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注浆预制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96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注浆预制桩及应用于该预制桩的支撑结构,包括桩体,桩体内开设有主管和多个与主管的底端连通的副管,主管与副管于桩体的上端均为开口设置,主管与副管的轴向均与桩体的轴向平行,主管的上端开口处设置为进浆口,副管的周壁沿轴线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与土体连通的侧出浆口,多个副管的周壁均滑动连接有支架,支架于侧出浆口处固定连接有挡板,支架的上端与桩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挡板位置的调节组件。挡板和盖板于侧出浆口和下出浆口处阻止土体进入副管,实现限制泥土进入副管的效果,利于混凝土浆与土体粘结,实现加强桩体支撑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注浆预制桩
本技术涉及桩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注浆预制桩。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工程桩形式主要有预制桩与灌注桩两大类别,预制桩的特点是将工程桩预制成形后置入土体,利用桩与土的共同作用提供抗压、抗拔、抗弯或水平承载力;灌注桩的特点是首先在岩土体中可通过扩大桩端与土体接触面来提高桩基承载力,两者均是靠桩侧土的摩阻力和桩端力来提供桩基础的承载力,由于打入时存在挤土效应,不利于桩侧和桩端土承载性能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2164598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预制挤扩桩,包括设置中空的预制桩、桩底扩大段桩,预制桩上至少设置两个出浆孔,混凝土通过中空的预制桩经出浆孔后在预制桩上形成桩身挤扩段,在预制桩内形成混凝土注浆管。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混凝土通过中空的预制桩以及出浆孔流出与桩外的土粘结以加强桩与土体的连接,但沉桩过程中,部分土体经由出浆孔进入桩内,混凝土于桩内与泥土粘结影响混凝土于出浆孔处的流动性,导致混凝土无法顺利从出浆孔流出,降低预制桩与外部土体粘结效果,降低预制桩的支撑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注浆预制桩,其具有利于混凝土浆于侧出浆孔流出的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注浆预制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内开设有主管和多个与所述主管的底端连通的副管,所述主管与所述副管于所述桩体的上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主管与所述副管的轴向均与所述桩体的轴向平行,所述主管的上端开口处设置为进浆口,所述副管的周壁沿轴线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与土体连通的侧出浆口,多个所述副管的周壁均滑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于所述侧出浆口处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桩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挡板位置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体下沉时,通过挡板于侧出浆口处阻止土体进入副管,实现限制泥土进入副管的效果;沉桩完成后由进浆口灌入混凝土浆并且于副管开口处观察注浆程度,混凝土浆由主管流入副管中并且由下至上漫沿至副管的开口处,实现混凝土浆充满副管,有利于混凝土浆于侧出浆口和下出浆口处流出;通过调节组件驱动支架,使得便于移动挡板,混凝土浆从侧出浆口流入土体,利用多个副管均设置有侧出浆口,实现增大混凝土浆与土体粘结面积,实现加强桩体支撑能力的效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出浆口朝向所述桩体的底端且斜向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出浆口的轴向朝向桩体的底端且斜向下设置,减少桩体周侧泥土落入出浆口中,并且有利于混凝土浆沿侧出浆口流入土体。进一步设置为:两个相邻所述挡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侧出浆口的尺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挡板移动至两个相邻的侧出浆口之间的位置时,避免挡板过长以至于挡隔侧出浆口,便于混凝土浆流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体于所述副管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所述支架沿轴向滑移的T型的滑槽,所述滑槽于所述桩体上端为贯穿设置,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抵接的滑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条位于T型的滑槽内且与滑槽内壁低级,实现支架上的挡板与副管的内壁抵接,实现挡隔侧出浆口并限制泥土进入副管的效果;当副管中注满混凝土浆后,提拉支架带动挡板远离侧出浆口处,支架于滑槽内滑移,实现便于移动支架的效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体的下底端开设有连通所述副管与土体的下出浆口,所述支架于所述下出浆口处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桩体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盖板于下出浆口处阻止土体进入副管,混凝土浆下侧出浆口流入土体,支架同时带动挡板和盖板移动便于驱动挡板和盖板,利用多个副管底壁处均设置有下出浆口,增大混凝土浆与土体粘结面积,加强桩体支撑能力的效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基座和调节丝杆,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桩体的上端,所述调节丝杆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丝杆螺纹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内穿设有轴向与所述调节丝杆轴向平行且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定位杆,所述调节块与所述支架上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