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工业、日用电器中作控温或作超温保护的温控器,属于温控器的改进技术。现有的温控器,其动触头与接线端子的连接以及定触头与接线端子的连接采用短铆钉及长铆钉的铆接结构形式,其铆钉连接的载流接头在不断的冷热循环后,铆合压力减少,容易造成相应的铆接部位变松,大大地降低了温控器的导电性能;另外,对手动复位式温控器,加在复位杆上的外力也容易造成铆接部位变松,且复位杆向上运动是靠动触头组件的下板部位来限位,容易使动触头支架产生永久性变形,以致造成触头间的接触压力不稳定,降低触头的使用寿命;此外,现有温控器的最小爬电距离较小,在其受污染时,容易造成电击穿取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触头间的接触压力稳定,导电性能好,耐电击穿性能强的新型温控器。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底座(2)、壳体(4)、盖体(6)、双金属碟片(7)、动作杆(8)、动触头组件(1)及定触头组件(3),双金属碟片(7)置于动作杆(8)的上方,动作杆(8)插置在壳体(4)的中部,动触头组件(1)包括有动触头、簧片及接线端子,动触头直接铆接在簧片上,簧片置于动作杆(8)的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温控器,包括有底座(2)、壳体(4)、盖体(6)、双金属碟片(7)、动作杆(8)、双金属碟片(7)置于动作杆(8)的上方,动作杆(8)插置在壳体(4)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动触头组件(1)及定触头组件(3),其中动触头组件(1)包括有动触头、簧片及接线端子,动触头直接铆接在簧片上,簧片置于动作杆(8)的下方,其直接铆接在接线端子上,接线端子通过连接件(9)固定在壳体(4)上;定触头组件(3)包括有动触头及接线端子,定触头置于与动触头相对的位置上,其直接铆接在接线端子上,接线端子通过连接件(5)固定在壳体(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梁,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城区捷诚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