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德昌专利>正文

双金属温度计微调及灌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92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不需拆开表壳进行调零和灌油的双金属温度计微调及灌油装置,其特征在表壳外侧设微调钮和密封圈,微调旋钮内配置螺尾锥形塞,微调旋钮轴通向表壳的腔体,并且设偏心板,偏心轴与连接板的槽配合,连接板二侧固定于刻度板,锥形塞用于向腔体灌油,旋动微调旋钮带动刻度板,达到校正零位。(*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仪表领域,具体说属于双金属温度计进行指示微调以及指示盘腔体灌油的一种装置。目前所用的双金属温度计调零较繁锁,并且要将表壳拆开进行校正零位,但对一些密封式双金属温度计,不允许拆表壳,因此,对双金属温度计来说迫切需要解决一种调零装置不繁锁且方便,更不能拆开表壳,这是人们长期来欲解决的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调零不用打开表壳而且调零方便,同时可在使用过程中对表壳腔体进行加油,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微调及灌油装置。为完成上述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表壳外侧设微调旋钮和密封圈,微调旋钮内配置螺尾锥形塞,微调旋钮轴通向表壳的腔体,并且设置偏心板,偏心板上的偏心轴与连接接板一端所设置的连接槽相互配合,上述的连接板二侧与刻度板固定。本技术克服传统繁锁调零,并且调零不需打开表壳进行,只要旋动调零旋钮即可,故方便简单地校正零位,当在使用时需要加油,只要打开螺尾锥形塞即可加油,尤其解决密封式双金属温度计不宜打开表壳而进行调零的需要。本技术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形结构图;图2为图1的A向放大结构图3为本技术调零部件的剖视结构图,根据图1和图2所示,表壳11外侧设微调旋钮1和密封圈3,微调旋钮1内配置螺尾锥形塞2,该锥形塞2用于表壳内灌油用,微调旋钮轴5通向表壳11的腔体(如图3所示),并且设置偏心板7,偏心板7上的偏心轴8与连接板4一端设置的连接槽6相互配合,上述的连接板4二侧分别与刻度板9固定。当指针10与刻度板出现误差,旋动微调旋钮,转动的偏心板7连动偏心轴8偏心转动,且带动板4和刻度板9转动,从而使刻度板9与指针10可调整为正确的零位。权利要求1.一种由表壳腔体、刻度盘、指针、组成的双金属温度计微调及灌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表壳(11)外侧设微调旋钮(1)和密封圈(3),微调旋钮(1)内配置螺尾锥形塞(2),微调旋钮轴(5)通向表壳(11)的腔体,并且设置偏心板(7),偏心板(7)上的偏心轴(8)与连接板(4)一端设置的连接槽(6)相互配合,上述的连接板(4)二侧与刻度板(9)固定。专利摘要一种不需拆开表壳进行调零和灌油的双金属温度计微调及灌油装置,其特征在表壳外侧设微调钮和密封圈,微调旋钮内配置螺尾锥形塞,微调旋钮轴通向表壳的腔体,并且设偏心板,偏心轴与连接板的槽配合,连接板二侧固定于刻度板,锥形塞用于向腔体灌油,旋动微调旋钮带动刻度板,达到校正零位。文档编号G01K5/62GK2306497SQ97235138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黄德昌, 严胜涛 申请人:黄德昌, 严胜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表壳腔体、刻度盘、指针、组成的双金属温度计微调及灌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表壳(11)外侧设微调旋钮(1)和密封圈(3),微调旋钮(1)内配置螺尾锥形塞(2),微调旋钮轴(5)通向表壳(11)的腔体,并且设置偏心板(7),偏心板(7)上的偏心轴(8)与连接板(4)一端设置的连接槽(6)相互配合,上述的连接板(4)二侧与刻度板(9)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昌严胜涛
申请(专利权)人:黄德昌严胜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