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998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桩体,所述桩体包括三根第一直三棱柱和两根第二直三棱柱,两根第二直三棱柱能够拼成第一直三棱柱的形状,两根第二直三棱柱与三根第一直三棱柱能够拼成直四棱柱的形状;还包括钢筋连接件,钢筋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根第一直三棱柱两端伸出的钢筋,钢筋连接件还用于连接第一直三棱柱和第二直三棱柱两端伸出的钢筋。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满足具有较高竖向承载力的要求,也能满足具有较高抗弯强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技术介绍
传统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能承受较大的压应力,但抵抗拉应力的能力差,当压力波反射为拉伸波,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一般会在桩身上部出现环状裂缝。而且传统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通常体积较大,容易导致挤土效应使后打的桩难以打入或使地面隆起,导致桩上浮,影响桩的承载力,群桩施工时的挤土效应还会对邻近的建筑物和市政设施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传统预制钢筋混凝土桩施工程序复杂,工期长。土木工程一般多指基础建设工程,而基础建设工程施工中,由于承重的需要,常常会使用组合桩。组合桩是目前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以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芯插入水泥搅拌桩内,依靠水泥搅拌桩的夹持力使预制钢筋混凝土桩芯更稳固。公开号为CN101798810A的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插入钢筋混凝土芯材的水泥土复合桩,具体实施方式为:首先用搅拌桩机将土体与水泥浆液拌合形成水泥土;然后插入芯材(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方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等)复合而成的桩体。芯材的插入位置需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包括三根第一直三棱柱(2)和两根第二直三棱柱(3),两根第二直三棱柱(3)能够拼成第一直三棱柱(2)的形状,两根第二直三棱柱(3)与三根第一直三棱柱(2)能够拼成直四棱柱的形状;还包括钢筋连接件,钢筋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根第一直三棱柱(2)两端伸出的钢筋,钢筋连接件还用于连接第一直三棱柱(2)和第二直三棱柱(3)两端伸出的钢筋;/n当要求较高的竖向承载力时,两根第二直三棱柱(3)与三根第一直三棱柱(2)拼成直四棱柱形状的桩体(1)插于搅拌桩的中心;当要求较高的抗弯强度时,从直四棱柱形状的桩体(1)上拆下两根第二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包括三根第一直三棱柱(2)和两根第二直三棱柱(3),两根第二直三棱柱(3)能够拼成第一直三棱柱(2)的形状,两根第二直三棱柱(3)与三根第一直三棱柱(2)能够拼成直四棱柱的形状;还包括钢筋连接件,钢筋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根第一直三棱柱(2)两端伸出的钢筋,钢筋连接件还用于连接第一直三棱柱(2)和第二直三棱柱(3)两端伸出的钢筋;
当要求较高的竖向承载力时,两根第二直三棱柱(3)与三根第一直三棱柱(2)拼成直四棱柱形状的桩体(1)插于搅拌桩的中心;当要求较高的抗弯强度时,从直四棱柱形状的桩体(1)上拆下两根第二直三棱柱(3),将两根第二直三棱柱(3)设于搅拌桩受弯一侧,且两根第二直三棱柱(3)与相邻的两根第一直三棱柱(2)围成灌浆孔(4),灌浆孔(4)用于灌注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连接件包括箍带(5)或折弯的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连接件包括直杆(6)和两个套环(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干一郭小叶宗占平杨信缪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锦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