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磨原料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828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砂磨原料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装置,属于化工产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用于将氯化亚砜和固体间/对苯二甲酸进行混合的混合罐,所述混合罐上设有间/对苯二甲酸进入管线和氯化亚砜投料管线;用于对固体间/对苯二甲酸进行研磨的砂磨机,所述砂磨机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混合罐;用于暂存研磨后固体间/对苯二甲酸和氯化亚砜的混合液的研磨后物料储罐,所述研磨后物料储罐通过管路连通砂磨机的出料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砂磨原料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砂磨原料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装置,属于化工产品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间/对苯二甲酰氯别名对苯二酰二氯,简称TPC或TCL,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主要用做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简称芳纶1414或PPTA)和芳砜纶的聚合单体,此外在渗透膜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农药合成中也有一定的应用。芳纶1414由于其优异特性,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是国家重点和发展的新材料。对苯二甲酰氯作为芳纶1414重要原料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下游芳纶1414的产品性能,随着国内芳纶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苯二甲酰氯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同时对其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生产装置反应时间较长,反应尾气不能及时排出系统,制约反应工序生产速率;同时反应的原料间/对苯二甲酸物料颗粒较大,影响反应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装置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砂磨原料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装置,砂磨机进行原料粉碎,提高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得反应更充分,提高反应的效率,同时气相抽空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相转移提供更好的驱动力促进反应尾气的排出,加快反应的进行。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砂磨原料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装置,包括:用于将氯化亚砜和固体间/对苯二甲酸进行混合的混合罐,所述混合罐上设有间/对苯二甲酸进入管线和氯化亚砜投料管线;用于对固体间/对苯二甲酸进行研磨的砂磨机,所述砂磨机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混合罐;用于暂存研磨后固体间/对苯二甲酸和氯化亚砜的混合液的研磨后物料储罐,所述研磨后物料储罐通过管路连通砂磨机的出料端;用于间/对苯二甲酸和氯化亚砜进行反应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与所述研磨后物料储罐相连通,所述反应釜的上部设有催化剂进料管线;用于对反应釜内产生的气相进行抽离的气相分离机构,所述气相分离机构包括氯化亚砜回收机构和气相抽空驱动装置,所述气相抽空驱动装置一端通过尾气去吸收管线转移至尾气处理机构;所述氯化亚砜回收机构通过气相提升管与反应釜连通,所述气相提升管连通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液相回流管连通到反应釜上,所述冷凝器通过尾气管线连通气相抽空驱动装置。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包括串接的反应一级冷凝器和反应二级冷凝器,所述反应一级冷凝器和反应二级冷凝器均通过液相回流管连通到反应釜上,所述反应二级冷凝器通过尾气管线连通到气相抽空驱动装置上。优选的,所述的气相抽空驱动装置包括氯化亚砜罐,所述氯化亚砜罐底部通过循环管路连通到喷射器上,所述喷射器接通在所述尾气管线上,循环管路上连接有循环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的砂磨原料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装置,设置有砂磨机,通过砂磨机对间/对苯二甲酸进行气流研磨,研磨后的间/对苯二甲酸可以达到2-10微米,使得间/对苯二甲酸可以更好的与氯化亚砜进行反应,反应更充分,反应速度更快,同时预先将间/对苯二甲酸和氯化亚砜均分混合,保证在反应釜内的快速而充分的反应;(2)本技术所述的砂磨原料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装置,设置有气相抽空驱动装置,为反应后的气相提供动力,及时排出反应后的尾气,进一步的提高反应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