桩后于基座上转动调节丝杆,调节块于调节丝杆上通过螺纹连接移动,定位杆限制调节块的周向运动,使得调节块于调节丝杆沿桩体的轴向朝向远离桩体的方向运动,调节块带动支架向上运动,支架带动挡板和盖板上移至分别与侧出浆口和下出浆口分离,实现便捷移动和固定多个挡板和盖板的效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穿过所述调节块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调节块与所述支架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桩前将支架的上端的螺柱穿过调节块,使得调节块的下端与支架抵接,转动螺母使得螺母与螺柱螺纹连接且压紧固定支架与调节块,实现将支架与调节块固定的效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丝杆固定连接有手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手柄使得调节丝杆于基座上沿调节丝杆的轴向转动,实现便于转动调节丝杆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挡板和盖板于侧出浆口和下出浆口处阻止土体进入副管,实现限制泥土进入副管的效果。(2)利用调节丝杆和定位杆使得调节块和支架向上运动,支架带动挡板和盖板上移至分别与侧出浆口和下出浆口分离,实现便捷移动和固定多个挡板和盖板的效果。(3)混凝土浆由主管流入副管中,利于混凝土浆与土体粘结,实现加强桩体支撑能力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等轴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桩体和支架的爆炸图;图4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正视图;图6是沿图5中B-B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桩体;2、主管;3、副管;4、侧出浆口;5、进浆口;6、挡板;7、下出浆口;8、盖板;9、支架;10、滑槽;11、滑条;12、基座;13、调节丝杆;14、调节块;15、定位杆;16、螺母;17、手柄;18、螺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5和图6,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注浆预制桩,包括桩体1,桩体1内开设有主管2和四个与主管2的底端连通的副管3,主管2与副管3于桩体1的上端均为开口设置,主管2与桩体1同轴设置,副管3的轴向与桩体1的轴向平行,主管2的上端开口处设置为进浆口5,副管3的周壁沿轴线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四个与土体连通的侧出浆口4,侧出浆口4轴向朝向桩体1的底端且斜向下设置,侧出浆口4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参照图1和图3,四个副管3的周壁均滑动连接有支架9,桩体1于副管3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支架9沿轴向滑移的T型的滑槽10,滑槽10于桩体1上端为开口设置,支架9上固定连接有与滑槽10抵接的滑条11,支架9的上端位于副管3的开口处的外部,支架9于侧出浆口4处固定连接有挡板6,两个相邻挡板6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侧出浆口4沿轴向的长度,桩体1的下底端开设有连通副管3与土体的下出浆口7(参照图2),支架9于下出浆口7处固定连接有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注浆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内开设有主管(2)和多个与所述主管(2)的底端连通的副管(3),所述主管(2)与所述副管(3)于所述桩体(1)的上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主管(2)与所述副管(3)的轴向均与所述桩体(1)的轴向平行,所述主管(2)的上端开口处设置为进浆口(5),所述副管(3)的周壁沿轴线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与土体连通的侧出浆口(4),多个所述副管(3)的周壁均滑动连接有支架(9),所述支架(9)于所述侧出浆口(4)处固定连接有挡板(6),所述支架(9)的上端与所述桩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挡板(6)位置的调节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注浆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内开设有主管(2)和多个与所述主管(2)的底端连通的副管(3),所述主管(2)与所述副管(3)于所述桩体(1)的上端均为开口设置,所述主管(2)与所述副管(3)的轴向均与所述桩体(1)的轴向平行,所述主管(2)的上端开口处设置为进浆口(5),所述副管(3)的周壁沿轴线方向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与土体连通的侧出浆口(4),多个所述副管(3)的周壁均滑动连接有支架(9),所述支架(9)于所述侧出浆口(4)处固定连接有挡板(6),所述支架(9)的上端与所述桩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挡板(6)位置的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注浆预制桩,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所述挡板(6)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侧出浆口(4)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注浆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于所述副管(3)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所述支架(9)沿轴向滑移的T型的滑槽(10),所述滑槽(10)于所述桩体(1)上端为贯穿设置,所述支架(9)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10)抵接的滑条(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注浆预制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良荣张聪辰何维康杨华明陈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波森特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