越紧迫,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向地下空间发展。随着地下室建筑向地下不断的深入,抗浮问题逐渐凸显。在地下室的施工阶段,传统的做法是在地下室地板上设置长条状的后浇带,后浇带通常在非封闭可活动的底板结构上使用;然后在后续施工中,地下室上部的建筑重量或其它有效抗浮措施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将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封闭,从而使地下室达到抗浮要求。但是,有一种情况当地下室的基坑支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且连续墙亦作为地下室外墙使用时,整个地下室在施工阶段就如同一个封闭的盆体,盆体在地下水压的作用下会浮起来,而针对此类结构的地下室底板却无法使用后浇带,在施工阶段的泄水抗浮问题就显得尤为严峻,由此也阻碍了此类地下室结构的发展。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34334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带有泄水孔的地下室底板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C15素混凝土垫层、第一防水层、及钢筋混凝土基板,还包括基板上开设的泄水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n在地下室底板(1)施工前间隔设置的泄洪坑(2);/n设置在泄洪坑(2)内的排水管(3);/n浇注设置在地下室底板(1)内的槽体(5);/n横向设置在槽体(5)内的滤网(6);/n与槽体(5)的内部上侧接通且位于滤网(6)上部的出水管(8);/n安装在出水管(8)上的第一阀门(9);/n与槽体(5)的内部下侧接通且位于滤网(6)下部的排杂管(7);/n安装在排杂管(7)上的第二阀门(10);/n用于接通槽体(5)的内部下侧与排水管(3)的导流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在地下室底板(1)施工前间隔设置的泄洪坑(2);
设置在泄洪坑(2)内的排水管(3);
浇注设置在地下室底板(1)内的槽体(5);
横向设置在槽体(5)内的滤网(6);
与槽体(5)的内部上侧接通且位于滤网(6)上部的出水管(8);
安装在出水管(8)上的第一阀门(9);
与槽体(5)的内部下侧接通且位于滤网(6)下部的排杂管(7);
安装在排杂管(7)上的第二阀门(10);
用于接通槽体(5)的内部下侧与排水管(3)的导流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泄洪坑(2)内设置有初过滤结构,所述排水管(3)延伸至初过滤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思优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