流程图;图中:1、间/对苯二甲酸进入管线,2、氯化亚砜投料管线,3、混合罐,4、砂磨机,5、研磨后物料储罐,6、反应釜,7、气相提升管,8、反应一级冷凝器,9、反应二级冷凝器,10、液相回流管,11、尾气管线,12、喷射器,13、氯化亚砜罐,14、循环泵,15、尾气去吸收管线,16、催化剂进料管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砂磨原料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装置,包括:用于将氯化亚砜和固体间/对苯二甲酸进行混合的混合罐3,所述混合罐3上设有间/对苯二甲酸进入管线1和氯化亚砜投料管线2;用于对固体间/对苯二甲酸进行研磨的砂磨机4,所述砂磨机4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混合罐3;用于暂存研磨后固体间/对苯二甲酸和氯化亚砜的混合液的研磨后物料储罐5,所述研磨后物料储罐5通过管路连通砂磨机4的出料端;用于间/对苯二甲酸和氯化亚砜进行反应的反应釜6,所述反应釜6与所述研磨后物料储罐5相连通,所述反应釜6的上部设有催化剂进料管线16;用于对反应釜6内产生的气相进行抽离的气相分离机构,所述气相分离机构包括氯化亚砜回收机构和气相抽空驱动装置,所述气相抽空驱动装置一端通过尾气去吸收管线15转移至尾气处理机构;所述氯化亚砜回收机构通过气相提升管7与反应釜6连通,所述气相提升管7连通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液相回流管10连通到反应釜6上,所述冷凝器通过尾气管线11连通气相抽空驱动装置。所述的冷凝器包括串接的反应一级冷凝器8和反应二级冷凝器9,所述反应一级冷凝器8和反应二级冷凝器9均通过液相回流管10连通到反应釜6上,所述反应二级冷凝器9通过尾气管线11连通到气相抽空驱动装置上。所述的气相抽空驱动装置包括氯化亚砜罐13,所述氯化亚砜罐13底部通过循环管路连通到喷射器12上,所述喷射器12接通在所述尾气管线11上,循环管路上连接有循环泵14。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间/对苯二甲酸通过进料管线1进入混合罐3,同时氯化亚砜通过氯化亚砜投料管线2通入到混合罐3,充分混合后进入到砂磨机4进行研磨,从而减小间/对苯二甲酸的粒径,并且可以与氯化亚砜更充分混合,经研磨后进入到研磨后物料储罐5暂存,再进入到反应釜6,由催化剂进料管线16加入催化剂,反应后生成的气相经由气相经提升管10引出,经反应一级冷凝器8,反应二级冷凝器9,液相经回流管10回流至反应釜6继续反应,气相通过尾气管线7,经气相抽空驱动装置(由喷射器12、氯化亚砜罐13、循环泵14组成)使气相迅速分离出反应釜6,使反应正向进行,后经尾气去吸收管线15进入到后续的尾气处理装置。采用氯化亚砜作为气相抽空驱动装置的驱动溶液,可以防止引入新的液体,影响反应釜6内生成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纯度。与原有不经过气流研磨后,直接用间/对苯二甲酸原料进行生产的对比如下:表1间/对苯二甲酰氯对比表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现有工艺反应时间是原来生产工艺的2/3,少用了1/3的时间,因此生产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生产出的产品中间/对苯二甲酰氯含量的杂质也相应的更少了。本技术主要运用于间/对苯二甲酰氯进行生产的场所。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范围。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磨原料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将氯化亚砜和固体间/对苯二甲酸进行混合的混合罐(3),所述混合罐(3)上设有间/对苯二甲酸进入管线(1)和氯化亚砜投料管线(2);/n用于对固体间/对苯二甲酸进行研磨的砂磨机(4),所述砂磨机(4)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混合罐(3);/n用于暂存研磨后固体间/对苯二甲酸和氯化亚砜的混合液的研磨后物料储罐(5),所述研磨后物料储罐(5)通过管路连通砂磨机(4)的出料端;/n用于间/对苯二甲酸和氯化亚砜进行反应的反应釜(6),所述反应釜(6)与所述研磨后物料储罐(5)相连通,所述反应釜(6)的上部设有催化剂进料管线(16);/n用于对反应釜(6)内产生的气相进行抽离的气相分离机构,所述气相分离机构包括氯化亚砜回收机构和气相抽空驱动装置,所述气相抽空驱动装置一端通过尾气去吸收管线(15)转移至尾气处理机构;/n所述氯化亚砜回收机构通过气相提升管(7)与反应釜(6)连通,所述气相提升管(7)连通冷凝器,所述冷凝器通过液相回流管(10)连通到反应釜(6)上,所述冷凝器通过尾气管线(11)连通气相抽空驱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磨原料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将氯化亚砜和固体间/对苯二甲酸进行混合的混合罐(3),所述混合罐(3)上设有间/对苯二甲酸进入管线(1)和氯化亚砜投料管线(2);
用于对固体间/对苯二甲酸进行研磨的砂磨机(4),所述砂磨机(4)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混合罐(3);
用于暂存研磨后固体间/对苯二甲酸和氯化亚砜的混合液的研磨后物料储罐(5),所述研磨后物料储罐(5)通过管路连通砂磨机(4)的出料端;
用于间/对苯二甲酸和氯化亚砜进行反应的反应釜(6),所述反应釜(6)与所述研磨后物料储罐(5)相连通,所述反应釜(6)的上部设有催化剂进料管线(16);
用于对反应釜(6)内产生的气相进行抽离的气相分离机构,所述气相分离机构包括氯化亚砜回收机构和气相抽空驱动装置,所述气相抽空驱动装置一端通过尾气去吸收管线(15)转移至尾气处理机构;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嵩张泰铭张聪聪孙丰炜张良孙丰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